第127章 四海波涛初涌
推荐阅读:
快穿:在古早狗血文里兴风作浪
都市无敌战神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顾靖泽白今夏
恐怖仙缘
南知意帝释景全文免费阅读
吞天仙根
龙王医婿全文免费阅读
下堂王妃要休夫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定鼎十三年的靖朝,如同一棵根系深植华夏沃土,却已将枝桠伸向四境之外的参天巨木。内部休养生息,新政渐入佳境,而外部世界的挑战与机遇,也随之拍岸而来。镇北城(原北狄王庭改建),镇北王麴智盛刚结束一场针对草原残部的春季清剿,便接到了来自极北之地的加急军报。
信使风尘仆仆,嘴唇干裂:“王爷!巡边斥候在斡难河上游,遭遇小股装束奇异、发色棕黄的步卒,携火铳,擅筑垒!言语不通,凶悍异常,伤我数人后遁入密林。观其行事,非狄人残部,亦非高原诸羌!”
麴智盛眉头紧锁,展开随信附上的粗糙草图,上面画着奇怪的三角堡垒和不同于靖军制式的火铳。“发色棕黄,火铳筑垒……”他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莫非是西边传来的‘罗刹’(早期对沙俄的称呼)?”
他立刻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北狄虽平,但更北方出现了新的、掌握火器的威胁。他当即下令:“加派精锐斥候,携带千里镜,深入北海(贝加尔湖)周边详查!另,八百里加急,将此情报及图样速报京师!”
京师,紫禁城。
鸿胪寺卿引着几位身材高大、鼻梁高耸、身着紧身礼服,却显得有些狼狈的使者步入大殿。正是盘踞大员岛南部热兰遮城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代表。
“尊贵的靖国大皇帝陛下,”通译战战兢兢地转述使者的话,“我荷兰联省共和国东印度公司,恳请与贵国订立正式通商条约,划定贸易章程,并……并就近期贵国水师对我方商船的‘不友善’行为,寻求一个公正的解决。”
龙椅上,楚骁面色平静。自靖朝水师力量不断壮大,开始常态化巡弋东海以来,与试图垄断对日、对大明(残部)贸易的荷兰武装商船冲突日渐增多。荷兰人显然感受到了压力,不得不放下身段,前来谈判。
楚骁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对身旁的程青(时任户部尚书,兼管海事)淡淡道:“程爱卿,你如何看待?”
程青出列,朗声道:“陛下,红毛夷据我大员,走私贩货,劫掠商船,此前更曾助纣为虐,支持前朝伪帝。今见我军威日盛,方来乞和。臣以为,条约可议,然首要之务,乃令其退出大员,承认此岛乃我靖朝疆土。至于通商,当依我朝规矩,纳税、稽查,不得违禁!”
楚骁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荷兰使者:“可。鸿胪寺、户部、兵部共议此事。原则有三:大员岛必须收回;贸易须守我法度;昔日助逆之责,需有补偿。” 语气虽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荷兰使者脸色顿时变得难看。
南海,巨港(旧港)。
一座崭新的石碑立于港口码头,上刻“旧港宣慰司”五个大字,碑旁飘扬着靖朝的日月同辉旗。此处本是前明旧港宣慰司故地,后为当地土王与海盗混杂控制。靖朝水师一支分舰队在此登陆,剿抚并用,迅速稳定了局势,重建了宣慰司。
宣慰使正召集本地华商首领与归附土王:“陛下恩德,重建旧港,旨在肃清海道,保商旅平安。自即日起,所有往来船只,皆需至宣慰司报备,领取令旗。朝廷将在此驻军、设卡、征税,并兴办学堂,传播圣贤之道。”
一位老华商激动得热泪盈眶:“天朝终又回来了!我等漂泊海外数十载,终得再见王化!” 旧港的恢复,标志着靖朝势力正式重返南洋,与占据马六甲的葡萄牙、以及在爪哇一带活跃的荷兰,形成了鼎足之势。南洋的海水,因这新生的宣慰司,开始升温。
朝会上,北疆的急报与东海荷兰使者的到来,引发了新一轮的争论。
以新任兵部侍郎为首的官员认为:“陛下,北疆出现新敌,疑似罗刹,此乃心腹之患!当集中资源,加强北线军备,修建堡垒,巩固边防。至于海外诸事,蛮夷小丑,跳梁而已,可缓图之。”
而程青、以及越来越多感受到海外贸易利益的官员则反驳:“不然!北疆之敌,尚在探查,其力未明。而东海、南海,商机无限,岁入百万。红毛夷、佛郎机人据我海岛,阻我商路,岂能坐视?旧港已复,正宜借此势头,大力发展水师,开拓西洋,此乃国家久安富庶之道!”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楚骁高踞御座,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心中早有乾坤:北疆要固守,但海洋,更不能放弃。靖朝的未来,绝不能局限于大陆。
“够了。”楚骁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所有争论,“北疆增兵筑垒,准奏。旧港宣慰司,需增派战船、移民,务必站稳脚跟。与荷兰人之谈判,依程青所议原则,不容退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掷地有声:“传朕旨意,命福州船厂,加速建造新式大战舰!命水师各部,加强巡弋,凡遇无令擅闯我海疆者,无论来自何方,皆可击之!”
旨意一下,朝堂肃然。所有人都明白,陛下之心,已向海洋。一个全新的、波澜壮阔的时代,正伴随着北方的警报与南海的潮声,缓缓拉开序幕。帝国的航船,即将驶向更深、更远的蓝色疆域。
http://www.hlys.cc/35665/2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