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粤式清润·陈皮红豆沙的暖胃诗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一、晨雾传讯,一罐陈皮的故人嘱托周一的晨雾还没散尽,“星语花坊”的木质门栓刚拉开,就传来一阵轻叩铜环的声响。林晚星擦着柜台抬头,看见一个穿藏青色棉服的老人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深褐色陶罐,罐口用棉纸封着,还系着褪色的红绳——是住在隔壁老巷的陈阿婆,去年冬天常来店里喝热饮,后来随儿子去了广州,这还是半年来第一次见。
“晚星丫头,可算赶上你开门了。”陈阿婆把陶罐放在柜台上,罐身还带着晨露的潮气,“这是我在广州老药行买的‘十年新会陈皮’,比咱们这边的陈皮更醇,泡水泡茶都香。”她掀开棉纸,罐里的陈皮卷得紧实,色泽是深褐的琥珀色,凑近能闻到淡淡的药香与果香,“以前在广州住的时候,我姆妈每天早上都炖陈皮红豆沙,说‘秋燥冬寒,一碗红豆沙抵半副暖药’。现在回来看老邻居,想着你们夫妻俩会做吃食,要是能做出‘沙糯皮韧、清润不腻’的味道,也算把老广州的暖食念想留在这儿了。”
林晚星捏起一片陈皮,指尖能摸到细密的油室,凑近鼻尖轻嗅,没有刺鼻的烟火气,只有温润的陈香。她转头看向正在整理烘焙工具的谢景渊,晃了晃手里的陈皮:“上次去粤菜馆喝的红豆沙,要么太稀像糖水,要么太甜糊嗓子,完全没有阿婆说的‘绵密带劲’的感觉。”
谢景渊走过来,接过陈皮对着晨光看了看,陈皮的纹理清晰可见,他点开手机里存的广州老字号“陶陶居”陈皮红豆沙配方,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粤式陈皮红豆沙的关键在两点,一是红豆的预处理,要提前用清水浸泡4小时,再用沸水焯烫去涩,才能炖得沙糯不夹生;二是陈皮的处理,要先用温水泡软去白瓤,再用刀刮去内囊,避免苦涩,最后剪成细丝和红豆同炖,才能香而不冲。我查过配比,500克红豆配20克十年陈皮,加150克黄冰糖,用砂锅慢炖1.5小时,最后勾薄芡,撒上干桂花,最地道。”
林晚星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笔尖在“陈皮处理”上画了圈:“那炖的时候要用什么火候?冰糖什么时候加最合适?”谢景渊指着配方上的“文火慢炖”字样:“先用大火把水烧开,再转文火慢炖,保持水面微微沸腾;冰糖要在红豆炖至开花后再加,避免过早加入让红豆变硬,炖好后勾薄芡能让口感更绵密,还能锁住陈皮香。”
当天上午,“星语花坊”的后厨就飘起了陈皮香与红豆香。林晚星负责泡发红豆、处理陈皮,谢景渊则忙着清洗砂锅、准备冰糖,砂锅里的红豆在文火下慢慢舒展,等着与陈皮交融,像极了即将晕开的粤式暖韵。
二、清润沁脾·粤式陈皮红豆沙
- 适配场景:广东广州经典传统甜汤,口感沙糯绵密、清润回甘,适合作为早餐配茶点、午后润燥甜汤或睡前暖胃食,现炖现吃最佳(出锅后1小时内食用,避免放凉后变稠);剩余的红豆沙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3天内),食用前用微波炉加热1分钟或隔水加热5分钟,口感不变;陈皮可提前泡软剪丝,密封冷藏(保存5天内),随用随取。
- 基础原料(约制作8碗,每碗250克,配3克干桂花):
- 主料(红豆基底,沙糯的核心):
- 赤小豆500克(选颗粒饱满、颜色深红的,提前挑去坏豆;避免用红小豆,口感偏硬不易炖烂;若没有赤小豆,可用400克红豆 100克鹰嘴豆混合,增加绵密感)。
- 清水2000毫升(泡发红豆用800毫升,炖制用1200毫升;泡发水需没过红豆3厘米,炖制水需没过红豆5厘米,避免水量不足导致糊底)。
- 小苏打2克(泡发红豆时加入,帮助红豆快速炖烂;用量不可过多,否则会有碱味;若没有小苏打,可用1克食用碱替代,或延长泡发时间至6小时)。
- 主料(陈皮风味,清润的核心):
- 十年新会陈皮20克(选表皮油室饱满、无霉点的,提前用温水泡软;避免用三年以内的新陈皮,苦涩味重;若没有十年陈皮,可用15克五年陈皮 5克甘草片混合,中和苦涩)。
- 温水100毫升(泡陈皮用,温度50c左右,帮助陈皮软化;水温过高易破坏陈皮的香气,过低不易泡软)。
- 食盐1克(泡陈皮时加入,能去除陈皮表面的浮尘和残留农药;没有食盐可省略,但建议保留,更卫生)。
- 主料(甜味调和,回甘的核心):
- 黄冰糖150克(选多晶体黄冰糖,打碎后使用;避免用白砂糖,甜度太冲易腻;若没有黄冰糖,可用120克白冰糖 30克麦芽糖混合,增加层次感)。
- 清水50毫升(融化冰糖用,避免冰糖直接加入砂锅导致局部过热糊底;若喜欢更甜的口感,可增加20克黄冰糖,减少10毫升清水)。
- 主料(口感提升,绵密的核心):
- 玉米淀粉15克(勾薄芡用,提前用30毫升冷水调成水淀粉;避免用土豆淀粉,口感偏黏;若没有玉米淀粉,可用10克木薯淀粉 5克澄粉混合,增加透明度)。
- 干桂花10克(最后撒在表面增香,选无杂质的干桂花;避免用桂花精,味道刺鼻;若没有干桂花,可用5克茉莉花干 5克玫瑰花干混合,香气更清新)。
- 辅料与工具:
- 辅料:生姜2片(炖制时加入,中和红豆的凉性;没有生姜可省略,但脾胃虚寒者建议保留)。
- 工具:砂锅1个(炖红豆沙用,选深底厚壁砂锅,受热均匀;没有砂锅可用陶瓷锅替代,避免用铁锅,会让红豆沙变色)。
- 不锈钢漏勺1个(过滤红豆沙用,选细网漏勺,去除红豆皮;没有漏勺可用纱布替代,将红豆包起来挤压出沙)。
- 硅胶刮刀1把(搅拌红豆沙和水淀粉;没有硅胶刮刀可用木勺替代,避免刮伤砂锅)。
- 电子秤1台(精准称量原料,新手必备,避免红豆过多或冰糖过少)。
- 计时器1个(控制泡发和炖制时间;没有计时器可用手机闹钟替代,确保泡发4小时、炖制1.5小时)。
- 密封罐1个(保存剩余陈皮丝;选玻璃密封罐,避免用塑料罐,会吸附陈皮香气)。
- 小碗8个(装红豆沙用,选浅口瓷碗,方便撒桂花;没有瓷碗可用玻璃碗替代,不影响口感)。
- 关键步骤:
1. 预处理红豆(沙糯的核心):
- 赤小豆倒入不锈钢盆中,加入800毫升清水和2克小苏打,搅拌均匀后浸泡4小时(泡发时间不可少于3小时,否则红豆不易炖烂;浸泡过程中可换水1次,去除浮尘)。
- 泡发好的红豆用清水冲洗2次,沥干水分后倒入砂锅中,加入1200毫升清水和2片生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撇去表面的浮沫(浮沫不撇去会影响口感,导致有涩味),继续煮10分钟至红豆表皮微微开裂。
2. 处理陈皮(清润的核心):
- 陈皮放入小碗中,加入100毫升50c温水和1克食盐,浸泡15分钟至陈皮变软(浸泡时间不可过长,否则会流失香气;若陈皮较硬,可延长浸泡至20分钟)。
- 泡软的陈皮用刀刮去内囊(内囊不刮去会有苦涩味,影响口感;刮的时候要轻,避免刮破陈皮表皮),然后剪成0.5厘米宽的细丝,放入砂锅中与红豆同炖(陈皮丝要在红豆煮至表皮开裂后加入,避免过早加入导致香气挥发)。
3. 炖制红豆沙(绵密的核心):
- 砂锅中加入陈皮丝后,转文火慢炖1小时(炖制过程中要每隔20分钟搅拌1次,避免红豆沉底糊底;若水量不足,可加入少量热水,不可加冷水,否则红豆会变硬)。
- 黄冰糖打碎后放入小碗中,加入50毫升清水,放入微波炉加热30秒至冰糖融化(冰糖提前融化能避免直接加入砂锅导致局部过热,让红豆变柴),待红豆炖至开花、用勺子一压就成沙时,倒入融化的冰糖水,搅拌均匀后继续炖10分钟。
4. 勾薄芡与增香(回甘的核心):
- 玉米淀粉加入30毫升冷水,搅拌均匀成水淀粉(水淀粉要搅拌至无颗粒,避免勾芡后有疙瘩),将水淀粉缓慢倒入砂锅中,边倒边用硅胶刮刀搅拌,转中火煮3分钟至红豆沙变得绵密有光泽(勾芡后要不停搅拌,避免糊底;若喜欢更稀的口感,可减少5克玉米淀粉)。
- 关火后,将红豆沙静置5分钟,让香气充分融合,然后用不锈钢漏勺过滤1次(过滤能去除红豆皮,让口感更细腻;若喜欢带颗粒感,可省略过滤步骤),分装到8个小碗中,每个碗上撒3克干桂花,即可食用。
5. 成品特点:粤式陈皮红豆沙呈浅红褐色,质地绵密有光泽,散发着陈皮的陈香、红豆的清香与桂花的甜香;入口先是桂花的淡甜,接着是红豆的沙糯,最后是陈皮的回甘,不齁不腻;舌尖能感受到细微的红豆颗粒,却没有粗糙感,陈皮的香气在口中慢慢散开,完全还原了广州传统陈皮红豆沙的“暖胃诗”。
三、清润满店,暖意熨帖晨光
第一锅陈皮红豆沙刚炖好,林晚星就端到陈阿婆面前:“阿婆,您尝尝,是不是您记忆里广州的味道?”陈阿婆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红豆沙,吹了吹热气,轻轻送入口中,红豆的沙糯、陈皮的回甘在舌尖散开,眼睛瞬间湿润——和小时候姆妈炖的味道一模一样。
“对!就是这个味!”陈阿婆又舀了一勺,边吃边说,“以前在广州,好的陈皮红豆沙要‘沙而不烂、香而不冲’,你们连这个细节都做到了,比我在这边粤菜馆喝的‘广式甜汤’正宗多了!”她掏出手机,对着碗里的红豆沙拍了张照,“我这就发到广州老邻居群里,让他们知道,在这儿也能喝到地道的陈皮红豆沙。”
谢景渊笑着递过一杯普洱:“您要是喜欢,我们以后每周一上午都炖,您随时来喝。”话音刚落,店门又被推开,美食博主苏晴带着团队走进来,手里还举着相机,身后跟着两个扛着三脚架的工作人员——这是“一城一味”粤式篇的补拍,上次拍糖油粑粑时,苏晴就提过想拍粤式甜汤。
“晚星!我刷到陈阿婆发的邻居群消息,特意带团队来拍陈皮红豆沙!”苏晴对着碗里的红豆沙开拍,镜头拉近,绵密的质地、散落的桂花、陈皮丝的纹理都清晰可见,“家人们看!这个红豆沙用的是十年新会陈皮,红豆提前泡发4小时,文火慢炖1.5小时,咬得到红豆颗粒,却不夹生,陈皮回甘能在嘴里留5分钟,这才是粤式甜汤的灵魂!”
她的团队成员小张也舀了一勺,边喝边说:“我以前怕甜汤腻,没想到这个一点都不糊嗓子,陈皮的香刚好中和了甜,配普洱太解腻了!”负责拍摄的摄影师也忍不住说:“这个质地拍出来太绝了,流动感刚好,肯定能和糖油粑粑一样成爆款!”
上午十点多,店里渐渐坐满了人。带母亲来逛早市的上班族小陈,点了2碗红豆沙:“我妈是广州人,总说这边没有地道的陈皮红豆沙,刷到苏晴的预告就想来试试,没想到比我外婆炖的还好吃!”小陈的母亲喝着红豆沙,笑着说:“这个陈皮选得好,十年陈的香最醇,炖的时间也够,红豆沙不稀不稠,刚好!”
附近茶馆的老板也来了,手里还拿着个保温桶:“我听顾客说你们家的陈皮红豆沙超正宗,特意来买一桶,放在茶馆里当下午茶配茶点卖。”谢景渊帮他把红豆沙装进保温桶,叮嘱道:“红豆沙要趁热喝,要是放凉了,用隔水加热5分钟就行,别加热太久,会变稠影响口感。”
打烊时,砂锅里的余温还没散去,陈阿婆留下的深褐色陶罐还放在灶台上。林晚星坐在餐桌旁,整理着顾客反馈:“景渊哥,今天好多顾客说想加芋圆,还有人问能不能做无糖版的,给控糖的老人选择。”
谢景渊走过来,接过反馈本,指尖在“芋圆版”三个字上顿了顿:“可以,下次咱们准备芋圆版(提前用100克紫薯泥 50克木薯淀粉 20克白砂糖做芋圆,煮软后加入红豆沙,增加嚼劲)和无糖版(用100克赤藓糖醇替代黄冰糖,陈皮用量增加5克,适合控糖人群);对了,苏晴刚才说,‘一城一味’粤式篇会和广州‘陶陶居’联动推广,他们还想邀请我们去广州参加广府美食节,顺便学习更地道的粤式甜汤做法,我还没来得及和你说。”
林晚星抬起头,眼底满是惊喜:“真的吗?那我们就能学到最正宗的粤式甜汤手艺了!”窗外的晨雾已经散尽,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餐桌上,店里残留的陈皮香与红豆香还在空气中弥漫。
“星语花坊”的美食故事还在继续,下一次,他们要带着粤式的清润味道,继续在这座城市里,用美食温暖更多人的时光。而苏晴提到的“广府美食节”邀请,或许会让这家小店,从“地方风味”走向“烟火传承”,让更多人尝到藏在陈皮红豆沙里的粤式匠心。
http://www.hlys.cc/35729/9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