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诛心三策,天下震动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林昭的笔锋在宣纸上划过。

  墨汁飞溅,字字如刀。

  “三曰,换其血!”

  这四个字落下的瞬间,笔尖几乎戳破了纸张。

  林昭继续写道:

  “世家豪族之所以能盘踞地方数百年,皆因其在地方官府、胥吏衙役中安插了无数爪牙。

  这些人或是其族人,或是其门生,或是受其恩惠。

  他们把持州县衙门,操纵地方政务,使得朝廷政令难以下达,百姓冤屈无处申诉。”

  “故在铲除世家豪族之后,需立即清查地方官府,将那些与世家勾结之官员尽数罢黜,严重者下狱问罪。

  同时,从寒门子弟中选拔一批忠于陛下、清正廉洁之新锐官员,迅速填补空缺。”

  “如此,方能改变地方政治生态,让朝廷政令畅通无阻,让百姓重新看到朝廷的威严与公正。”

  “此为换血!”

  “换掉腐烂的旧血,注入新鲜的热血!”

  顾贡士偷偷瞥了一眼林昭的背影。

  那个少年依然在写,腰杆挺得笔直。

  仿佛浑然不觉周围投来的那些目光。

  顾贡士收回视线,看着自己纸上那几行字。

  “臣以为,利刃虽利,却不可轻易出鞘……”

  他苦笑。

  这些话,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

  林昭的笔没有停。

  他写完换血,略作停顿,然后继续落笔:

  “然,诛心三策虽狠,却非滥杀。”

  “臣以为,利刃出鞘,需有章法。”

  “其一,罪证必须确凿无疑。每一刀砍下去,都要让天下人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其二,需分清主次。对于罪大恶极、民愤极大者,当雷霆万钧,绝不姑息。

  对于罪行较轻、尚可挽救者,当给予改过自新之机会。”

  “其三,需防止扩大化。铲除的是那些鱼肉百姓、贪赃枉法之国贼,而非所有世家子弟。

  对于那些清正廉洁、忠君爱国之士族子弟,当予以重用,以示朝廷之公正。”

  “如此,方能让天下人明白,陛下所诛者,非士族,而是国贼。

  所护者,非寒门,而是天下苍生!”

  写到这里,林昭的手指在笔杆上收紧。

  指尖微微发白。

  殿外传来禁军换岗的脚步声,沉闷而规律。

  他想起昨夜赵衍说的那句话:

  “刀再锋利,也要有鞘护着。”

  笔尖重新落下。

  “臣闻,利刃虽利,若无鞘护之,则易伤人伤己。”

  “故臣以为,此刀之鞘,有二。”

  “其一,为陛下之信任。”

  “此刀出鞘,需陛下亲自下令。此刀所向,需陛下明确指示。此刀收鞘,需陛下亲自召回。

  臣愿为陛下手中之刃,唯陛下之命是从,绝不擅自行动,绝不假公济私。”

  “其二,为天下之法度。”

  “此刀虽为陛下所用,却不可超越国法。

  所诛之人,必经三法司会审,必有确凿罪证,必按律法定罪。

  如此,方能让天下人明白,陛下所行者,非一人之私,而是天下之公。”

  “臣愿以身试法。若臣有朝一日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亦请陛下毫不留情,将臣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最后一个字落下。

  林昭放下笔。

  卷面上,密密麻麻近三千字。

  每一个字都工整有力,像是用刀刻上去的。

  他没有检查,也没有回头。

  只是静静坐在蒲团上,等待收卷。

  丹陛之上,珠帘微微晃动。

  赵衍的身体前倾了几分,龙袍的衣摆扫过台阶。

  站在一旁的魏进忠悄悄抬眼,看到陛下的手指正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

  节奏很慢,却透着某种压抑的期待。

  时间一点点流逝。

  大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有人在纸上写写停停,有人干脆放下笔闭目养神。

  陆文渊盯着自己那张卷子。

  他想起鹿鸣宴上自己的意气风发,想起静心斋里那场大火,想起宫里送来的那半截朱卷。

  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团棉花。

  终于,鸿胪寺官员拖着长音唱道:

  “时辰已到——”

  “收卷——”

  太监们鱼贯而入,将贡士们面前的卷子一一收走。

  有人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

  有人面无血色,知道自己这辈子怕是再也没机会翻身了。

  陆文渊看着自己的卷子被收走。

  那张纸在太监手里轻飘飘的,仿佛随时会被风吹散。

  顾贡士在卷子上添了几句话。

  写的是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

  笔落下的时候,他脑子里全是老太爷的叮嘱,还有家中那些依靠漕运和盐政过活的族人。

  他放下笔,闭上眼睛。

  林昭的背影在眼前晃动,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刀。

  所有卷子被收齐后,太监们将其送往偏殿,进行弥封、誊录。

  贡士们被引导至侧殿休息,等待最终结果。

  而此刻的昭武帝,却没有离开。

  他端坐在龙椅上,等待着那份他最想看到的卷子。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后。

  魏进忠捧着一摞弥封后的朱卷,快步走上丹陛。

  “陛下,卷子已誊录完毕。”

  赵衍没有说话。

  他只是伸出手,在那摞卷子中抽出一份。

  魏进忠垂下眼帘,掩住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神色。

  陛下要找的,就是林昭的卷子。

  赵衍展开卷子。

  第一眼,他就看到了那八个大字:

  “以雷霆之势,行菩萨心肠!”

  赵衍的呼吸停了一瞬。

  他盯着卷面上那行字,一字一顿地在心中默念。

  然后,他继续往下看。

  “杀人,更要诛心。”

  “夺其名,断其根,换其血。”

  “诛心三策。”

  手中的卷轴被攥得更紧,边缘微微卷起。

  赵衍一字一句地读完整篇策论。

  他看到林昭如何破题,如何立论,如何层层递进,如何收尾。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精心打磨的刀,锋利得让人心惊。

  赵衍看完这段,缓缓合上卷子。

  他的肩膀松弛下来,后背靠在龙椅上。

  这是他登基二十年来,头一次在金銮殿上露出这样的姿态。

  像是终于卸下了某个沉重的担子。

  他抬起头,望向大殿穹顶。

  那里,九条金龙盘旋,张牙舞爪。

  良久,赵衍开口。

  “魏进忠。”

  “奴婢在。”

  “传朕旨意。”

  赵衍的声音低沉,不容置疑。

  “殿试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林昭!”

  魏进忠垂下眼帘。

  状元。

  十二岁的状元。

  这把刀,陛下是真的要用到底了。

  “另外。”

  赵衍顿了顿,目光落在手中那份卷子上。

  “将此卷单独封存,不得外传。”

  魏进忠躬身应是。

  他明白,这篇策论太过锋利,若是流传出去,恐怕整个朝堂都要炸开锅。

  陛下这是要保护林昭。

  也是在保护这把还未真正出鞘的利刃。

  赵衍站起身,龙袍的下摆扫过台阶。

  他负手而立,望向殿外。

  那里,春日的阳光洒落。

  可他知道,这看似平静的京城,即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而那个十二岁的少年,将成为这场风暴的中心。

  “林昭啊林昭。”

  赵衍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

  “朕给了你舞台,给了你权力,也给了你这把刀。”

  “接下来,就看你能否真的为朕,杀出一条血路了。”

  他转身,龙袍翻飞。

  “传旨,三日后,琼林宴。”

  “朕要亲自为这位新科状元,赐宴庆贺。”
  http://www.hlys.cc/35750/5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