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8章 天枢奠基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顾靖泽白今夏
都市无敌战神
下堂王妃要休夫
龙王医婿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在古早狗血文里兴风作浪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退婚后,我竟查出肚子里有四胞胎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
阴气撩人:鬼夫夜来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天枢城东麓,原本是一片面向大海、坡度舒缓的丘陵地带,生长着茂密的松林与樟木,间或有嶙峋的怪石点缀其间,海风长年拂过,带来湿润的气息与悠远的涛声。这里视野极佳,既可远眺碧波万顷、千帆竞发的港口,又可回望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天枢城廓,更兼环境清幽,远离市井喧嚣,实乃设立学府的理想之地。核心会议决议下达后不过数日,李恪便亲自率领工部、将作监以及格物院的几位骨干,踏上了这片土地进行实地勘定。丞相亲临,足见华胥高层对这两所即将孕育未来栋梁之学府的重视。
李恪并未乘坐车辇,而是与众人一同徒步登山。他身着便于山行的简朴常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地势、水源、风向,不时停下脚步,与身旁的工部官员低声商议。
“此地势,前临海,后靠山,有天然之屏障,亦不失开阔之气象。”李恪站在一处较高的坡地上,伸手指点,“军事学院可依北面山势而建,演武场、马场、射击场需充分利用缓坡与平地,营房与讲堂则依山错落,既节省用地,亦符合攻防演练之需。”
他又转向南面一片相对独立、林木更为葱茏的区域:“外事院学府设于此,需营造静谧、雅致之氛围。屋舍不必追求宏大,但求精致实用,园林布局可融入诸国风格元素,使学员潜移默化,熟悉异域风情。此外,需预留足够空地,以备未来增建各国风情馆舍或模拟谈判庭。”
将作监的大匠们早已铺开素绢,根据李恪的指示与地形数据,开始勾勒最初的规划草图。线条纵横间,两所学府的雏形渐渐清晰。李恪对细节要求极为严格,从建筑材料的选用(主张多用本地坚固石材与优质木材,辅以格物院新研发的防火防潮涂料),到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利用自然坡度,建立完善的明暗渠结合体系),再到采光与通风的考量(要求大量采用高窗与可调节的百叶,确保室内明亮且空气流通),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此二院,非仅为屋舍,实乃我华胥未来之基石。”李恪对随行官员肃然道,“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需用心。工期可紧,然质量绝不可松懈。若有差池,唯尔等是问!”
就在工程紧锣密鼓筹备之际,格物院首席公孙先生也闻讯赶来。老先生精神矍铄,不顾年迈,执意要亲自查看学府选址。他对于李恪的总体规划深表赞同,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相规划,甚善。然,老夫以为,两院毗邻而建,除却各自专精之学,更当有互通之桥梁。”公孙先生捋着长须,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军事之将才,岂可不通晓外事,不明世界之大势?外事之干臣,又岂能对武备、战略一无所知?故,老夫建议,为两院学员设计一套‘通识课程’,由我格物院牵头讲授。”
他随即阐述了初步构想:“此通识课程,其一名为‘格物致知’,非是深究机巧,而是讲授天地运行、万物生化之基本道理,使其明白我华胥格物之力源自何处,培养其理性思辨之根基。其二,名为‘全球视野’,需系统介绍已知世界之地理、主要文明之历史脉络、政体变迁、经济模式,使其胸有沟壑,眼光超越一洲一海之限。”
李恪闻言,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公孙先生所言极是!专才固然重要,然栋梁之材,需有广博之基、全局之观。此通识课程,当列为两院学员之必修,与各自专业课程并重!”
消息不胫而走。华胥即将建立专门培养军事与外事顶尖人才的最高学府,并且选址于天枢城东麓风景绝佳之地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华胥本土十州及海外主要据点。无论是在市井街巷,还是在茶楼酒肆,抑或是各州府的衙门、工坊、学堂,这都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听闻了吗?要建军事学院和外事学院了!”
“选址在东麓那边,丞相和公孙先生都亲自去看了!”
“说是要选拔最优秀的年轻人进去学习,将来可是要执掌军国大事、代表咱们华胥出使万国的!”
“不知选拔标准如何?我家那小子,书读得不错,武艺也还凑合,不知有没有机会……”
“得了吧,肯定严格得很,那可是未来的国之栋梁!”
热议之中,夹杂着期待、向往,以及一丝跃跃欲试的紧张。无数符合条件的年轻人开始摩拳擦掌,仔细研读可能出现的选拔要求,准备迎接这难得的机遇。一股重视人才、崇尚学识、期待为国效力的新风,随着两所学府的奠基,在华胥境内悄然兴起。东麓的松涛与海涛声,仿佛也在这股新风之中,奏响了一曲关于传承与未来的激昂乐章。
http://www.hlys.cc/35824/15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