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广王腹泻,无法启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起初只道是寻常民变,不过跳梁小丑妄图滋扰。

  可经此一说,众人皆觉风浪之下,暗流汹涌。

  徐光启轻声问道:“陛下之意,莫非此次民乱乃有人蓄意策划,专为对抗朝廷而来?”

  朱由校未作肯定答复。

  此时他尚无确凿证据,也只是揣测而已。

  “此事必须深入查究,方能摸清背后的真相,当前最紧要的,还是尽快平息福建的民变。”

  “大司马方才所言,朕颇为认同。南方乃大明粮赋重地,支撑国计民生,不容有失。”

  “但调三省卫所军进入福建作战,朕心存疑虑。”

  “朕对眼下卫所军队的实情并非一无所知。如今多数卫所军户早已务农为生,耕田尚可,执戈上阵却力有不逮。”

  “北方与西南的卫所尚且难堪战事,南方者更不必多言。”

  王在晋执掌兵部多年,这些弊端他岂会不知?

  正因如此,他在奏疏中才直接提议动用三省卫所兵力——实属无奈之举。

  南方虽非无兵,然真正可倚仗、朝廷信得过的武装力量,确实寥寥无几。

  卫所制度虽已败坏,战力薄弱,可毕竟还有些架子在,总好过空手应对。

  至于南京军营那数万兵马,王在晋压根不敢动用。那是天子亲辖之军,逾越半步便是大忌。

  眼看皇帝亦对卫所兵卒心存顾虑,王在晋顺势进言:

  “陛下心中可有定策?”

  朱由校沉吟片刻,终下决断:派遣羽林军南下入闽。

  南京与扬州两地合计驻军六七万,抽调一二万精锐,再辅以地方卫所协防,应可稳操胜券。

  他即命徐光启起草诏令,任命扬州兵备镇守总兵官李之龙为主帅,率本部军士一万出征;

  另调南京兵备驻防军团五千人,共赴福建处置民乱。

  授李之龙“平贼将军”印信,统辖福建境内所有官兵,专权调度,以利行事。

  又委任身兼数职的张世泽为副将,并领监军之责,随军同行。

  命南京兵部尚书崔呈秀统筹后勤,确保粮草、药材、兵器等物资源源不断供应前线。

  诏书迅速拟定,王在晋办事迅捷,立刻将圣旨连同兵部调令,由快马昼夜兼程送往扬州与南京。

  既察觉福建民变背后另有隐情,自然需遣密探深入查访。

  可惜身边可用且可信的谍报之人屈指可数,人手极为紧张。谷愦

  魏忠贤与许显纯身为核心人物,不可远离中枢。

  杨寰肩负北方要务,京师内部尚未肃清,朱纯臣等人仍需监控,皆无法南调。

  反复权衡之后,唯有此人堪当此任。

  只得再次传令,将驻守辽阳的孙云鹤调回。

  京中那些来自江南的官员,也需引起警惕。

  南方能够聚众起事,北方同样存在变数。

  只是他难以预料,这些潜伏于京城的官员若要动手,究竟会采取何种手段。

  ……

  “好!福建已按计划得手,接下来只需等待关外回音。只要杨洪能调动蒙古诸部,大事可期。”

  福建民变骤起,朝中上下无不惊惧,唯有陈良训一党面露喜色。

  “莫要轻敌。皇帝手中握有重兵,我前番暗查兵部所录羽林军名册。”

  “营中仍有十三万精锐,我方兵力远逊于此。”

  兵科给事中曾静语气凝重,道出心中忧虑。

  此言一出,在座众人皆神色黯然。

  纵然谋划周详,面对如此悬殊的军力,仍如螳臂当车。

  羽林军战力强悍,历次征战皆有实证,绝不输于边镇劲旅。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事已至此,何须退缩?船到桥头自然直。皇帝身边并非铁板一块。”

  “他虽聪察,却多疑寡信。前次北征,竟将军政大权分离。”

  “孤身远赴险地,尚不敢携带重兵,足见其对亲擢之臣亦存戒心。”

  “此等裂痕,正是我们可以利用之处。”

  “我断定,若其亲征离京,随行兵马必在三至五万之间,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

  话毕,他嘴角微扬,神情笃定。

  众人听罢,心头竟莫名生出几分信心。

  陈良训官位低微,声名不显,如今却成了这一派势力的核心人物。

  只因他胆识过人,谋略层出,无人能及。

  然而,再缜密的布局,也难逃情报之误。

  眼下羽林军四大营,根本不存在所谓十三万正兵。

  因屡次抽调精锐补入御林军或外遣作战,四大营现有人马仅七八万。

  即便计入辅兵,总数亦不过十二万。

  曾静不明内情,误将兵册所载尽数视为四大营主力,实则差之千里。

  “广王那儿该如何是好?自那日见面之后,他对我避如蛇尾,连面都不肯见了。”

  孙亮早已不复往日从容。眼看着后天便是广王离京赴藩的日子,自己曾拍着胸脯保证的大事却毫无进展,心中怎能不急?

  官员们为此事商议了一整天,最终也未能拿出像样的对策。

  但毕竟已有过接触,对这位年轻藩王的脾性也算有了一定了解。

  朱由检的心思虽未全然揭开,可众人已能窥得一二,心底多少有了些把握。

  眼下局势却极为不利——广王启程在即,而他们尚无动手之机。

  陈良训提出建议:重金收买广王府中的太监与宫女。

  此举目的明确——设法拖延离京日期,哪怕只多出几日,也能为后续行动争取时间。

  当晚,孙亮便以礼部需确认行程为由,再度登门广王府,求见朱由检。

  结果一如预料,大门紧闭,无人应允。

  可这一次,孙亮并未气馁。

  他的目标本就不在朱由检本人,而是府中那些掌事杂役的下人。

  至于能否见到藩王,他压根没抱期望。

  金钱之力,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广王府内宦官宫婢共计三十余人。

  除少数高位者为朱由校亲派外,其余多为新进之人,根基浅薄,胆识不足。

  虽有人畏惧风险,不敢参与,但总归有贪利之徒抵挡不住白银诱惑。

  不出两日,两名太监与一名宫女已被孙亮尽数收服。

  他们在暗中接令:寻机于朱由检膳食中投入泻药。

  目的只有一个——让他病倒,无法按时启程南下,拖得越久越好。

  次日清晨,朱由检果然身体不适,腹痛难止,一日之内如厕多次,面色苍白。

  消息很快传至宫中,朱由校听闻此事,眉头紧锁,神色微沉。

  他当即命魏忠贤携太医院院判李长文前往王府,亲自诊视。

  若真是疾病缠身,自然另当别论;

  若是装病拖延,他也绝不会轻易放过。
  http://www.hlys.cc/36205/3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