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阵斩李嗣源!平定三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徐墨立在渡口高台上,冷风卷着血腥味扑面而来。

  他眼神如刀,落在被铁链锁住的李嗣源身上。

  天色渐亮,朝霞的光辉在李嗣源的盔甲上折射出斑驳的血色,这位昔日的晋王此刻看上去倒是极为狼狈!

  “李嗣源,”徐墨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沉稳,“你我斗了这么久,今日,终于可以做个了断了。”

  李嗣源抬起头,满脸血污,眼神中却却带着不服:“徐墨,你胜我,不过是借天时地利!若论真本事——”

  话未说完,他借助暗中早就蓄好的内力,猛地挣断铁链,暴起发难!

  “受死!”

  李嗣源身形如电,一掌拍向徐墨胸口。

  掌风凌厉,带着雄浑内力。

  两人此时不过咫尺,可又似乎隔着天堑。

  徐墨只是侧身一避,抬手一掌,便将他的攻势化解得干干净净。

  感受到这一掌的威力,李嗣源心中一沉——徐墨的内力,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深不可测。

  “还有什么花样,就全使出来吧,”徐墨看向李嗣源那披头散发的狼狈模样,随后冷声道,“不然,就没机会了。”

  李嗣源冷哼一声,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刹那间,一股白色内力混着雷霆从他体内迸发而出,周身笼罩着一层雷光,闪向徐墨。

  徐墨见状,眼神微微一凝,红色罡风便从他体内迸发而出,席卷四周,将他整个人包裹在一层赤色护罩之中。

  “给我死!”李嗣源怒吼一声,身形一闪,一道凌厉的掌劲直取徐墨心口。

  “砰——!”

  红白两色内力在空中猛烈碰撞,发出爆响。

  气浪如涟漪般向四周扩散,吹得高台之上的旗帜都猎猎作响。

  然而,李嗣源的白色掌劲在触碰到徐墨的红色罡风时,却被硬生生震散。

  他连退三步,手臂微微发麻,脸上露出震惊之色——自己拼尽全力的一击,竟然连徐墨的护体罡气都没有破开。

  \"这……不可能!\"李嗣源眼中闪过一丝疯狂。

  他猛地暴起,双手成爪,白色内力化作两道寒光,再次打向徐墨的喉处。

  而两人之间数招的攻势在旁人眼中也不过过了几瞬。

  此时,李存忍、徐刃已带着暗卫迅速跃至台上,手中长刀寒光闪烁,将李嗣源团团围住!

  那名刚刚押解李嗣源的校尉更是吓得脸色煞白,差点没被吓瘫在地——若是李嗣源任意一击得手,他全族的脑袋都得搬家!

  徐墨神色自若,眼神里带着一丝玩味之色。

  红色罡风猛然暴涨,如烈焰般将李嗣源的白色内力彻底吞没。

  李嗣源闷哼一声,再次被震退,单膝跪地,嘴角溢出鲜血。

  就在这时,李存忍、徐刃以及那些暗卫再度靠近李嗣源,刀刃直指向他。

  李嗣源环顾四周,目光在一张张冷峻的面孔上扫过。

  他知道,这是最后的围笼——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突围的机会。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徐墨,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愤怒、不甘,像是还有一丝认命。

  “我好歹是一地诸侯,岂能刀斧加身!”

  话音未落,他猛地运起全身内力,双掌合十,狠狠拍向自己的胸口!

  “噗——”

  鲜血狂喷,李嗣源的身体软软倒下,眼睛半睁半闭,呼吸似乎也停了下来。

  周围的乾军士兵都愣住了——没想到一代晋王,竟会选择自尽。

  一时间,渡口鸦雀无声。

  徐墨却冷笑一声,上前一步,抬手夺过身旁暗卫的长刀。

  “假死这招,对我没用。”

  话音未落,他一刀劈下——刀光如电,鲜血喷涌,李嗣源的头颅滚落在地,眼中最后的算计也化作了空洞。

  徐墨收回长刀,神色冷漠。

  “传我命令!”他转身对种桵道,“将勾结异族,中原贼寇——李嗣源的首级高悬示众,以安三晋民心!\"

  种桵领命,立刻安排人手。

  很快,李嗣源的首级被挂在晋阳城门之上。

  城内百姓闻讯,纷纷涌上街头观看,有人低声议论,有人拍手称快。

  毕竟,李嗣源担任晋王期间,所行政令远不如李克用,又屡屡用兵,甚至勾结异族,自然为人不耻!

  徐墨站在城楼之上,俯瞰人群,心中毫无波澜。

  对他而言,这不过是统一大业中的一个小插曲。

  李嗣源的死讯很快传遍三晋大地。

  而汾州城内守军见大势已去,早就开城投降。

  徐墨派人入城安抚百姓,封存府库,严禁扰民。

  ………

  “传我王令!”徐墨坐在昔日晋王府主位上,语气威严,“三晋之地,各州重镇,守将凡愿降者,免死!负隅顽抗者,屠!”

  命令不过几日便传遍三晋。

  各城守将纷纷权衡利弊——晋国主力已灭,李嗣源已死,再抵抗不过是徒增伤亡。短短数日,各大重镇相继开城,乾军接管三晋大地。

  徐墨清楚,要想彻底稳固这片土地,还需要军政上的掌控。

  他首先下令赦免那些被迫从军的百姓,减轻赋税,开仓放粮。

  命心腹种桵、敬翔主持政务改革,大批乾军文官被派往晋地各地,接管了原本由晋地官员掌控的政务。

  这些文官多为他二人一手培养,忠诚可靠,熟悉乾军的制度与法令。

  他们迅速清理旧弊,推行新政,使三晋的行政体系很快与乾军的中央政权接轨。

  与此同时,徐墨对军队进行了大规模整编。

  原本的晋军队伍被打乱编制,分散编入乾军各营。

  毕竟徐墨师出有名——讨伐叛逆、恢复中原,本就是顺应民心之举。

  加之开仓放粮、减免赋税、释放被囚之士等仁政相继下达,三晋百姓的怨气很快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新政权的认可与拥护。

  短短一个月,集市恢复了往日的喧嚣,田间重现耕牛的身影,甚至连边境的商旅也开始往来不绝。

  民心既定,军心更稳!

  当然,仍有少数李嗣源的旧部贼心不死,暗中串联,试图煽动叛乱。

  但徐墨早已布下重兵,地方官与暗卫密切配合,一旦发现异动,立刻抓捕归案。

  这些作乱之徒被押至闹市,当众腰斩示众。

  血淋淋的场面虽令人心惊,却也让那些蠢蠢欲动之人彻底噤声。

  三晋大地,由此彻底平定!
  http://www.hlys.cc/36290/4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