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章 军地协同与灵韵兵锋
推荐阅读:
诡盗奇谈项云峰李静
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重生之一世枭龙
豪门黑卡刷到爆,躺平摆烂把娃带
华夏国学智慧
天机签
宝可梦:最强训练家的我有挂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惨死老太重生后,每天盼着当寡妇
被迫行走在二次元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李振国实验成功的消息,像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灵根计划”团队和“龙魂”研究所之间激起了层层涟漪。苍龙大校亲自带着军方的技术评估组,进驻河套合作区核心实验室,连续三天泡在数据堆里,连吃饭都捧着灵韵波动图谱。“这不是简单的‘能力提升’。”评估组组长,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指着李振国抗干扰测试的数据报告,手指重重敲在“压力下决策准确率提升23%”那行字上,“在现代战场,尤其是复杂电磁环境和地脉灵韵扰动区域,这种‘清醒决策’的能力,能救命,能决定战局胜负。”
指挥中心的屏幕上,正播放着军方提供的模拟战场视频——某高原边境区域,因地下灵脉异常活跃,常规通讯设备频繁失灵,无人机导航系统受灵韵干扰偏差超过百米,士兵在复杂地形中极易迷失方向。
“这就是我们的痛点。”苍龙大校关掉视频,语气凝重,“随着灵韵技术的发展,未来战场必然会出现‘灵韵对抗’,谁能先掌握‘灵韵适应’和‘灵韵防御’能力,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李振国的实验,给我们指了条路。”
陆研新明白他的意思——“灵根计划”要从“民用科研”,正式切入“军用应用”领域。但这个跨越,远比“灵韵基建”的部门协调更复杂。
“军方的需求很明确。”苍龙大校把一份标着“绝密”的文件推到陆研新面前,文件标题是《灵韵适应型作战人员培养方案(草案)》,“我们需要六棱锥团队,为特种部队量身定制‘灵根强化’课程,目标是三个月内,培养出首批具备基础灵韵感知、抗干扰和应急收束能力的作战人员。”
这个要求像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民用实验是“循序渐进”,军用培养是“战时标准”——三个月,要把一套刚验证完安全性的技术,转化成能适应战场的实战技能,难度和风险都呈几何级增长。
刘知非下意识地皱起眉:“军方的训练强度远超民用,李振国的‘磐石体质’是特例,普通士兵能不能承受住灵韵引导?万一出现‘通道反噬’,在战场环境下根本没有修复时间。”
“我们有预案。”苍龙大校早有准备,调出一份“分级训练体系”,“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筛选,选出意识稳定性达标的士兵;第二阶段,在基地进行封闭式灵韵感知训练,用简化版阵法和玉符保障安全;第三阶段,模拟战场环境,加入灵韵干扰测试,实战化考核。”
他顿了顿,补充道:“你们只负责技术输出和训练指导,安全保障由军方的‘灵韵防御小队’负责,守白先生的弟子会全程参与,提供阵法支持。”
陆研新盯着文件上的“三个月”期限,指尖在桌面敲出轻响:“可以合作,但有三个条件。第一,训练必须严格按照我们制定的安全流程,不能为了进度压缩步骤;第二,所有训练数据由六棱锥团队和军方共同管理,民用技术部分的知识产权归我们;第三,首批学员不超过十人,先试点,再推广。”
苍龙大校几乎没有犹豫:“成交。”
合作的齿轮迅速转动起来。一周后,首批十名特种部队学员,身着迷彩服,出现在河套合作区的训练基地。他们都是从各部队选拔出的精英,平均服役年限超过八年,经历过实战考验,但面对“灵韵感知”这种超常规训练,脸上都带着几分好奇和警惕。
训练第一天,何静就遇到了难题。她给学员们讲解“灵韵基础理论”时,台下的士兵们听得云里雾里——“量子纠缠通道”“精神屏障强度”这些术语,对习惯了“射击精度”“战术配合”的他们来说,比天书还难。
“何老师,你就说这玩意儿能让我们在山里不迷路,还是能让子弹打得更准?”一个叫王锐的狙击手忍不住提问,语气里带着点怀疑,“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不如多练两枪。”
何静愣了一下,随即调整了教学方案——她不再讲理论,而是直接带学员们去灵韵探测节点区,让他们感受不同区域的灵韵差异:“你们闭着眼,感受一下左边和右边的区别——左边是研发区,灵韵活跃,你们会觉得脑子清楚;右边是仓库区,灵韵僵化,你们会觉得闷。”
学员们半信半疑地闭上眼睛。几分钟后,王锐睁开眼,眼神里多了点惊讶:“真有点不一样……右边像蒙了层雾,左边亮堂。”
“这就是最基础的灵韵感知。”何静趁热打铁,“在战场上,地脉灵韵异常的地方,就像这里的‘仓库区’,你们能通过这种‘闷’的感觉,提前发现危险。”
这种“实战化教学”效果显着。学员们很快就接受了“灵韵”的存在,训练进度也快了起来。守白的弟子负责教他们简化版的“意识收束法门”,李振国则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自己抗干扰的经验——他把“精神屏障”比作“防弹衣”,把“收束通道”比作“关保险”,通俗易懂的比喻,让士兵们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但挑战很快就来了。第二阶段训练进入“量子通道引导”时,有个叫赵刚的学员,在建立关联时突然出现了意识紊乱——他的灵韵波动曲线瞬间炸成乱码,嘴里还喃喃自语“好多声音在喊我”。
守白的弟子立刻启动应急玉符,金色光芒笼罩赵刚,才稳住他的意识。事后检查发现,赵刚虽然“意识稳定性”达标,但他在一次任务中受过脑震荡,潜意识里有创伤应激,灵韵通道打开时,创伤记忆被灵韵碎片激活,导致了失控。
“这就是军事训练的风险。”陆研新在协调会上,把赵刚的病例推到苍龙大校面前,“这些士兵都有实战经历,意识深处或多或少有创伤,灵韵引导会放大这些隐藏的问题。”
苍龙大校沉默了很久,最终拍板:“调整筛选标准,加入‘潜意识创伤评估’,有严重心理创伤的,暂时退出训练。同时,让军方的心理医生加入团队,全程跟进。”
调整后的训练更加稳妥。剩下的八名学员,在心理医生和灵韵导师的双重保障下,顺利完成了“量子通道引导”。他们虽然没有李振国那样“磐石般”的稳定性,但都能在应急玉符的辅助下,实现“通道开启-干扰防御-主动收束”的完整流程。
最关键的第三阶段——模拟战场测试,选在了合作区附近的一座废弃工厂。军方搭建了模拟“灵韵干扰区”,用特殊设备释放混乱的灵韵波动,模拟真实战场的复杂环境。
学员们分成两组,进行“敌后渗透”对抗演练。王锐所在的小组,需要在灵韵干扰区找到并摧毁“敌方”的信号塔。
刚进入干扰区,王锐就皱起了眉:“不对劲,这里的灵韵太乱,指南针失灵了。”他按照训练的方法,闭上眼睛,感受灵韵的流动——虽然混乱,但他能隐约察觉到,有一道相对稳定的灵韵流,顺着工厂的管道延伸,那是“地脉灵韵的自然走向”。
“跟着我走。”王锐收起指南针,顺着灵韵流的方向,带领小组穿梭在废弃的厂房里。途中遇到“敌方”的巡逻队,他凭借强化后的“灵韵感知”,提前察觉到对方的位置,绕开了包围圈。
最终,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找到了信号塔,成功完成任务。而另一组没有接受灵韵训练的对照组,在干扰区里迷失了方向,超时未完成任务。
“太神了!”演练结束后,王锐兴奋地抓住陆研新的胳膊,“在里面我就像有了‘第六感’,能提前感觉到危险,还能顺着‘感觉’找路!”
测试报告显示,接受灵韵训练的学员,在复杂灵韵环境下的任务完成率,比对照组高出67%,平均决策时间缩短40%,抗干扰能力提升53%。
“军地协同,成功了!”指挥中心里,苍龙大校拿着报告,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这意味着,我们的士兵,有了对抗‘灵韵战场’的核心能力!”
陆研新看着屏幕上学员们兴奋的笑脸,心里却很清醒——这只是开始。军用灵韵训练,比民用“灵根计划”更复杂,也更严峻。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技术难题,还有战场环境的残酷考验。
就在这时,守白的手机响了。老人接起电话,听了几句后,脸色变得凝重:“好,我们马上过去。”
“怎么了?”陆研新问。
“‘幽冥阁’有动作了。”守白放下手机,眼神锐利,“他们在边境的一座废弃矿场,发现了异常的地脉灵韵波动,怀疑在进行非法的‘灵韵武器’实验。龙魂让我们立刻派人,协助调查。”
这个消息像盆冷水,浇在了演练成功的喜悦上。陆研新看向苍龙大校,后者点头:“让刚完成训练的学员们,跟着去见见真章——理论和模拟都不如实战,这是他们最好的‘毕业考试’。”
河套合作区的停机坪上,直升机的螺旋桨轰鸣。陆研新、守白、李振国,还有八名刚完成训练的学员,登上了前往边境的飞机。
飞机升空时,王锐望着窗外的云层,握紧了手里的枪——他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什么,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醒,灵韵像一层无形的铠甲,护在他的周围。
一场关于“灵韵兵锋”的实战考验,即将开始。而“灵根计划”,也在军地协同的浪潮中,从实验室的“可控进化”,正式走向了充满未知的“实战战场”。
http://www.hlys.cc/36335/15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