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圣殊 >第一卷积跬步 第五十五章坏小子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卷积跬步 第五十五章坏小子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陛下要以快打慢,不给对手以反应时机。

  所以在他下决定之后诏书很快颁布,并且按照陛下要求尽快公告全国。

  除了陛下的罪己诏和追究先帝过错的诏书之外,还有一份以太后名义颁布的罪己诏。

  这天下自从有国家以来,皇帝颁布罪己诏的屈指可数。

  而太后颁布罪己诏的,只此一个。

  太后在诏书中说,是她一时疏忽酿成大错,牵连无辜百姓,实非她所愿。

  为了弥补过失,她将自长寿宫内库之中拨款补偿死难者家属。

  除此之外,太后宣布,她决意禁足。

  不得陛下允许,外界任何人不能打扰她静修思过。

  这当然不是太后自己的意思,皇帝甚至没有去请示太后而直接以太后名义下旨。

  这无疑是将战争直接打到了太后家门口,甚至是打到太后脸上了。

  一清早,便有大批宫廷禁卫将长寿宫围住。

  带队的,正是上次亲自来长寿宫里抓诸葛有期的轮狱司紫巡叶别神。

  有这样一位六品武夫坐镇,长寿宫内外谁也别想轻易进出。

  太后听闻消息,顿时暴怒。

  她想去见陛下,却不能出长寿宫。

  就算她想硬闯都不行。

  内卫当然害怕伤了太后,可叶别神在,强大的武力之下,太后的硬闯只会被雄厚但又柔和的劲气阻挡回去。

  紧跟着就有一批身穿蓝色道袍的人来,在长寿宫外设置禁阵。

  当禁阵成型,这些蓝袍道人在各自位置上坐定,莫说太后,就算是叶别神想硬闯都难了。

  打就要打个措手不及。

  前阵子皇帝装作犹豫不决,一连拖了很多天没有下决定。

  实则是在迷惑他的对手,当他一动,便雷霆万钧。

  在长寿宫被禁制封住的同时,一支浩大的队伍也开进皇陵。

  他们开始封印灌浇先帝陵寝,分工有序动作神速。

  显然,这一切都非临时起意,是早有准备。

  紧跟着陛下的旨意就到了轮狱司。

  所有涉案人员,一经查实服用买卖过灵胎丹的,将名册呈递有为宫,陛下亲自过目后批红斩首。

  郁垒的动作也极快。

  在陛下的批红到了之后,立刻下令全员调动。

  所有小队所有狱卫几乎倾巢而出,把那些涉案人员尽数带到菜市口。

  铜锣声响了一遍又一遍,七遍催命锣,三遍壮行鼓,随着一声令下,人头落地。

  这必将是大殊立国至今的第一大案。

  牵扯其中的有上百家,哪一家不是门庭显赫?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殊都里的人才看清楚,如此大乱之后,陛下的雄才尽显。

  空缺出来的职位没有耽搁太久就被补充进去,每个衙门都有。

  这些人是从哪儿来的,什么时候来的,外界的人一概不知。

  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那些权臣显贵才醒悟陛下是不是早就掌握了一份名单?

  如新晋的都御史李知儒,此前就已经在名单之内?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怎么可能如此迅速就有新人补充到缺位上?

  这个措手不及杀招,更让他们害怕的地方在于,增补的官员不只是当初代王封地的人,全国各地都有。

  也就是说,在陛下发动这场战争之前就已经在整个大殊之内摸底。

  有能力的,有忠心的,心志高远的,大批的中青年官员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紧跟着就是另外一场清算。

  陛下说,连太后犯错都要闭门自省,其他人,哪有资格置身事外?

  所有牵扯到案子里的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不但要如拆掉太庙一角一样拆掉自家一角,还要马上封门自省,没有特赦,谁也不能随意走动。

  下一步,一批从代州来的年轻军官迅速接管了殊都防卫。

  所有人都懵了。

  皇帝不该是这样的皇帝啊。

  不是说他自少年时候起就放浪形骸吗?

  才到代州的时候确实表现出了极强的能力,但很快就沉沦在奢靡享受之中。

  将代州事务交给手下,他整日纵情声色。

  难道这些都是假的?

  代州那边,怎么一下子就有这么多的人才?

  代州远在西北,原本就是偏僻穷苦的地方。

  就是因为那边太偏远,所以当初封地的时候谁都不要。

  是代王当时年幼,又体弱,再加上母妃不得志,所以这最偏远穷苦的封地给了他。

  结果这才多少年?代州势力竟然如此迅速的接管了殊都?

  大家都震惊,可是大家也都知道,反抗很快就会以同样凶猛,甚至更为凶猛的势态出现。

  殊都,如在深渊。

  .......

  有为宫,御书房。

  皇帝静静的站在门口,听着手下人逐项汇报。

  以有备打无备,第一仗打的顺利是他预料之内。

  所以皇帝眼中看不出什么欣喜,平淡的犹如连风都吹不进去的深井之水。

  “陛下,白鹿书院的学子态度激烈,他们正在商量着要到有为宫外抗议。”

  听到这话,皇帝眉角微微挑了一下。

  白鹿书院,先帝生前所创。

  当初建造这座书院,先帝明确表示是为国家培养储备栋梁之才而建,每一个能进入白鹿书院的学子将来都必定入仕。

  所以这些学生肯定要闹。

  第一,没有先帝就没有白鹿书院,没有白鹿书院就没有他们。

  他们早早就认为,自己只要学成毕业就会做官。

  这是当初先帝的许诺。

  现在追查先帝,甚至将先帝陵寝封印,将先帝移出族谱,那就是不承认先帝的皇位。

  如此大逆不道之举,他们作为读书人不能忍受。

  更不能忍受的是一旦先帝之事成定局,他们的前程也完了。

  那时候先帝一说出白鹿书院弟子将来皆为栋梁,不知道多少大家族马上就往白鹿书院里塞人。

  最离谱的时候,白鹿书院一个弟子的名额能叫价二十万两。

  平白无故,白鹿书院弟子的身份一下子就跌入谷底,他们当然要反抗。

  第二,白鹿书院的学生们反抗,是所有陛下对面的敌人反抗的第一击。

  这一击很巧妙。

  利用的就是读书人的特殊性。

  如果陛下处理不好,那就是苛待天下读书人。

  到时候给陛下扣的帽子就能无限大,陛下恶名也能放到无限大。

  这些学子还是直接受害者,让他们反抗,他们必然卖力。

  如果这第一击陛下处理不好,接下来的反击就会无穷无尽,越来力度越大。

  此时御书房内的人,都是陛下亲信。

  听闻白鹿书院那边闹的凶,所有人神色都凝重起来。

  皇帝回身,第一个看的是郁垒。

  “读书人的声音总会更大些。”

  皇帝问郁垒:“你觉得怎么处理好?

  郁垒还没回答,外边有人急匆匆来报。

  “陛下,白鹿书院上千学生已经在有为宫外下跪,他们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第一个报信的人话音才落,第二个报信的人又急匆匆到了。

  “陛下,殊都内各书院的学生都在准备呼应支援白鹿书院,已有不少人往有为宫外赶来。”

  事态发展的,比很多人预想的都快。

  “陛下。”

  此时李知儒起身:“臣去试试说服他们。”

  皇帝摇头:“说服?谁会那么容易被说服放弃自身利益?况且,诸书院学生如此迅速,而且心气统一,要是背后没人挑拨调度,你不可能说服他们,要是有人挑拨调度,你更说服不了他们。”

  李知儒:“臣还是想试试。”

  皇帝没回应,再次看向郁垒。

  郁垒也在沉思。

  这次的人数太多了,而且都是学生。

  这些学生年轻气盛,他们绝大多数并不知道自己被利用而卷入纷争。

  一旦处置不好,舆情之下,大殊必乱。

  而此时,作为灵胎丹案的主审之一,方许正蹲在御书房门口看蚂蚁搬家。

  或是要下雨了,蚂蚁的队伍显得那么庞大。

  又或许是因为高处适合的地方就那一处,两窝蚂蚁都要抢,战争一触即发。

  他蹲在那看的津津有味,可他也不是完全沉浸在看蚂蚁这件事里。

  先后来报信的人说了什么,他在门口听的清清楚楚。

  看着两个蚁群马上就打起来了,方许忍不住自言自语:“一个窝,两边都想要,不打才怪。”

  他在门口外侧,皇帝在门口内侧。

  这话,皇帝马上就听到了。

  他走到门口往外看了一眼:“谁在说话?”

  方许一回头,连忙起身行礼:“陛下,是臣,轮狱司方许。”

  皇帝问:“你在说什么一个窝两边要?”

  方许一指地下:“蚂蚁,臣说的是蚂蚁,要下雨了,两窝蚂蚁争一个高处的新窝,难免打架。”

  皇帝皱眉。

  方许说:“陛下,你看,都是蚂蚁,所以选了同一个窝,搞不好一会儿就死一地蚂蚁。”

  皇帝:“那你想好给它们怎么解决了吗?”

  方许:“蚂蚁眼界太小了,只能看到这个窝,看不到别处还有,如果有两个窝,两边就不会打起来,如果没有窝,两边也不会打起来。”

  皇帝眉眼已有笑意。

  皇帝问:“那你觉得,是有两个窝好,还是没有窝好?”

  方许:“他们是蚂蚁啊,有两个窝他们也不愿去远处的,凭什么要把近处的让出来?”

  皇帝点了点头:“所以一脚把高处的窝踩了最好?”

  方许:“臣倒是觉得,打起来死的多些,剩下的那些住进新窝里宽敞。”

  他从地上捡了根羽毛,在两个蚁群中拨弄了几下。

  打起来了。

  皇帝眼神很亮。

  方许这才说道:“臣见识浅薄,对朝政大事不敢多嘴,但臣想着,白鹿书院的学生们来请求陛下,是因为殊都里原本他们的窝被抢了,而其他书院学生也来,是因为他们也觉得窝被抢了。”

  “他们都说陛下不公,重用的都是殊都之外的读书人,那陛下若再不公一些呢?”

  他看向皇帝:“陛下虽追究先帝过错,但对先帝曾对白鹿书院的许诺不能推翻,所以取消明年大考取仕,所有空缺官员位置,从白鹿书院学生中挑选。”

  “也因为这个决定,陛下只能推迟已经答应过的,各地蒙冤学子的补录计划,但他们可以提前来殊都等着,后年再考。”

  皇帝哼了一声:“原本只是白鹿书院的学生骂朕,照你说的办,天下读书人都会骂朕。”

  方许:“可为什么要骂陛下呢?天下人只是不知道,特招白鹿书院弟子是先帝的许诺,不是陛下的,陛下可不能随便推翻先帝旨意,他们不是说,先帝没错吗?”

  皇帝又看了方许一眼,转身回御书房里去了。

  没多久,就有旨意传出。

  一份是给有为宫外白鹿书院弟子的,告诉他们,明年大考取消,所有空缺职位,都从白鹿书院挑选,一经选中,立刻赴任。

  一份是昭告天下的,特殊对待白鹿书院的学生,不是皇帝的本意,是先帝颁布的旨意,陛下不能随便推翻。

  当然,昭告天下不用着急,就宣布一下这个决定就行了,让殊都学子们知道就好。

  消息一传开,原本赶来支援白鹿书院的学生们懵了。

  白鹿书院的学生们也懵了。

  陛下怎么就出了这样一招昏招?

  可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招没能帮有为宫解围。

  围在有为宫外的学生更多了,原本没想来的其他书院的弟子都来了。

  不在书院读书,在家自学的学生们也都来了。

  此前还沾沾自喜,觉得有无数人支持他们的白鹿书院弟子,首当其冲。

  一个窝,两个蚁群。

  总是会打起来的。

  ......

  ......

  【大概月底上架,请大家加入书架,到时候更新会有提醒哒】
  http://www.hlys.cc/36461/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