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新机遇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程秋霞骑着自行车,载着飞飞和从乡亲们硬塞的大包小包年货,晃晃悠悠地往县城赶。雪后初晴,阳光照在雪地上有些刺眼,车轮碾过冻得硬实的土路,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刚拐进县城边一条熟悉的胡同,想抄个近路回公安局大院,就听见前面“哎呦”一声,紧接着是重物落地的闷响。

  程秋霞赶紧捏闸停下,只见前面不远处的冰面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摔倒在地,手里的拐杖滑出去老远,正捂着脚踝,疼得龇牙咧嘴。

  “老爷子!您没事吧?”程秋霞把车支好,赶紧跑过去搀扶。飞飞也跳下车,帮忙把拐杖捡了回来。

  “谢谢你啊闺女,这人老就是不中用喽,老眼昏花的,”老爷爷借着程秋霞的力气,试了试想站起来,脚下一软,又坐了回去,吸着冷气:“嘶……脚……脚脖子好像崴了……哎……这冰也太滑……”

  程秋霞看他年纪大了,一个人肯定没法走,便说:“老爷子,您家住在哪儿?我送您回去吧。”她看了看自己的自行车,“您要是不嫌弃,坐我自行车我驮您一段?”

  老爷爷连连摆手:“那哪行,你这还带着孩子呢。”

  飞飞仰着小脸,声音清晰地说:“老爷爷,我坐前面,不占地方。妈妈的自行车轱辘是圆的,能驮动。”

  程秋霞也笑道:“没事,老爷子,我劲儿大。您指路就行。”

  “我这可真是给你添麻烦了,”老爷爷推辞不过,又是真心疼得走不了路,只好感激地答应。程秋霞先把飞飞抱到前梁上坐稳,然后小心地扶着老爷爷侧坐在后货架上,让他一手扶着车座,一手抓着自己的棉袄后摆。

  “老爷子劳驾您给我指个路,还有您一定要坐稳了。飞飞,抓好车把。”程秋霞叮嘱了一句,这才蹬起自行车。多了个成年人的重量,车沉了不少,她慢悠悠的骑着,按照老爷爷的指引,在胡同里七拐八绕。

  来到一处看起来还算整齐的平房院门口,老爷爷指着说:“到了到了,就这儿。”

  程秋霞刚把车停稳,院里就闻声出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穿着蓝色工装、戴着套袖的中年男人,一看这情形,吓了一跳:“爹!您咋了这是……”

  老爷爷被儿子扶着,单脚跳着往院里走,嘴里解释着:“嗨!别提了,路上冰滑,摔了一跤,把脚崴了。多亏了这位女同志,用自行车把我驮回来的。不然你爹我今天就得趴冰上过夜了。”

  那中年男人一听,赶紧转身,对着程秋霞又是鞠躬又是道谢:“哎呦!同志!太谢谢您了!真是遇上好人了!快!快请屋里坐!喝口热水暖和暖和!”

  “不用了,我这还回家呢。”

  “闺女进来坐坐。你看你累的都冒汗了,再感冒咋整。”

  程秋霞推辞不过,加上也确实想歇口气,便把自行车推进院子锁好,领着飞飞进了屋。

  “那就打扰了。”

  屋里陈设简单,但收拾得干净。中年男人给程秋霞和飞飞倒了热水,又忙着找药酒给他爹揉脚。老爷爷坐在炕沿上,还在不住口地夸程秋霞心肠好。

  “大闺女啊,我这多亏你了,你瞅瞅我这脚脖子眼瞅着就肿了。不然躺那地上啊,说不准等我儿子找着我,我人都要没了。”

  “爸你别瞎说。”

  中年男人一边给老爷爷揉脚,一边自我介绍:“同志,我叫王建国,在县纺织厂上班。今天真是多亏您了。”

  程秋霞也说了自己的名字和单位,“我叫程秋霞,我在公安食堂上班。就别客气了,老爷子没事就好。”

  王建国揉完脚,看着程秋霞那辆半新的飞鸽,又看看她和飞飞穿着板正的样子,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开口说道:“程同志,您看……您帮了这么大忙,我也没啥好谢您的……就是……我们厂里最近处理一批布,都是好花棉布,您看……您需要不?”

  程秋霞一愣:“处理布?”

  王建国叹了口气,解释道:“唉,可不是嘛!年前兄弟厂那头接了个香港商人的订单,分给我们厂子一点,要一批特定花色的棉布。结果赶制出来,放在仓库里就准备开春拉走,你说好死不死的赶上场大雪,仓库房顶年久失修,给压塌了一块!仓库巡逻的偷懒没发现,雪水化了漏进去,把那批布给洇湿了。

  虽然后来及时抢救了,可都弄得皱皱巴巴,都是河楞。人家香港商人要求高,这品相根本交不了货!厂子里为了挽回损失,只能把这批布低价处理给内部员工抵一部分工资。”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些为难:“可您想啊,这年头,大家伙儿钱都紧,布票更是金贵,一下子发这么多布,谁家也消化不了啊。家家户户都为这个犯愁呢,厂里仓库现在还堆着不少,厂长正为这事儿头疼上火呢!”他看着程秋霞,眼神真诚,“我看您有自行车,办事利索,心眼又好,就想着……您要是需要,或者有门路,能不能……帮着想点办法?价格绝对便宜!”

  程秋霞听着,心里活泛开了。花棉布?还是香港那头要的好布?做成衬衣、裤子,或者当床单被面,女人们肯定喜欢。这要是能弄到一些,不管是给飞飞做衣裳,还是拿回屯子里……可她又有点担心,这私下用钱交易,万一被举报……

  她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叹了口气:“王大哥,不瞒您说,这布听着是真好,我也心动。可我这刚买了自行车,手头实在不宽裕……这钱……”她试探着问,“要是用别的换,行不?比如……粮食?或者菜干?”

  王建国一听粮食和菜干,眼睛瞬间亮了,比刚才说起布匹时精神多了。

  他一拍大腿:“哎呀!程同志!粮食?!菜干?!那敢情好啊!您是不知道,我们纺织厂那是体力活,车间里机器轰隆隆响,一站就是一天,吃不饱肚子,干活都没劲儿,眼冒金星。可这年月,谁家粮食也不宽裕啊,厂里食堂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有粮食和菜干,那可比钱还好,好极了的好呀!”

  他激动地追问:“都有什么菜干?量大吗?”

  程秋霞心里有底了,掰着手指头数:“我想想啊,萝卜干、豆角干、土豆干、茄子干、芹菜干,还有窖里冻的荠荠菜。量嘛……我认识靠山屯的乡亲们,家家户户地窖里都存着些,要是大家伙儿都愿意换,量应该不少。”

  王建国兴奋地站起来:“要是量多,那您就别跟我这儿零打碎敲了,直接跟厂里换吧!我带您去见我们厂长,他正为这批布和员工吃饭问题愁得睡不着觉呢!”

  “啊?现在吗?这个……”

  “闺女啊,你就放心吧,我这个儿子脑袋不灵光实心眼,他不能坑你,带你去厂长家,换算就换,不划算咱就不换。他不敢说你啥,毕竟你可是刚救了他爹我呢。”

  “看看布具体什么情况也行……”程秋霞点头同意。

  “那爸您自己一个人在家能行不?”

  “那咋不行,我搁炕上老实待着,你快去快回吧。护着点程闺女啊,可不敢给人家委屈受,不然你就要重温挨揍的滋味了。”

  “爸你放心吧。那我们去厂长家了啊。”

  说走就走。 王建国安顿好老父亲,推上自家那辆破旧的“国防”牌自行车,领着程秋霞和飞飞就往纺织厂家属院筒子楼骑。

  上了二楼到了厂长家,敲了半天门,却没人在家。对门邻居探出头来说:“找李厂长啊?刚被食堂的人急急忙忙叫走了,说是厂里出啥事了,脸色可不好看!”

  王建国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三人又赶紧骑车赶往纺织厂。

  “那程同志咱去厂子看看?”

  “行。”

  离厂子老远,就听见里面人声鼎沸。 来到厂食堂门口,只见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不少下早班的工人。人群中央,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看起来是李厂长的中年男人,正对着一个胖乎乎、系着油腻围裙的男人大发雷霆,声音洪亮,隔着老远都听得清清楚楚:

  “……张胖子!你别跟我在这儿打马虎眼!我厂子里几百号员工,干的都是力气活,吃的却是清汤寡水!你看看你!啊?脑满肠肥!你家里的米面粮油、鸡鸭鱼肉,难道是天上下雨掉下来的?!你当我不知道你克扣食堂食材,中饱私囊?!你还敢勾结外面的人,倒卖厂里物资上黑市?!你真以为能瞒天过海?!”

  那胖食堂主管脸色煞白,汗如雨下,还想狡辩:“厂、厂长……您听我解释……这、这都是误会……”

  “误会?!”李厂长气得手直抖,“我盯你很久了!今天人赃并获!警察同志都在这儿!还有什么误会?!有什么话,你留着跟法官说吧!”

  程秋霞透过人群这才看见,旁边还站着几位穿着制服的公安干警,带队的竟然是孙玉芬,孙玉芬一脸严肃,示意手下干警将面如死灰的食堂主管带走。

  周围的工人们一听这话,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原来是这孙子搞的鬼!”

  “我说食堂的菜咋越来越没油水!”

  “该!抓得好!大家伙儿都难,就他肥得流油,我说食堂进的东西多咱总还吃不饱呢,敢情让这孙子给吃了!”

  “工人的口粮都敢克扣,还倒卖?!他是活够了还是怎么着?”

  “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我听说厂长暗地里让人盯了他很久,就为了汆个大的,新帐旧帐一起算。他这回啊,完犊子了。”

  “他不是在革委会有亲戚吗?要不然他那么嚣张。还把老厂长都挤兑走了。”

  “所以这个新来的厂长隐忍不发啊,估计顺藤摸瓜能把上面的一起弄进去。”

  “我还以为新厂长是个怂瓜蛋呢,结果人家有智有谋啊这是。”

  孙玉芬也看见了人群外的程秋霞,处理完手头的事,便走了过来打招呼:“秋霞姐?你怎么在这儿?”

  程秋霞便把怎么遇到王老爷子,怎么来的纺织厂,以及想用屯子里的粮食菜干换处理布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孙玉芬听了,笑道:“这可是好事啊,互通有无。我们刚抓了这个蛀虫,厂里正需要稳定呢。你要是能帮厂里解决点实际困难,李厂长肯定高兴。”她说着,还特意领着程秋霞和王建国过去,跟李厂长介绍了一下。

  李厂长一听程秋霞的来意,尤其是听到粮食、菜干这几个字,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了不少,他用力握了握程秋霞的手:“程秋霞同志?公安局食堂的?好啊!太好了!你可是雪中送炭啊!不,是饥中送饭!我们厂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个。”他指着那边还堆着不少布的仓库方向,“布,有的是,就是这吃饭问题……唉!厂子里都是干体力活的,饭量大的哟。”

  程秋霞连忙说:“李厂长,您别急。这事我也不能打包票,具体能换多少,我得先回屯子里,挨家挨户问问乡亲们,看大家伙儿还剩下多少富余的粮食和菜干,有多少人愿意换。我也得先看看布的花色质量,回去好跟大家说。”

  “应该的!应该的!”李厂长连连点头,“走!我带你去看布!王建国同志你也一起来!”

  来到仓库,打开一匹匹用牛皮纸包裹的布。虽然有些褶皱和晕开的水渍,但布料确实厚实,花色也鲜亮,红底白花的、蓝底碎叶的、格子的……都是特别时兴的样子。

  “真漂亮啊这布。”程秋霞摸着布料,心里更有底了。这布,做成衣裳穿出去,别说在屯子里了,就是在县城、省城那都是绝对体面。

  “李厂长,布我看过了,确实不错。我明天一早就回屯子,尽快给您信儿。估计得两三天时间。”程秋霞估算着。

  李厂长很是爽快:“行!我等你好消息!”他硬是让人裁了三尺红底白花的棉布,塞给程秋霞,“这个你拿着!带回去给乡亲们看看样子!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这不行!”

  “要得要得,样板嘛,别撕巴了快拿着。”

  程秋霞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回公安局大院的路上,程秋霞骑着车,心情有些激荡。 飞飞坐在前梁上,抱着那三尺鲜亮的花布,小脸被映得红扑扑的。

  “妈,这布,好看。”飞飞说。

  “嗯,妈也觉得好看。”程秋霞应着,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回屯子先找谁,怎么说,怎么分配才能既帮了纺织厂,也让屯子里的乡亲们最大程度地受益。这看似偶然的助人之举,仿佛又为她,也为靠山屯,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她蹬车的力气更足了,车轮碾过路面,朝着大院的方向,也朝着充满可能性的未来,稳稳前行。孙玉芬推着自行车和她们并肩走了一段,分开时还笑着叮嘱:“秋霞姐,这事儿要真成了,可是给咱们公安局家属也长脸了!回头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言语!也让我换点布呗?”
  http://www.hlys.cc/36873/2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