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老鼠尾巴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清晨天还没大亮,程秋霞就轻手轻脚地起床,准备去食堂换值夜班的人,顺便准备早饭。她刚拉开房门,就看到对面平房孙志刚家的灯也亮着,隐约能听到孙玉芬压低的说话声和孩子的哭闹,似乎是周小兵还没睡醒在闹脾气,紧接着是孙志刚略带沙哑和疲惫的呵斥。“你还闹上觉了,哭什么哭!老子一晚上没合眼……”声音戛然而止,大概是孙玉芬拦住了他。
程秋霞心里叹了口气,轻轻带上门,朝着食堂走去。春末的清晨还有些凉意,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刑侦队那排办公室依旧亮着灯,像几只熬红了的眼睛。
食堂里,周红梅已经到了,正在捅开炉子。见到程秋霞,她打了个哈欠,眼下两团乌青:“来了?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一晚上没睡踏实。”
“谁说不是呢。”程秋霞系上围裙,开始舀米淘洗,“孙队他们家刚才还闹动静呢,小兵哭,孙队听着火气不小。”
周红梅往炉膛里添着煤块,压低声音:“能不上火吗?地区公安处的人昨天下午就到了,就住在局里招待所。王局、孙队,还有马师傅他们,陪着熬了个通宵,听说拍了桌子了。”
程秋霞手一顿:“地区的人也来了?”
“来了!来了个副处长,姓高,听说脾气挺爆。”周红梅凑近些,“昨儿半夜,刘福贵管事被叫去问话了,问咱们食堂最近有没有生面孔来搭伙,或者有没有听到干警们吃饭时聊什么特别的。回来脸都白了。”
程秋霞心里一紧。连食堂都被纳入排查范围了,可见上面对此案的重视程度,以及目前线索的匮乏。
“咋?这是怀疑上内部了?那……刘管事咋说的?”
“能咋说?咱们这儿都是熟面孔,干警们吃饭都快得像打仗,哪顾得上聊天?”周红梅叹了口气,“哦,对了,刘管事还说,地区处那个高副处长特意问了,最近有没有大量售卖粮食或者打听粮食价格的生人。”
“粮食?”程秋霞若有所思,“也是,被抢的是一大车军粮,这伙人搞到这么多粮食,总要销赃。”
天光渐亮,食堂开始忙碌起来。果然,今天来吃饭的干警比前几天更显疲惫,气氛也更压抑。地区公安处来的几个人,由王建军局长和孙志刚陪着,在食堂角落的小桌子上匆匆吃了点东西。那位高副处长个子不高,面色黝黑,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吃饭速度极快,几乎没怎么说话。
程秋霞给他们那桌端粥过去的时候,隐约听到高副处长沙哑的声音:“……排查范围还要扩大,周边几个县的黑市,特别是能吞下这么大一批粮食的地方,给我盯死了!还有枪支来源,本地的、外流的,凡是登记在册的,有前科的,一个一个过筛子!”
孙志刚低着头,用勺子搅着碗里的粥,没应声,但下颌线绷得紧紧的。
王建军局长开口道:“高处,我们已经在全力排查,只是这伙人反侦察能力很强,现场几乎没留下什么有价值的痕迹……”
“没痕迹?两个大活人,开着车,运走几吨粮食,能飞天上去?”高副处长语气严厉,“老王,不是我说你,这案子影响太坏了!必须尽快破案!给部队,给老百姓一个交代。那部队的可都是军痞子,没带枪冲过来都算好的了。”
程秋霞不敢多听,赶紧走开了。心却跳得厉害。几十吨粮食……这可不是小数目。
上午择菜的时候,刘婶回家了一趟,回来时神秘兮兮地,手里还拿着几根水灵灵的黄瓜。“哎,红梅,秋霞,你们猜我刚在街口听见啥了?”
周红梅正在和面,头也不抬:“又听见啥闲话了?”
刘婶把黄瓜放进盆里,压低嗓门:“街口老张家那小子,不是在县运输队当临时工吗?他说啊,他们队里传,死的那个退伍兵司机,姓赵,人特别耿直,技术也好。出车前,好像还跟队里关系好的同事喝过酒,说这趟活儿重要,不能出岔子……谁成想……”
程秋霞默默地剥着蒜,心里为那个素未谋面的赵司机感到惋惜。
“还有呢,”刘婶继续道,“听说啊,地区处的人查了,那伙人用的枪,不是一般的土造家伙,很有可能是以前战场上流散下来的,或者……是从某些特殊渠道弄出来的制式步骑枪!”
周红梅吓了一跳:“步骑枪?那玩意儿动静得多大?”
“可不嘛!”刘婶拍着大腿,“所以我才说这伙人不是一般的亡命徒啊!有家伙,有胆子,还有脑子!”
程秋霞忍不住插了一句:“那么多粮食,他们总得找地方出手吧?咱们县,或者周边,谁能一下子吃下这么多?”
周红梅和刘婶对视一眼,周红梅压低声音:“这话可不敢乱说。不过……我听说,孙队他们好像已经在摸查几个往年有过倒卖粮票、粮食前科的人了,还有那些常年在黑市混的。”
正说着,户籍科的赵晓芬风风火火地进来了,额头上带着汗。“红梅,快,给我倒碗水,渴死了。”
周红梅给她倒了碗凉白开:“你这着急忙慌的干嘛呢?”
赵晓芬一口气喝完,抹抹嘴:“别提了!刚被孙队叫去帮忙查资料,翻了一上午的旧档案,眼睛都快瞎了。”
“查啥档案?”刘婶好奇地问。
赵晓芬看看四周,小声道:“还能查啥?跟枪有关的呗!翻解放前本地民团、土匪武装的记录,还有近几年枪支登记和收缴的卷宗。唉,真是大海捞针。你说前些年抗日结束回家的人我上哪找档案去啊。”
程秋霞心里一动,想起了老马。老马经历过战乱年代,见识广,不知道他对这方面有没有了解。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老马父女现在生活刚安稳,她不想再去打扰。
午饭时间,气氛依旧紧张。程秋霞注意到,马爱国没有来吃饭。周红梅小声告诉她,她刚才看见马刑警带着一队人,又去复查第一个案发现场了,不死心,想再找找有没有遗漏的线索。
“看样是真没招了,跟无头苍蝇似的。”
下午,程秋霞请了一会儿假,去学校给程飞送落在家里的语文课本。走到学校附近,正好看到林青青和程飞手拉手从班级门口出来。
“程阿姨好!”林青青嘴甜地喊道。
“妈。”程飞也叫了一声。
程秋霞把课本递给程飞,顺口问了一句:“青青,你爸爸最近是不是也特别忙啊?”
林青青小嘴一撇:“可不是嘛!我都好几天没跟我爸爸一起吃饭了。妈妈说,爸爸在开很重要的会,抓坏人。”
程秋霞点点头,没再多问。看来县里领导层的压力也很大。
往回走的路上,经过县公安局大门,她看到门口增加了岗哨,检查也比平时严格了些。老杨头在收发室里,正跟一个推着自行车、干部模样的人说话,声音隐隐传来:“……林书记指示了,要全力配合……放心,出入都登记……”
程秋霞加快脚步回到了食堂。刚进去,就感觉气氛有点异样。周红梅和刘婶都不在灶间,里面休息室传来压低的、却异常激动的说话声。
她疑惑地走进去,只见周红梅、刘婶,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吴玉兰,三人围在一起,周红梅手里拿着一张照片,手都在微微发抖。
“红梅,咋了?”程秋霞问道。
周红梅抬起头,脸上是难以置信的表情,她把照片递到程秋霞面前:“秋霞,你看!你看这个人!眼熟不?”
程秋霞接过照片。那是一张有些模糊的黑白半身照,像是从什么证件上翻拍下来的。照片上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方脸,寸头,眉眼间有股凶悍之气。
她仔细看着,眉头渐渐皱起。这个男人……她确实觉得有点面熟,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谁啊这是?”程秋霞问。
“马队刚才让人紧急送回来的!”周红梅声音发颤,带着压抑的兴奋,“他们在第一个案发现场附近,一个以前没注意到的废弃机井房里,发现了这个,夹在墙缝里,可能是那伙人不小心掉的。”
刘婶抢着说:“红梅说瞅着眼熟,我们就使劲想啊想!你记得不?就大概去年秋天,有天晚上下班咱们几个约着去供销社,在门口遇见个男的,说是找王局,穿得邋里邋遢,说话有点冲,被门口老杨头拦住了,后来还是孙队出来把他带走的!是不是他?”
周红梅猛地一拍大腿:“对!就是他!我想起来了!当时我还嘀咕,这人看着不像好人。后来我问过孙队一嘴,孙队当时脸色不太好看,只说是个以前蹲过号子的,来反映情况,让我们别往外说。”
吴玉兰小声补充:“我……我好像也在档案室见过这个人的照片,好像姓胡,叫什么……胡老四?对,胡老四!以前因为抢劫伤人的案子进去过,去年刚放出来。”
“胡老四……”程秋霞喃喃道,看着照片上那张透着一股戾气的脸,心跳骤然加速。一个刚释放不久、有抢劫前科的人,他的照片出现在军粮抢劫案现场附近……
周红梅激动地脸都红了:“我得赶紧去告诉刘管事,让他立刻报告给王局和孙队,这说不定就是条大鱼!”
她拿着照片,风风火火地跑了出去。刘婶和吴玉兰也跟着出去,嘴里还在兴奋地讨论着。
程秋霞独自留在休息室,心里却远没有她们那么乐观。找到照片是重大突破,但这胡老四现在人在哪里?他们有多少同伙?被抢的军粮又藏在哪里?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她走到食堂窗口,望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县公安局大院里,似乎因为这张意外发现的照片,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各处人影晃动,脚步声都比平时急促了许多。
但程秋霞知道,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她攥了攥围裙的边角,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灶台前,继续准备着不知何时才会来吃的晚饭。
远处,隐隐约约似乎传来了吉普车发动的轰鸣声,朝着县城外的方向疾驰而去。夜色,正悄然降临。
http://www.hlys.cc/36873/2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