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工具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很快就到了知青代表出发的日子。周红和齐胜利也早早地做好了准备。

  头天晚上,知青们正吃着晚饭,吴永贵支书又来到了知青点。

  “支书来咧,咥了么?莫吃搁这达咥些。”也许是因为这几天和村里人打交道多,吴霞的口音越来越重。

  “小吴,明天队里头的驴车借你们使使。送你们的代表去县上坐车。”吴永贵没有客套,直接说明天意。

  “太谢谢支书咧。”周红和齐胜利一听不用走路去县城,立马表示着强烈的感谢。

  “支书,是队上派人送他们,还是我们派人送?”吴霞是队长,自然要问清楚具体情况。

  “你们派人吧。俄本想着给赶驴车的人整工分的,可是田队长认为这趟进城莫任务,只愿意给半工分。所以队上的男人都不想去,要是派个婆姨去么,俄们又不放心。所以还是你们派人吧。”

  吴永贵说的也是实情。平常出公差,绝对是个美差,人轻松,还能混个整工分。大家伙儿都抢着去。

  要是给半工分的话,那就不想干了。现在的农活不多,在田间地头混上一整天,轻松拿到整工分。

  吴霞听了支书的话,她的眉头也皱了一下。这明显送人的人是要吃亏的。

  等吴永贵走了之后,吴霞用筷子敲了敲碗,问着大家伙儿。

  “刚才支书的话大家都听到了吧,谁愿意主动奉献一下,送一下咱们的代表?县城里的汽车走得早,让他们俩走过去,怕是时间赶不上。要说后半夜动身,我又担心路上不安全。”

  没等大家伙儿反应过来,苏淮先站了起来。

  “队长,我去吧。”

  周红、齐胜利一听苏淮愿意少挣工分送自己,立马投过去了感激的目光。

  “苏淮,那真是太谢谢你了。”周红立马表示着感谢。

  “谢来谢去多没意思。”苏淮客气了一句。

  “那好,这事就这么定了。苏淮,吃过饭你最好去一趟吴大叔那儿,提前商量好用牲口的事情。”吴霞心思细,安排周到。

  ————

  苏淮放下碗筷,去了村东牲口院儿。

  吴永江正刷洗着队里的牲口,两头牛,一匹马,一头驴。

  从这些大牲口上就能看出来,大湾村在西北绝对算得上富裕的村落。

  “永江叔,永江叔。”苏淮照着老规矩,站在门口先喊两声。

  果然,大黑狗叫上了,接着就传出来吴永江骂狗的声音。

  等大黑狗不出声儿,苏淮才敢走进牲灵院儿。

  “永江叔,刚才支书给俄们说,明天可以用队上头的驴车。”

  “俄心里有数咧,还用你这个娃娃专门路一趟?”

  “俄这不是想过来和你拉话话嘛。”

  “你一个年轻后生,跟俄个老头子有什嘛好拉的。”吴永江嘴上嫌弃,手已经摘下他的旱烟袋,熟练地装上了烟丝。

  “永江叔,俄送你的纸烟咋不抽咧。”

  “金贵着咧,留着招呼人用。”

  “永江叔,明天俄一早就送人走,路上要是遇到狼可咋办。要不你把你的盒子枪借俄壮壮胆儿。”苏淮还真想耍耍那只大净面匣子。

  “滚球。”吴永江一口拒绝。

  ……

  爷俩坐在大车辕上,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直到天黑透了,苏淮才告辞回去。

  ————

  第二天一早,苏淮赶着驴车送周、齐二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不寂寞。

  “苏淮,为了我们你少挣了一半的工分,太不好意思了。”周红抽空还在客气。

  “周红,你看人家齐胜利,就没有你这么客套。再说咧,俄让他帮俄捎东西回来,俄好意思不送你们?”

  “捎东西?你要买什么东西?”

  “你回头问齐胜利不就知道了。”苏淮在给齐胜利创造机会。

  ……

  一直把两个人送到了长途汽车站,苏淮看到两个人买好票,他这才赶着驴车朝县城东头走。

  到了邮局,苏淮花了三分钱,让人帮着照看驴子和车。然后他去了秦少海说过的黑市儿。

  说是黑市儿,也没人把东西摆在明面上。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站在邮局后头。

  不过也能看出来他们是捣腾东西的。像那卖粮食的,手里拿着一小把粮食;卖野味儿的,手里拿着野鸡毛……

  苏淮很快就看到了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本红宝书,坐在角落里。他虽然装作在看书,但是一双眼睛时常瞥着来往的行人。

  苏淮小心地走了过去,“借问一下同志,你手上的东西俄稀罕,能不能……?”说到后面,苏淮拉起了长音儿。

  看书的人抬头上下打量了苏淮几眼,然后指了指身后不远的地方,说道:

  “过去,第三个门儿。”

  苏淮道了声谢,直接走了过去。

  ————

  苏淮没有失望,他看到了许多禁书。在这个年代里,什么书不禁?都是封建毒草,就不应该存在。

  苏淮看到每一本书都想买,这里不光有四大名着,还有其它的各类书籍。中华书局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商务书馆的《国史大纲》等等。甚至苏淮看到一套影印的还读斋刻版《智囊全集》,还有王先谦重雕纷欣阁本《世说新语》。

  这两套书可是稀罕物,别说在大西北了,就算是在人文气息浓郁的江南,这两套书也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

  最后经过讨价还价,苏淮买了两个大木箱子,装了满满两箱子书。付完定金,约定好自己一会赶着驴车过来拉。

  苏淮出了门,急匆匆去赶驴车,生怕晚来一会儿再出了变故。

  刚走到小巷口的拐角,苏淮又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一个年轻人低着头站在那里,身前摆着一个很大的包。几个破麻袋随便缝在一起,包着许许多多的东西,说是包裹,毋宁说是座小山。破包袱里还露出来一个长刨身。

  苏淮一下又来了兴趣。自己被送了一身的木工手艺,到现在也没有趁手的工具。这不就是老天在给自己送造化。

  “这位大哥,你这些东西都是……?”

  这个年轻人从天刚亮就赶了过来,等到现在日头快正中了,也一直没等到有人来问价。现在终于听到有人开口问话了,他颇为激动,抬起涨得通红的脸,看着苏淮。

  “俄……是……”

  苏淮听到对方挤出来这两个字,明白这是老实人的通病,一紧张就容易口吃。他也不以为意,轻声地问了一句:

  “里面全是木工工具?”

  “嗯。”

  “你准备要价多少钱?”

  “俄娘说……俄娘说……俄娘说……”年轻人连说了好句,就是没说个数目字出来。
  http://www.hlys.cc/37164/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