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还钱啊!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大宋,王安石的眉头依旧微微锁着,他的思绪还停留在“高福利”和“国家破产”上。

  “这约翰牛的所谓‘高福利’究竟是何等制度?为何如此花钱?”

  他在脑海中推演:若对民众过度给予,而不事生产,那国库岂能不空?

  约翰牛此举,在他看来,无疑是失衡的典型。

  【视频为了让人更直观地感受这笔钱的庞大,又抛出了一个更宏大的概念:】

  【“如果把这些钱在全球平分,每个人都能分到35万。”】

  虽然比之前的200万少,但“全球每人35万”这个说法,其涵盖范围之广,再次让各朝代的人瞠目结舌。

  这得是多么庞大的一笔财富?

  苏轼已然从“赔款”的愤慨中跳脱出来,开始了天马行空的想象。

  “若我有了那许多银钱...............”

  他端起酒杯,美美地呷了一口,眼中带着笑意,“一定要造一艘绝好的画舫,邀三五好友,泛舟赤壁,赏明月,诵诗词,品佳肴,岂不快哉!”

  【与此同时,视频画面上,弹幕如同疯了一般滚动起来,清一色地呐喊着:】

  【还钱!】

  【还钱!!】

  【还我妈生钱!!!】

  【这整齐划一、充满怨念的呼声,极具感染力。】

  黎哲看着这些弹幕,一种奇妙的代入感油然而生:

  “他们好像拿了我的钱。”

  虽然理智上知道这事跟他没啥直接关系,但那种“集体财产”被侵占的感觉却异常真实。

  【视频的旁白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继续控诉:】

  【“结果现在呢?也就才过了一百多年,约翰牛全都花完了!”】

  大清,乾隆皇帝听到这里,简直是痛心疾首,捶打着龙椅扶手:

  “败家!败家啊!这些都是真金白银啊!”

  他仿佛看到白花花的银元像流水一样被那些红毛番人挥霍掉,心都在滴血。

  民国时期的人们则是另一种复杂心情,有人摇头叹息:

  “这个什么约翰牛,也太能花了吧。”

  短短百余年,榨取自多个殖民地和巨额赔款的财富,竟能消耗一空?

  “恐怖啊。”

  这背后代表的奢靡和无度,让他们感到不寒而栗。

  【视频的最后,几乎是所有观看者心声的凝聚,发出了一声悲愤的呐喊:】

  【“天杀的,还钱还钱还钱!!!”】

  “就是!就是!”

  “还钱!”

  无数人在他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幻想:“如果那么多钱给我,我这辈子,不,我十辈子都不愁吃穿了!”

  一种巨大的损失感和被剥夺感,跨越了时空,弥漫在万界之中。

  朱元璋在明朝皇宫里:“啧啧,这大清!无能的很!!”

  “更可恶的是那约翰牛!强盗!抢了钱还这么快败光!”

  这钱是大清赔的,大清是我们这片土地的王朝,那我们这些前朝之人,也算是有份的?

  更何况,天幕上的后世人都在喊“我的钱”,那四舍五入..............

  “花的都是我后世子孙的钱!”

  “后世子孙的钱,就等于我的!”

  “可恶啊!还钱!”

  黎哲看着那则“天杀富豪论”的热评,忍不住笑出了声,一边笑一边摇头:

  “太有意思了这些人,想象力真丰富。”

  虽然知道是网友的戏谑之言,但这种集体性的“痛失巨款”的调侃,确实很有共鸣。

  各朝各代的观众们,其实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就算大清当年没赔那些钱,那堆积如山的银元,大概率也会在皇家库房里发霉,或者被权贵们挥霍掉,根本到不了普通老百姓手上。

  但知道归知道,这并不妨碍他们做一做“天降横财”的美好幻想。

  幻想一下自己若是有了那200万,该怎样修葺房屋、购置田产、吃饱穿暖.............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快活。

  而大清某地,一个面黄肌瘦的老农,看着天幕上关于巨额赔款的讨论,脸上只有麻木与一丝苦涩。

  他紧了紧身上破烂的衣衫,看了看锅里几乎照得见人影的稀粥,低声道:

  “俺们都快饿死了.............要不是天幕老爷慈悲,能用那什么积分换点粮食,俺这一家老小早就饿死了”

  “朝廷的钱粮能到俺手上?想的美哩。”

  黎哲手指继续往下滑动,下一条热评的比喻更是让他嘴角抽搐:

  【“花这么快?这帮人是用拉屎用金子擦屁股啊?”】

  各朝各代:“.......................”

  倪攒觉得这比喻........是非常的恶心啊!

  但仔细一想,又莫名地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那种极度奢靡、挥霍无度的状态。

  有不少讲究礼仪的文人雅士也皱起了眉头,但市井百姓却觉得话糙理不糙,深表赞同。

  黎哲正要顺着这股“讨债”的兴致继续往下翻看还有什么神评时,一直停滞的车流终于有了动静。

  “高哥,动了!咱们走吧。”

  他提醒道。

  高哥闻言,轻踩油门,面包车缓缓地跟着前车挪动起来。

  起初还很慢,但前面的车越来越快,道路仿佛一下子被疏通了,很快就不堵了。

  车窗外的雾气似乎也淡了一些,视野开阔了不少。

  黎哲收起手机,重新担当起导航的职责,指着前面的岔路口说:

  “高哥,往左边拐,然后一直直走就到村里了。”

  车子依言左转,驶上了一条相对狭窄但还算平整的乡村公路。

  两旁的景色从城市的楼宇变成了田野,空气也似乎清新了许多。

  暂时从“国家破产”和“历史赔款”的宏大叙事中抽离,黎哲的注意力回到了眼前的工作。

  各朝代的观众们也随着镜头的转换,将目光投向了这看似平凡,却可能藏着另一番天地的后世乡村。

  “....................”
  http://www.hlys.cc/37616/5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