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52

  透过门缝,刘海忠也瞧见了在院子里收拾东西的秦京如,自然明白这是什么地方。他心里清楚,自己找上门来,肯定惹得李进阳不高兴了。

  他赶紧上前推开许大茂,直接向李进阳恳求:“进阳,不怪大茂,是我求他带我来的。我家真出事了,不找你不行。”

  李进阳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单位出了大乱子,其他不管什么事,都算小事。

  “别急,先进屋,有话慢慢说。”

  他把两人带进客厅,等秦京如倒完茶,就让她先出去,这才问起具体情况。

  “说说吧,怎么回事?”

  刘海忠悲愤交加,一五一十把事情讲清楚。

  最后,他几乎带着哭腔哀求:“进阳,你借我一万块钱吧,我们家以后肯定还你。我还不上还有三个儿子,儿子还不上还有孙子,总之一定把钱给你还上。”

  “你救救光齐吧,要是拿不出钱,那些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

  李进阳听完,一时愣住了。

  嘴角微微抽动。

  借一万块钱?

  刘海忠还真敢开口。

  先不说他有没有一万块,就算有,也不可能借!

  真要借给他,万一被人捅出去,后面肯定惹来**烦。

  毕竟他才工作一年多,哪来这么多钱根本说不清楚。

  说不定什么时候这颗雷就炸了,把李进阳炸得粉身碎骨。

  李进阳斟酌了一下措辞,苦笑道:“刘师傅,这么多钱,我肯定也没有。咱们都是靠工资过日子的人,上哪去凑一万块?”

  “别说我,就算一些小资本家,也未必拿得出来。”

  希望彻底破灭。

  刘海忠失魂落魄地点了点头。

  李进阳已经是他认识的最有能力的人了,连他都拿不出,其他熟人更没指望。

  这下,真的完了。

  钱不够,光齐可咋办?

  几千块不是小数目,不管是津门布庄的经理,还是放债的人,都不会轻易罢休。

  到时候,刘光齐肯定要遭殃,明里暗里都躲不过去。

  “唉。”

  许大茂拍了拍老刘的肩膀,安慰道:“看开点儿吧,你横竖有三个儿子呢,就算没了一个,不还有俩嘛,没啥大不了的。”

  “要是心里实在过不去,不行回去让二大妈再给你生一个……”

  刘海忠脸色当场就变了。

  要不是在李进阳家,他非得揍许大茂一顿不可。

  这说的是人话吗?

  “咳!大茂!”李进阳瞪了许大茂一眼,让他别再多嘴。

  他想了想,又对刘海忠说道:“不过刘师傅,光齐虽然欠了不少钱,也不至于到要死要活的地步。”

  “要是在津门,咱们确实没办法,但他既然回了京城,看在你面子上,我肯定能保住他这条命。”

  李进阳给出了承诺。

  刘海忠眼里顿时有了光。

  他激动地拉住李进阳,声音发颤:“进阳,你说的是真的?”

  “你放心,要是你能救光齐一命,我老刘这辈子都欠你的,以后你说啥我都听……”

  “呵呵,别这么说,不至于。”

  “光齐年纪也不算大,还年轻,一时糊涂犯了错,总得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李进阳不动声色地抽回手,和气地笑道:“再说了,咱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这样吧,我今晚回四合院住,等晚上去你家一趟,问问光齐具体啥情况,再看看怎么处理合适。”

  刘海忠千恩万谢,这才依依不舍地告辞。

  走的时候,他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趟来虽然没借到钱,但李进阳答应保住大儿子的命,已经足够了。

  现在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光齐去坐几年牢,人总归能活着。

  从绸缎胡同出来,刘海忠去轧钢厂请了个假,直接就回家了。

  他得赶回家去张罗晚上的宴席。

  李进阳亲自上门帮忙解决问题,这顿饭必须安排得妥妥当当。

  ……

  “进阳,你答应老刘做什么?刘光齐那家伙不是什么好东西,管他是死是活,你根本不该掺和这事。”

  许大茂没跟着刘海忠一起离开,找了个借口留了下来。

  他跟李进阳的交情,自然比刘海忠深厚得多。

  在这儿他也毫不拘束,自己熟门熟路地从厨房翻出一碟花生米,拎了瓶酒就跟李进阳对酌起来。

  两人也有些日子没见了,正好趁此机会叙叙旧。

  刚坐下,许大茂就忍不住抱怨起来。

  李进阳摆摆手说:“你别操这个心,我自有打算。刘光齐无关紧要,但这是卖给老刘一个人情。现在跟老刘处好关系没坏处,过几年他大有用途,能护着咱们平安。”

  “不单是我,你也得多上心,勤往他那儿走动走动。听我的,准没错。”

  “来,走一个。”

  一杯酒下肚,许大茂把李进阳这番话牢牢记在心里。

  虽然他看不出来刘海忠这么个小食堂副主任能有多大本事护住他和李进阳。

  但李进阳的话总不会错,他地位高,接触的机密消息也更多。

  许大茂丢了个花生米进嘴里,透过窗户望着在外头忙活洗刷的秦京如,羡慕地说:

  “还是你会过日子。家里王秋白对你千依百顺,外头秦京如又这么体贴入微,可真会享受。”

  “哪像我家那位,别说我在外边找相好的了,就是身上沾点别的女人味儿,都得大闹一场!”

  李进阳点了根烟,随手又抛给许大茂一根。

  吐着烟圈摇头道:“小娥姐人挺不错的,你就知足吧。有个知冷知热的人陪了你这么多年,还图什么呢?”

  “女人多了反而麻烦。我这也是阴差阳错欠了情债,一时心软。要不然,肯定不会让京如这么没名没分地跟着我。”

  闲话了几句,李进阳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上。

  “给我说说,大王庄公社的水稻现在什么情况了?”

  “另外,楼半城走了也有些日子了,有没有捎信回来?那边发展得顺利吗?”

  短短一年时间,李进阳从二十四级的保卫科成员,一路升至十六级副处。

  这般晋升速度,即便放在四九城也极为罕见。更关键的是,他年纪尚轻,今年才刚满二十。

  二十岁的副处,说出去都令人咋舌。

  同龄人哪怕是大学生,也才刚踏入工作岗位。他却用一年时间,走完了别人十年的仕途。

  因此李进阳心里清楚,接下来想正常晋升,恐怕只能靠慢慢熬资历。

  否则,即便有王老爷子关照,也难免太过惹眼。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时候风头太盛,未必是好事。

  熬资历……

  想到这三个字,李进阳不由得轻叹。

  运气好的话,四年后能上十五级,八到十年熬到十四级。

  之后便是那道关键的大关卡,能在四十岁前跨过去,都算幸运。

  这样的晋升速度虽稳,潜力也足。

  若在后世,若没有系统,李进阳定会安分走好每一步。

  但现在不行。

  距离那场**,只剩三年时间。这三年,是他选定的晋升期。

  等到六六年风起时,他打算寻个清闲位置安稳不动,静待风平浪静。

  否则风起时爬得越高,风停后摔得越重。

  这么一算,李进阳想在改开后于重要部门拥有话语权,时间就相当紧迫了。

  因此,自年初系统给予那份极为幸运的奖励后,李进阳便开始了布局。

  他,要谋一份天大的功劳。

  大到足以将自己送上青云的功劳。

  有功劳傍身,爬得快些,旁人眼红也无话可说。

  而眼下,新种花家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

  有人或许会说是核武,也有人说是重工业。

  都对,却也都不全对。

  以历史的眼光回望这个年代,核武与重工业固然重要。

  前者能够消除北方巨熊与美洲雄鹰的觊觎,后者则能推动国家经济飞进,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实现民富国强。

  但在谋求发展之前,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确保人民能够活下去。

  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无数人因饥饿失去生命的1963年,粮食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这个时期,各界学者最关注的议题是:依照新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到九十年代乃至下个世纪,谁能养活这个拥有十亿以上人口的庞大国家?

  粮食问题,是新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其紧迫性甚至超过西方国家的威胁。

  正因如此,才有了从七十年代持续到二十一世纪、横跨数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

  由此可见,粮食问题让高层多么困扰。

  恰巧。

  实在是恰巧!

  年初时李进**气极佳,获得系统奖励的一百斤第三代杂交水稻种子。

  杂交种子的重要性……

  从年初安排许大茂寻找水田播种算起,现在第一季作物差不多该成熟了。

  许大茂听到李进阳询问种子情况,赶忙放下酒杯,惊叹道:

  进阳,我正想问你呢,你从哪儿弄来的水稻种子?你根本想象不到它有多神奇!

  咱们在大王庄种的那片田,都快成观光景点了,天天都有周边村民跑来围观。

  这段时间把我和老王紧张得都不敢回家,日夜守在田边,就怕被人偷偷收割......

  听到这里,李进阳悬着的心放下大半。

  他毕竟不擅长农事,再好的种子也需要经验丰富的农民才能种好。之前一直担心稍有闪失会导致种子出问题。

  许大茂这么说,看来事情进展顺利。

  请老农估算过了吗?什么时候能收割?亩产多少?李进阳急切地打断他的絮叨。

  许大茂得意地抿了口酒,他还是头回见李进阳这么紧张。

  你猜猜看?

  少卖关子!李进阳催促,到底多少?估算有没有六百斤?

  亩产六百斤,是李进阳心中的底线。

  他依稀记得在《新种花家五十年资料汇编》中看过,六十年代水稻平均亩产仅有两百斤左右。

  他要求不高,只要能让亩产翻上三倍,便是巨大的胜利。

  “嘿嘿,六百斤?”许大茂得意地说:“我说个数能吓着你——按老王头的估算,最少也有一千斤!”

  “进阳,你是没瞧见老王头算完产量那表情,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差点给我跪下,求我告诉他种子是从哪儿弄的,他也想去搞点。”

  呼——

  李进阳心里那根弦,一下子松了下来。

  他兴奋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http://www.hlys.cc/37865/2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