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象牙塔里的罪恶!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夜,深了。

  江城市纪委的大楼,像一头蛰伏在城市夜幕中的巨兽,只有寥寥几个窗口还亮着灯,林渊的办公室便是其中之一。

  赵凤年案卷宗的余温,仿佛还残留在指尖。那场惊心动魄的博弈虽然已经落幕,但它揭开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林渊兑换【正气之眼】后看到的那张由无数灰色丝线织成的“人情之网”,让他第一次对前方的道路,产生了一种深沉的无力感。

  对手不再是面目清晰的贪官污吏,而是一个无形无影、却又无处不在的体系。

  桌上的泡面已经凉透,面饼吸饱了水,涨得发白,散发着一股廉价而疲惫的气息。他没什么胃口,只是随手翻看着今天各处室汇总上来的工作简报,试图用这种枯燥的重复,来理清自己纷乱的思绪。

  信访室的日报足有十几页厚,记录着各种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捕风捉影的匿名举报,以及经年累月的缠访闹访。大部分的处理意见都是千篇一律的“转相关部门”、“建议走司法程序”、“待核实”。

  林渊的目光快速扫过,忽然,在一堆平平无奇的条目中,他的视线被一行小字钉住了。

  【受理编号:xF2023-0815。事由:江城大学博士生匿名举报其导师学术不端。处理意见:属学术纠纷,不属纪委管辖范围,建议转市教育局及江城大学校方处理。】

  很普通的一条记录,每年纪委都会收到好几起类似的举报,最终大多不了了之。

  但真正让林渊停下来的,是附在后面的邮件标题——《救救我,我不想死!——一个被窃取了梦想的博士生》。

  “不想死”。

  这三个字,像三根烧红的钢针,瞬间刺穿了林渊的瞳孔,也刺穿了报告上那层官样文章的冷漠外壳。

  他放下简报,拿起内线电话,直接拨给了信访室的值班室。

  “我是林渊。把编号xF2023-0815的原始邮件,立刻发到我的加密邮箱。”

  电话那头的值班人员显然愣了一下,没想到副书记会在凌晨时分,亲自过问一件即将被转走的“小事”,但还是立刻应承下来。

  几秒钟后,电脑发出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林渊点开邮件,屏幕的光映亮了他略显疲惫的脸。

  没有繁琐的格式,也没有激烈的言辞,那是一封用尽了所有力气,才维持住体面与逻辑的血泪控诉。

  “林书记,见信如晤。”

  “我叫秦峰,江城大学化学系,一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写下这封信时,我正坐在实验室冰冷的地板上,陪着我奋斗了一千多个日夜的反应釜,它还在嗡嗡作响,像是在为我哭泣。”

  “三年前,我满怀着对科学的憧憬,进入了张承安教授的课题组。张教授是国内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权威,是教科书上的人物,能成为他的学生,我曾以为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运。”

  “我的研究方向,是一种新型催化剂的合成。这条路很难,我失败了无数次,熬了无数个通宵。实验室的保安大叔都认识我,他总开玩笑说,我是住在实验室里的‘地缚灵’。去年冬天,我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合成出了目标催化剂,其实验数据,比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成果,还要优越至少百分之三十!”

  “那一刻,我抱着我的实验记录本,像个傻子一样,在空无一人的实验室里又哭又笑。我以为,我终于可以挺起胸膛,告诉所有人,我没有辜负这几年的青春。”

  “我将所有的实验数据、图谱和论文初稿,都交给了张教授。他当时非常激动,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他最得意的门生,说这个成果足以震惊整个学术界。”

  “然后,就是长达半年的沉寂。每次我问起论文的进展,他都以‘数据需要反复验证’、‘文章需要精心打磨’为由,让我耐心等待。我信了,我甚至还在为他的严谨而感动。”

  “直到上周,我在一本国际顶级期刊的预发表网站上,看到了一篇署名为张承安的论文。那篇论文的核心内容,那一张张熟悉的图谱,那一个个我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数据……全都是我的!只是,在作者那一栏,没有我的名字。在致谢部分,也没有。”

  “我的天,在那一刻,塌了。”

  读到这里,林渊的呼吸微微一滞。他能想象得到,一个年轻人发现自己被最尊敬的导师连皮带骨地吞掉所有心血时,那种从天堂坠入地狱的绝望。

  他接着往下看。

  “我拿着那篇论文的打印稿去质问他。我以为他会震惊,会愤怒,会说这是一个误会。可我错了。”

  “他就在他的办公室里,那间挂满了各种奖状和荣誉的办公室里,摘下眼镜,慢条斯理地擦了擦,然后平静地看着我,就像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他告诉我,我的研究,是在他的指导和启发下完成的,用的是他的经费,他的实验室。这个成果,理应属于课题组,属于他。他还说,年轻人不要太计较名利,能参与到这样重大的项目中,本身就是一种资历。”

  “我气得浑身发抖,我说我要去举报,要去学术委员会告他。他笑了,那是我见过最温和,也最残忍的笑容。”

  “他对我说:‘秦峰,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想想,没有我签字,你这博士学位,能拿到吗?你这几年的青春,就算彻底白费了。外面的人,只会说你读了七八年,连个博士都毕不了业,谁会相信你?’”

  “然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份文件,一份《科研成果及相关专利权转让协议》,让我签字。他说,只要我签了字,安安分分毕业,他可以推荐我去一家不错的企业。如果不签,后果自负。”

  “林书记,我看着那份协议,看着他那张道貌岸然的脸,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面对一个学者,而是一个强盗。他不仅抢走了我的成果,还要逼着我承认,我是自愿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他,还要对他说一声谢谢。”

  “我跑了出去,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实验室的。我看着这些冰冷的仪器,它们曾是我最好的伙伴,现在却像是在嘲笑我的天真。”

  “我没有签字,但我知道,我斗不过他。他是权威,是学阀,他有无数的光环,而我,只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抹掉的、微不足道的名字。”

  “我不知道该向谁求助,学校的申诉渠道,对他来说形同虚设。我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我看到纪委的举报邮箱,这是我最后的一根稻草。我不知道这封信会不会被看见,或许它也会像我的梦想一样,石沉大海。”

  “如果……如果连您这里也无法给我一个公道。我真的不知道,我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了。”

  “救救我。”

  邮件的最后,只有这三个字,和一长串空白。

  林渊缓缓地关掉了邮件,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那碗已经涨成一团浆糊的泡面,散发着令人作呕的甜腻气味。一股比饥饿感更强烈的、冰冷的火焰,在他的胃里升腾,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驱散了所有的疲惫。

  象牙塔里的罪恶。

  它不像陈光的贪婪那样赤裸,也不像赵凤年的暴戾那样凶狠。它穿着最体面的外衣,说着最文雅的语言,却用最卑劣的手段,行着最肮脏的勾当。

  这种“斯文”的恶,比任何直白的暴力,都更令人不寒而栗。

  林渊没有丝毫犹豫,将心神沉入系统。

  “张承安。”

  【天眼巡查系统】瞬间给出了反馈。

  【姓名:张承安】

  【职位:江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廉值:-60(中度腐败)】

  【官气(学术气运):浊气缠身,外有厚重“学术声望”金光包裹,极具迷惑性。】

  【简要说明:该目标长期利用导师职权,侵占学生科研成果,套取科研经费,并与部分药企存在不正当利益输送。】

  -60。

  这个数字,印证了秦峰信中的每一个字。

  林渊的眼神,冷得像冰。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直接拨给了信访室主任王斌。

  电话响了两声就接通了,王斌的声音带着几分刚从饭局上回来的油腻和疲惫。

  “喂,哪位?”

  “我是林渊。”

  “哎呦!林书记!”王斌的舌头瞬间捋直了,声音也变得恭敬起来,“这么晚了,您还没休息?有什么指示?”

  “老王,下午你们信访室日报里提到的,那封来自江城大学的举报邮件,你们是怎么处理的?”林渊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电话那头的王斌显然在飞快地回忆,过了几秒,他才“哦”了一声,用一种轻松平常的口吻回答道:“啊,林书记,您说那事啊。就是一个博士生跟导师闹矛盾,这种学术上的事,咱们纪委也不专业啊。按老规矩,我让他们明天一早就拟个函,转给市教育局和江城大学那边,让他们自己内部协调解决嘛。”

  王斌顿了顿,似乎怕林渊不了解情况,又好心地补充了一句:“林书记您是不知道,这种事每年都有好几起,都是些快毕业的年轻人,压力大,闹情绪,想不开。等过两天冷静下来,自己就想通了。咱们没必要为这点小事,去跟大学那边搞得不愉快,您说是不是?”

  林渊没有回答。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电话那头王斌轻松的、理所当然的语气。

  “小事”……“闹情绪”……“没必要搞得不愉快”……

  每一个词,都像一把小锤,轻轻地,却又无比清晰地,敲击在林渊的神经上。

  他想起了秦峰在信中那句——“或许它也会像我的梦想一样,石沉大海。”

  原来,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和绝望,就是这样,在“老规矩”和“和气”中,被轻描淡写地,定义为一件“小事”,然后悄无声息地沉入大海。

  电话那头,王斌没听到林渊的回应,有些不安地试探道:“林书记?您……还在听吗?”

  林渊依旧没有说话。

  他只是缓缓地抬起头,目光穿透了办公室的窗户,望向江城大学所在的方向。

  那里的夜空,漆黑一片。
  http://www.hlys.cc/37893/4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