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第一次接触,被“学术自由”挡了回来!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323章:第一次接触,被“学术自由”挡了回来!夜色深沉,地下车库的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林渊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冰冷的决意。电话接通了,石磊沉稳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像一块压舱石。
“书记。”
“老石,还在酒店?”
“在。秦建国情绪还是不稳定,我让小张留下陪着了。”
“辛苦了。”林渊没有多余的寒暄,声音平直得像一根拉紧的钢丝,“明早,你带两个人,去一趟江城大学。”
石磊在那头顿了顿,没有问为什么,只是应道:“好。以什么名义?需要准备什么?”
“什么都不用准备。”林渊靠在椅背上,目光穿透挡风玻璃,望向车库深处的黑暗,“就以市纪委的名义,去‘了解情况’。”
“了解情况?”石磊有些疑惑。
“对。”林渊的指尖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嗒嗒”声,“就说市委领导对秦峰同学的事件高度关注,纪委作为监督部门,有责任了解校方在学生管理、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是否存在疏漏,以协助校方完善工作,杜绝此类悲剧再次发生。姿态要放低,态度要诚恳,我们是去‘帮助’他们的。”
石磊在纪委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瞬间就品出了林渊话里的味道。这不是去调查,这是去递战书。而且是以一种对方无法拒绝,却又无比憋屈的方式。
“我明白了,书记。”石磊的声音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就是去看看他们怎么接招。”
“对,去看他们怎么接招。”林渊的嘴角,逸出一抹几不可闻的弧度,“温鸿图是只老狐狸,他不会亲自见你。出来挡驾的,八成还是医院里那个王建民。记住,无论他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要反驳,也不要争论。我们的目的,就是告诉他们——纪委,已经盯上江大了。”
“收到。”
挂断电话,林渊发动了汽车。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地库的死寂,两道雪亮的光柱刺破黑暗,车子平稳地驶出,汇入城市的夜色长河。
他知道,明天石磊必然会无功而返。但这一步,必须走。这叫“打草惊蛇”,更是“投石问路”。他要让温鸿图那座看似固若金汤的“学术帝国”,感受到第一丝来自外部的震动。
……
翌日,江城大学。
秋日的阳光温和地洒在校园里,给那些充满了年代感的苏式建筑和新建的现代化楼宇都镀上了一层金边。银杏叶黄得透亮,在微风中簌簌作响。穿着各色服装的年轻学子们三三两两地走在林荫道上,脸上洋溢着青春与朝气,讨论着论文、社团和未来的梦想。
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美好,充满了知识的芬芳和理想的光辉。
一辆黑色的帕萨特,在行政楼前缓缓停下。车门打开,石磊带着两名年轻的纪委干部走了下来。他今天没穿那身洗得发白的旧夹克,而是换上了一套合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显得异常精神,眼神锐利如鹰。
他抬头看了一眼面前这栋庄严肃穆的行政大楼,这里,就是江城大学的权力中枢。
校办主任王建民,早已等在了大厅门口。
和昨夜在医院时的慌乱与狼狈不同,今天的王建民,又恢复了那副斯文儒雅、八面玲珑的模样。他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带着一丝沉痛的微笑,主动迎了上来。
“石主任,辛苦你们了,还专程跑一趟。”王建民热情地伸出双手,紧紧握住石磊的手,“我们代表学校,对市纪委的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石磊不动声色地抽回手,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王主任客气了。秦峰同学的事情,影响很坏,市委钱书记亲自做了批示,要求我们纪委同志过来了解一下情况,协助校方做好善后和反思工作。”
他直接把钱振华搬了出来,就是要给对方施加压力。
“是是是,我们深刻反省,辜负了市委领导的期望。”王建民的姿态放得极低,一边引着石磊往会客室走,一边痛心疾首地说道,“秦峰同学是我们学校非常优秀的人才,发生这样的事,我们校领导,特别是温校长,一整夜都没合眼,心痛啊!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项工作组,一定会把后续的安抚、治疗工作做到最好,给学生家属一个满意的交代。”
他绝口不提事件的原因,只谈“善后”,滴水不漏。
会客室里,茶水很快被端了上来,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彼此的表情。
石磊开门见山:“王主任,我们今天来,主要是想了解两个方面的情况。第一,秦峰同学在坠楼前,有没有向学校的有关部门或领导,反映过他和他导师张承安教授之间的一些问题?第二,学校对于教授、博导这一级别的师德师风,有没有一个常态化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这两个问题,如两把手术刀,直指要害。
王建民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这个动作让他有了几秒钟的缓冲时间。他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石主任,您提的这两个问题,非常专业,也确实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他先是肯定了石磊,随即话锋一转,“关于第一个问题,经过我们连夜的排查,秦峰同学性格比较内向,并未通过正式渠道,向学校反映过任何与导师的矛盾。当然,这可能也反映了我们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不足,我们会立刻改进。”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江城大学作为省内领先的学术殿堂,一直都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但是呢……”
王建民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起来:“石主任,您是纪检战线的老同志,应该比我更懂‘规矩’。学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科研探讨,很多时候都属于学术范畴内的内部事务。如果行政力量过多地介入,甚至用纪律审查的尺子去衡量学术分歧,那就会产生一个很危险的先例。”
他终于亮出了自己的武器。
“我们常说,要保护‘学术自由’。”王建民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理”意味,“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就是因为它是一片思想可以自由碰撞的净土。如果教授们在指导学生时,还要担心会不会因为言辞严厉、要求严格,就被扣上‘师德败坏’的帽子,那以后谁还敢真心实意地带学生?谁还敢在学术上坚持原则?”
石磊静静地听着,心里冷笑。好一个“学术自由”,好一个“思想净土”。这个词,从王建民这种人的嘴里说出来,简直是对这两个字最大的侮辱。
但他记着林渊的嘱咐,没有反驳,只是点了点头:“王主任说得有道理。不过,我们这次来,也并非是要干涉贵校的学术自由,只是履行纪委的监督职责,确保在制度层面没有漏洞。”
“我明白,我完全理解纪委同志们的一片苦心。”王建民立刻顺着台阶下,脸上的笑容也真诚了几分,“所以,温校长的意思也是这样。关于学校内部的管理问题,我们欢迎纪委的指导,但具体的学术问题、师生矛盾,还是应该由我们学校内部的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据大学的章程来处理。这叫‘内部问题内部解决’,也符合教育部一贯倡导的大学自治精神。您说对吗,石主任?”
一顶又一顶的大帽子扣下来,从“学术自由”到“大学自治”,每一顶都闪烁着“政治正确”的光辉。
石磊知道,今天的谈话,到此为止了。对方已经用最“斯文”、最“讲道理”的方式,在江城大学的门口,立起了一块“纪委止步”的牌子。
他站起身,伸出手:“感谢王主任今天坦诚的交流。我们纪委的意见,也会整理成书面材料,递交给贵校。希望校方能尽快查明真相,给学生、给家属,也给社会一个交代。”
“一定,一定!我们一定会的!”王建民也站起身,再次热情地握住石磊的手,仿佛两人刚刚进行了一场亲切友好的会谈。
送走石磊一行,王建民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沉。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立刻拨通了一个内部专线。
“校长,他们来过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带着久居上位的从容。
“怎么样?”
“和您预料的一样。带队的是个老纪检,叫石磊,很沉得住气。我按您的意思,用‘学术自由’和‘内部解决’的原则,把他们挡回去了。”
“嗯。”电话那头的声音听不出喜怒,“那个姓林的年轻人,没来?”
“没有。就来了三个人,级别最高的也就是这个石磊。”
“呵呵。”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笑,带着一丝不易察可的轻蔑,“看来,他还是太年轻了,以为派个老兵过来,就能敲开大学的门?他不懂,这里的规则,和外面不一样。”
“那我们接下来……”
“什么都不用做。”温鸿图的声音恢复了平静,“让他们去折腾。把所有账目都再过一遍,确保天衣无缝。另外,通知宏远建筑的张总,让他最近出国旅旅游,避避风头。这个林渊,蹦跶不了几天。舆论的压力,很快就会让他明白,有些地方,不是他一个纪委副书记能撒野的。”
……
市纪委,林渊的办公室。
石磊将一天的经历,原原本本地作了汇报,连王建民的每一个表情,说的每一句话,都复述得清清楚楚。
林渊静静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这一切,都在他的剧本之中。
“他们关上了大门,还挂上了一块‘学术自由’的牌子,对吗?”林渊看着石磊,问道。
“是的,书记。”石磊有些不甘,“这帮读书人,玩起心眼来,比赵凤年那种莽夫难对付多了。软硬不吃,还满嘴的大道理。”
“这不正好吗?”林渊却笑了。
石磊一愣:“书记,您的意思是?”
林渊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辆。
“他们越是拼命地想把我们挡在门外,就越说明,这扇门背后,藏着他们最害怕我们看到的东西。”
他的目光转向办公桌上那份刚刚从市住建局调来的、关于江城大学近五年所有基建工程的招标备案目录。目录很厚,记录着数十个项目,涉及的总金额,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们以为关上了门,我们就进不去了。”
林渊走回桌边,修长的手指在那份厚厚的目录上轻轻一点,落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名字上——“宏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可他们忘了,再坚固的城堡,也是一砖一瓦砌起来的。”他抬起头,看着石磊,眼中闪烁着一种猎人发现猎物踪迹时的光芒,“老石,既然正门不让进,那我们就去拆他的墙。”
http://www.hlys.cc/37893/4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