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 >第326章 新的挑战,对手是“知识”和“声望”!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26章 新的挑战,对手是“知识”和“声望”!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326章:新的挑战,对手是“知识”和“声望”!

  凌晨四点的江城,像一头沉睡的巨兽,只有零星的路灯,是它未曾闭合的眼。

  林渊办公室里的烟灰缸,已经满了。

  他没有抽烟的习惯,但今夜,他需要尼古丁带来的那种短暂的、虚假的镇定。

  桌上的台灯,将他的身影长长地投在背后的墙壁上,像一尊沉默的雕塑。那张写着“温鸿图”的A4纸,已经被他用各种线条和标注画得满满当当,像一张复杂而诡异的星图。

  耿鸿霞。

  温鸿图的小姨子。

  这个发现带来的那股混杂着愤怒与兴奋的火焰,在几个小时的冷静思考后,已经渐渐冷却,沉淀为一块更重、更冷的铁。

  他原以为自己抓住了温鸿图的尾巴,但现在,他感觉自己只是抓到了一条毒蛇蜕下的皮。

  这张皮,看上去证据确凿,但蛇,早已金蝉脱壳。

  石磊在凌晨两点回过一次电话,声音里是初次交锋的挫败。

  “书记,这个耿鸿霞,有问题。”

  “十几年前,宏远建筑成立后不到半年,她就把所有股份都转让了出去,接手的是一个叫张卫的,查不到太多背景。然后,耿鸿霞就以‘家庭团聚’的名义,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出入境记录显示,她这十几年,一次都没回来过。”

  石磊的声音带着一股火气:“这他妈的,线索到这就断了!人跑到国外,银行账户肯定也换了,我们鞭长莫及!”

  林渊当时只是平静地回了一句:“知道了,继续查那个张卫,查他祖宗十八代。”

  挂了电话,他便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温鸿图,这只老狐狸,比他想象的还要谨慎,还要滴水不漏。

  十几年前,在宏远建筑这颗棋子刚刚落下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所有的退路。耿鸿霞只是一个一次性的“白手套”,用完即弃,远走高飞,将所有的直接联系都彻底斩断在国境线之外。

  现在,林渊就算把这份十几年前的工商注册资料甩在温鸿图脸上,对方会怎么样?

  他甚至能想象出温鸿图那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他会震惊,会愤怒,会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义正辞严地表示自己“治家不严”,对亲戚的违法行为“毫不知情”,并“坚决支持”有关部门彻查到底。

  他甚至会主动要求纪委严查自己,以证清白。

  然后呢?

  然后,所有的舆论都会同情这位“被家人拖累”的着名教育家。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那个远在加拿大的耿鸿霞,和一个叫张卫的、不知所谓的“商人”。

  至于温鸿图本人?他会在这场风波中,毫发无伤,甚至因为“大义灭亲”的姿态,收获更多的赞誉,头顶那顶金色的华盖,会因此而更加璀璨。

  而林渊,则会变成一个为了政绩,不惜用陈年旧事去攻击一位德高望重学者的“酷吏”。

  林渊的指尖,在那张画满线条的纸上轻轻划过。

  他终于深刻地理解了,这一次的对手,和以往所有的贪官,都有着本质的不同。

  陈光、赵凤年之流,他们的武器是“权力”,是赤裸裸的强权。对付他们,只需要找到比他们更强的权力,用更硬的证据,就能将他们一击致命。

  但温鸿图的武器,不是权力。

  或者说,权力只是他武器库中最不起眼的一件。

  他真正的武器,是“知识”和“声望”。

  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将自己塑造成了一座丰碑,一个符号。他是教育改革的先锋,是学界的泰斗,是无数青年学子敬仰的偶像。他的名字,与“进步”、“正直”、“智慧”这些词汇,深度绑定。

  他的这身“知识”与“声“望”铸就的铠甲,比赵凤年身边的所有保镖加起来,都更难对付。

  这层铠甲,能反弹伤害,能扭曲事实,甚至能将攻击者本身,置于千夫所指的境地。

  林渊意识到,要扳倒温鸿图,靠一两件“铁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这座丰碑面前,任何证据都会显得渺小,甚至可能被解读为“诬陷”。

  他必须做的是……挖掉这座丰碑的基座。

  他必须向世人证明,这座看似光芒万丈的丰碑,其内部早已被蛀空,它的每一块砖石,都浸透了无辜者的血泪。

  他需要的,不是一份让温鸿图无法辩驳的法律证据。

  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彻底摧毁温鸿图“人设”的、完整的故事。

  一个关于“窃贼”如何伪装成“学者”,“屠夫”如何扮演成“园丁”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必须有被剽窃的成果,有被逼疯的学生,有被侵吞的公款,有被威胁的家人……只有将这些碎片全都拼接起来,形成一幅触目惊心的完整画卷,才能让那顶辉煌的“华盖”轰然崩塌,露出其下那片腐臭的沼泽。

  想到这里,林渊的思路豁然开朗。

  他掐灭了烟头,将那张画满了的A4纸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然后,他拿出一张新的白纸,在上面写下了两个词。

  “金钱。”

  “人心。”

  金钱,是宏远建筑这条线。这是帝国的经济基础,必须一查到底,挖出它与温鸿图之间最隐秘的资金往来。耿鸿霞跑了,但钱不会跑。十几亿的工程款,不可能凭空消失。

  人心,则是江城大学这条线。秦峰的悲剧,绝不是孤例。在温鸿图的“学术帝国”里,一定还有更多被压迫、被剥削的师生。他们心中的怨气和恐惧,就是足以引爆整座帝国的火药。

  两条线,必须同时进行。

  用查账的“铁锤”,去敲碎帝国的经济支柱。

  用攻心的“火焰”,去点燃帝国的反抗怒潮。

  林渊拿起笔,在“人心”那个词下面,又写了三个字——“吹哨人”。

  是的,他需要一个“吹哨人”。

  一个来自江城大学内部的、有足够分量和勇气的人。

  这个人,必须对温鸿图的腐败体系有足够深入的了解,手中掌握着外人无法触及的内部证据。

  这个人,还必须对这所大学怀有深厚的感情,对温鸿图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以至于愿意冒着身败名裂、甚至生命危险的代价,站出来,吹响那石破天惊的第一声哨响。

  这样的人,存在吗?

  林渊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慧眼识珠】这个技能,他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它不像【天眼】那样能直接看到罪恶,也不像【官威光环】那样能立刻改变局势。它更像一个被动技能,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

  而现在,他需要这个技能,帮他在江城大学数千名教职工的庞大名单里,找到那根最正直、也最坚硬的“顶梁柱”。

  “系统,以江城大学为范围,检索清廉值高于 80的教职工。”

  这个指令发出后,系统并没有立刻给出回应。似乎正在进行一场极其庞大而复杂的数据筛选。

  林渊也不着急,他静静地等待着。

  他知道,这就像在深海里垂钓,你不知道会钓上来什么,甚至不知道水下有没有鱼。但这根钓竿,他必须抛下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开始泛起一丝鱼肚白。

  就在林渊以为这次检索会失败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终于跳出了一个名字。

  一个让他感到有些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名字。

  【姓名:方敬儒】

  【单位:江城大学校史馆】

  【职位:研究员】

  【清廉值: 88(风骨犹存)】

  【人物简评:原历史系主任,国内知名宋史专家。因在校务会议上,公开反对温鸿图提出的‘大学城商业化开发’方案,并直指其‘名为发展,实为圈钱’,而被连降三级,从核心院系领导岗位,调至校史馆看管故纸堆,已坐了五年冷板凳。此人性格刚直,嫉恶如仇,但心灰意冷,已不问世事。】

  方敬儒。

  林渊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

  他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倔强老人的身影。在满是趋炎附势之徒的会议上,他独自一人,拍案而起,怒斥着那位如日中天的校长。

  然后,被一脚踢进了历史的尘埃里,与那些泛黄的档案为伴。

  清廉值 88,风骨犹存。

  心灰意冷,不问世事。

  林渊的嘴角,慢慢勾起了一抹弧度。

  他要找的,就是这样的人。

  只有真正爱过,才会因失望而心死。

  也只有这样一颗死去的心,才最有可能,被复仇的火焰,重新点燃。

  他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时间,清晨五点半。

  他没有打给石磊,而是找到了另一个号码,拨了出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一个慵懒中带着一丝警惕的女声传来。

  “谁啊?这么早。”

  是市电视台的王牌记者,苏晚晴。上次清风河污染案,两人有过合作,也算是不打不相识。

  “苏记者,是我,林渊。”

  电话那头的苏晚晴明显清醒了一下,语气里多了几分职业性的敏锐:“林书记?有大新闻?”

  “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大。”林渊看着窗外那轮即将喷薄而出的朝阳,声音平静而有力,“我想请你帮个忙,找一个人的资料。江城大学,方敬儒教授。我需要他所有的公开采访、发表过的文章,以及……所有关于他当年为什么被贬去看守校史馆的传闻。”

  苏晚晴在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在评估这个新闻的价值和风险。

  “林书记,你知不知道,你在碰一个马蜂窝?”

  “我知道。”林渊笑了笑,“所以,我才需要一个最会捅马蜂窝的人来帮忙。”

  电话那头,传来苏晚晴的一声轻笑,带着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

  “成交。不过,独家。”

  “独家。”

  挂断电话,林渊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

  清晨的冷风瞬间涌了进来,吹散了满室的烟味,也吹散了他一夜未眠的疲惫。

  朝阳的光芒,正从地平线的尽头刺出,将天边的云层染成一片壮丽的金色。

  温鸿图,你的帝国,将从今天起,迎来第一缕……不属于你的阳光。
  http://www.hlys.cc/37893/4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