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课堂的寂静与掌声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顾靖泽白今夏
都市无敌战神
下堂王妃要休夫
龙王医婿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在古早狗血文里兴风作浪
退婚后,我竟查出肚子里有四胞胎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
阴气撩人:鬼夫夜来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周一的语文课,气氛与往常并无不同。阳光依旧斜照,粉笔灰仍在空气中懒洋洋地漂浮。王老师抱着厚厚一摞作文本走进教室,将它们放在讲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不少同学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等待着例行的点评,或许还有对几篇“范文”的朗读——通常那意味着结构工整、辞藻华丽,但也难免有些千篇一律。苏晓光坐在座位上,手心微微出汗。她交上去的与其说是一篇作文,不如说是她剖开的一部分心脏。她不知道王老师会如何评价,更不知道当那些深藏心底的话语被公开朗读时,会引来怎样的反应。她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决绝的坦然。她写了她想写的,说了她该说的,为了张老师,她不在乎其他。
王老师扶了扶厚厚的眼镜,开始例行公事般地总结这次作文的情况:“同学们这次写《一盏灯》,整体来看,审题还是准确的。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结构完整,中心明确。有的同学写父母之爱,情感真挚;有的同学写理想之光,立意较高……”
他的语调平铺直叙,像在念一份工作报告。直到他的手指划过那摞作文本,停在了其中一本上。他拿起那本封面有些卷边的本子,翻看了一下,似乎在确认什么。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麻雀啁啾声。
“不过,”王老师的话锋微微一顿,目光透过镜片扫过全班,最后在苏晓光的脸上短暂停留了一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今天,我想给大家读一篇……不太一样的作文。它的结构或许不算最精巧,有些地方甚至过于直白,但是……”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最终说道:“但是,它的情感非常真挚,是老师批改过程中,为数不多能被打动的文章。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苏晓光同学的《一盏灯》。”
晓光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教室里响起几声细微的窃窃私语,很快又归于平静。所有目光,好奇的、探究的、不以为然的,都投向了讲台。
王老师清了清嗓子,开始用他那带着口音、并不算悦耳,但此刻却异常清晰的嗓音,朗读起来:
“……在我心里,有一盏最亮最温暖的灯,那就是我的张老师。”
开篇第一句,平静而坚定,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一些同学交换着眼神,似乎有些意外这个开头如此直接,甚至显得有些“普通”。
王老师继续读着,语调平稳。当他读到“张老师用一个善意的谎言,不仅给了我身体所需的营养,更小心翼翼地守护了一个孩子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时,教室里原本细微的骚动渐渐平息了。有几个家里条件也不太好的同学,默默低下了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课本的边缘。
当读到晓光描述看到大舅扛水泥的背影感到心碎和难堪,而张老师告诉她“你大舅肩上扛起的,不是一个麻袋,是一个家的责任和担当……那恰恰是世界上最笔直、最值得骄傲的脊梁”时,教室里变得异常安静。落针可闻。几个男生的嘴唇紧紧抿着,眼神里有什么东西在闪动。他们或许也想起了自己父辈在工地、在田间劳作的,同样布满汗水和尘土的背影。张老师那番话,不仅仅是对晓光说的,也像一道光,照进了他们内心某些羞于启齿的角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理解和力量。
王老师的朗读没有停。他读到了晓光在知识海洋里迷航,张老师如何在台灯下一次次为她点亮航标;读到了晓光自称是“没爹没娘”的孩子(读到这里时,王老师的声音几不可闻地哽了一下),是张老师用知识和爱填补了她内心的空缺,照亮了她灰扑扑的前路……
情感在字句间累积,无声地渗透进每一个倾听者的心里。许多同学的眼圈开始泛红。他们想起了张老师耐心纠正自己指法的样子,想起了她批改作业时专注的神情,想起了她偶尔在走廊上遇到时,那温和的、带着鼓励的微笑。那些曾经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点点滴滴,此刻在晓光饱含血泪的笔触下,被重新赋予了沉重而温暖的分量。
然而,真正让所有人心脏紧缩、呼吸停滞的,是接下来的段落。
王老师的语调依旧尽力维持着平稳,但语速不自觉地放慢了,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力敲击在人们的心上:
“可是现在,我听到有人在说您的坏话,说您这不好,那不好!他们用最恶意的猜测,来诋毁您的善良;用最肮脏的语言,来玷污您的纯洁!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世界上最好的人!但我只知道,在我苏晓光这里,在我这个被您用知识和爱心一点点照亮生命的孩子心里,您是这世界上最好、最好的人!”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仿佛连窗外的麻雀都停止了鸣叫。空气凝固了,时间也仿佛停滞。每个同学都屏住了呼吸,教室里只能听到王老师因为激动而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以及某些女同学极力压抑的、细微的抽泣声。关于张老师的流言,或多或少,或清晰或模糊,他们都曾听闻。有些人在背后好奇地议论过,有些人曾投去异样的目光,有些人则选择了沉默。但在此刻,在这篇用最真挚的情感写就的作文面前,那些流言显得如此苍白、如此卑劣、如此不堪一击!晓光那几乎是嘶喊出来的辩护,像一把利剑,劈开了所有蒙昧和偏见,直指人心最柔软的深处。
王老师深吸了一口气,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读完了最后一段,那如同誓言般的结尾:
“张老师,您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最明亮的那盏灯!无论别人说什么,无论外面的风雨有多大,您在我苏晓光的心里,永远——光芒万丈!”
最后一个字落下。
王老师合上了作文本,教室里依旧是一片深沉的、仿佛酝酿着风暴的寂静。足足有三四秒钟,没有任何声音。
然后——
不知是谁带头,轻轻的,拍了一下手掌。
紧接着,第二下,第三下……如同零星的火花。
瞬间,这火花引燃了干柴!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爆发!不再是礼节性的、敷衍的掌声,而是充满了激动、感动、敬佩和某种宣泄般情绪的、热烈到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掌声!
许多同学一边用力地拍着手,一边任由泪水肆意流淌。女孩子们哭得肩膀耸动,男孩子们也红着眼圈,毫不吝啬地贡献着自己最响亮的掌声。这掌声,是为晓光那赤诚无畏的勇敢,更是为张老师那从未被流言玷污的、在他们心中始终光芒万丈的形象!
也就在这时,不知是谁最先注意到,教室后门的位置,不知何时,静静地站着一个身影。
是张玉芬。
她似乎是路过,或许是想来找王老师商量什么事情。但此刻,她就像被钉在了原地,一只手还扶着门框,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显然,她听到了,听到了王老师朗读的绝大部分内容,听到了那最后震撼人心的掌声。
她站在那里,看着教室里那一张张挂满泪水却用力鼓掌的、无比纯净的脸庞,看着讲台上那本合上的、却仿佛仍在散发着灼热温度的作文本,最后,她的目光越过所有人,落在了那个坐在靠窗位置、同样泪流满面却挺直了脊背的女孩——苏晓光身上。
所有的坚强,所有的隐忍,所有在漫漫长夜里独自吞咽的委屈和苦楚,在这一刻,被这真挚如利剑、温暖如春阳的情感,彻底击溃。
两行滚烫的泪水,毫无预兆地从张玉芬深陷的眼窝中汹涌而出,顺着她苍白消瘦的脸颊,肆无忌惮地滑落。她没有抬手去擦,只是任由它们流淌,仿佛要冲刷掉所有附着在她身上的污浊与尘埃。
她站在那雷鸣般的、为她而响起的掌声里,站在孩子们纯净无瑕的目光中,泣不成声。
这一刻,那些恶毒的流言,那些无形的压力,那些曾经让她几乎窒息的冰冷恶意,仿佛都被这真挚的情感、这热烈的掌声、这滚烫的泪水,彻底击得粉碎,消散无形。
光,终究照亮了的地方。
http://www.hlys.cc/38084/4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