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周老先生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北极星要动我们的根基,”顾听晚清凌凌的声音在寂静的休息室中响起,“我们必须先他们一步掌握整个供应链的资源。”

  云翼科技cEo点头表示赞同,“的确,北极星开发研究我们的系统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被他们掌握原材料,那我们就危险了。”

  显示屏中,顾伊的影像微微欠身,“小姐,我这边和瑞士SRb工坊的初步接触已经展开,预计需要两周完成尽职调查。”

  纳米导电纤维,是经络监测系统最核心的传感器材料,其中SRb工坊的产品信噪比最优,最适合捕捉人体微电流。

  “先支付意向金锁定排他谈判权。”

  顾听晚指尖轻点供应链图谱,“最重要的是竞业协议条款,这个必须谈妥。”

  她又转向魔都大学的李教授,“李教授,劳烦您的团队这周内在《先进材料》发表石墨烯-蚕丝复合材料的性能报告。”

  “我们要先声夺人,通过学术渠道向市场释放替代方案,降低北极星对原有材料的估值。”

  李教授点头,“审稿流程大约需要十天,正好打时间差。”

  “张总明天就飞南非,”顾听晚继续部署,“先签意向协议,把矿产能锁定。违约金条款要设计得巧妙些,既要有约束力,又不能显得太刻意。”

  云翼cEo会意:“我带上法律顾问同行,争取一周内敲定框架协议。”

  另一边,研发组长主动请示,“专利申报需要立即启动吗?”

  “先准备材料,”顾听晚唇角微扬,“等北极星开始行动后再提交,让他们拿到的是过时情报。”

  研讨会结束后的第三天,顾听晚正在书房里整理着与几位国手交流的心得。

  书房的大门被猛的推开,公孙沐巍步履匆匆,语气里是罕见的凝重与急促,“听晚,准备一下,随我去个地方。有一位老领导,情况很不好。”

  京城,西山,一处戒备森严却不显山露水的院落。

  车子穿过层层岗哨,最终停在一栋古朴雅致的二层小楼前。

  顾听晚和公孙沐巍在身着西装的理事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客厅。

  客厅被临时改成了会诊室,里面汇聚了华国医学界真正的泰山北斗。

  气氛压抑得如同凝结的冰。

  无论是西医领域的权威,还是中医世家的掌舵人,此刻个个都眉头紧锁,低声交换着意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能为力的焦灼。

  “进行性神经肌肉萎缩伴多脏器衰竭……病因不明,进展太快了。”

  “所有支持手段都上了,效果甚微。”

  “或许,只能尽量减轻痛苦,维持……”

  一种无力感在无声蔓延。躺

  在里间病床上的周老先生,曾是推动国家科技与安全战略的巨擘,他的健康牵动着无数神经。

  公孙沐巍带着顾听晚进来时,不可避免地吸引了所有目光。

  对于顾听晚,参与过研讨会的人都略有耳闻。

  公孙大师的关门弟子,备受看重的优秀晚辈,在前几天的演示中展现过不凡的见解。

  但是,“有天赋的年轻人”和“有资格参与这种级别会诊”之间,隔着天堑。

  几位老专家看到她,眼中闪过诧异,随即是毫不掩饰的怀疑。

  如此年轻的面孔,出现在这里,本身就显得突兀。若非看在公孙沐巍的面子上,恐怕早已有人出声质疑。

  “公孙先生,您来了。”一位面容憔悴、但眼神锐利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

  他是病者的长子,姓周,在政界地位不凡。“各位专家已经讨论了好几轮,唉……”

  公孙沐巍沉声道:“周部长,我先去看看老先生。”

  病房内,一位清瘦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双目紧闭,呼吸微弱而急促,面色是一种不祥的青灰色,仿佛生命力正从他体内一点点流逝。

  他的病历显示,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进行性神经肌肉萎缩伴多脏器衰竭”。

  病因不明,病程极快,现代医学的各种手段几乎都尝试过,只能勉强维持,却无法遏制其恶化。

  公孙沐巍仔细检查了病人情况,面色沉重地回到客厅,会诊再次开始。

  顶尖的神经内科专家、免疫学教授、资深中医大家……每一位都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最终却都绕回原点——

  病因不明,靶点不清,目前只能采取保守支持治疗,争取时间。

  “几年前,我在西南边陲遇到过一例类似的病人。”公孙沐巍缓缓开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当时我以九转回阳针渡穴,辅以‘还阳续命汤’,强行激发其元气,也仅仅为他延寿三年。最终,病人还是因心肺功能彻底衰竭而去。”

  “此症诡谲,似非寻常药石能医,关键在于唤醒体内沉寂的生机。可惜,我穷究古籍,但始终未能找到彻底逆转之法。”

  连公孙大师都曾失手,众人心情更沉。

  就在这时,顾听晚清越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压抑的沉默,“公孙老师,各位前辈,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瞬间,所有带着审视、疑惑,甚至些许不悦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一位心直口快的老专家忍不住开口:“小姑娘,这里不是课堂,周老的情况经不起任何闪失和臆测。”

  语气中的不信任十分明显。

  顾听晚面对质疑,神色依旧从容,“正因情况危急,才更需要新的思路。”

  她微微躬身,态度谦逊却不容忽视,“九转回阳针至刚至阳,若强行激发衰败之躯的元气,恐如烈火烹油,虽能暂缓一时,却可能加速根本的崩坏。”

  顾听晚接触医学的时间虽然还不到一年,但凭借系统赋予的【过目不忘】和【基础医学精通】,以及公孙沐巍的倾囊相授,顾听晚的医学底蕴早已远超同龄人。

  瞬间,所有带着质疑与审视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顾听晚身上。

  即便她在研讨会上表现亮眼,此刻质疑前辈定下的针法,仍显得过于大胆。

  一位专家不悦道:“那依你之见,当如何?若无猛药,如何逆转这般沉疴?”

  顾听晚不慌不忙,目光清澈地看向公孙沐巍,“老师,学生以为,或可采取‘刚柔并济,中西合参’之法。”

  “依旧以金针为核心,但针路稍作调整,从‘强行激发’转为‘引导疏通’,重在打通关键经络节点,重建体内能量循环的路径。”

  “同时,在施针过程中及之后,配合使用经过特殊调制的中药离子导入仪,将活血通络、滋养脏腑的药剂通过物理手段直接作用于相应腧穴和深层肌肉。”

  “这既能辅助金针疏通之效,又能温和而持续地补充被激发的元气所需养分,形成良性循环。”
  http://www.hlys.cc/38148/2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