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烙印枷锁与微光初绽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秩序烙印”如同一道无形却无比沉重的枷锁,牢牢铐在了“回音壁垒”的每一个角落,更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与网络深度绑定者的意识深处。那种被至高无上的、冰冷的目光时刻“注视”的感觉,足以让最坚强的战士感到窒息。营地内往日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蓬勃发展的朝气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仿佛在玻璃缸中等待观察的沉闷。

  苏安安尝试调动奥罗拉能量,试图像往常一样滋养网络和同伴。翠绿的光华依旧流淌,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能量流动的“上限”被锁死了。任何试图超越某个无形阈值的能量输出,都会引动烙印中那股冰冷的“秩序”力量,强行将躁动的能量抚平、压制,回归到一种死水微澜般的“稳定”状态。这感觉就像戴着镣铐跳舞,每一个大幅度的动作都会被冰冷的锁链无情拉回。

  “不行……网络的扩张几乎停滞了,”苏安安收回手,脸上带着疲惫和无奈,“新生的信息节点无法有效连接,原有的连接强度也在被这股力量缓慢‘固化’,失去了应有的活性和适应性。”

  小树依偎在她身边,光辉暗澹。作为信息协调中枢,它对这种束缚的感受最为直接。它传递来的信息流充满了滞涩感,仿佛原本清澈流动的溪水被混入了粘稠的胶质,每一次信息交互都比以往困难数倍,而且它能感觉到,任何试图“创新”或“变异”的信息模式,都会引来烙印力量的重点关注和压制。

  “我们……被‘修剪’了。”小树的信息带着委屈和恐惧。

  王小帅醒了过来,但精神萎靡,变量视界无法再次开启。那不仅仅是精神透支,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屏障隔绝了他与高维信息层面的联系。“就像……就像被管理员封了号,权限被限制了。”他苦笑着比喻,试图用玩世不恭掩饰内心的无力。他甚至能隐约感觉到,自己脑海中那些天马行空的、关于多种可能性的思维火花,都变得迟钝了许多。

  石磊和伊森组织的防御巡逻依旧在进行,但所有人都明白,这种物理层面的警戒,在“守墓人”那种存在面前毫无意义。他们的敌人不再是可见的怪物,而是无形的规则和悬顶的命运。

  诺拉和泽拉则投入了全部精力,试图分析“秩序烙印”的运行机制和那个所谓的“抹除阈值”。

  “烙印的能量结构……无法解析,其复杂度远超我们的技术层级。”泽拉的虚拟影像周围数据流疯狂涌动,但最终都归于无奈的平静,“它更像是一种……‘法则’的体现,而非单纯的技术造物。我们目前唯一能确定的,是它对大规模、高能级、尤其是‘混沌’性质的信息活动反应最为剧烈。”

  “逻辑风暴是绝对的红线。”诺拉总结道,脸色凝重,“任何类似性质的、可能引动静滞海‘涟漪’的行为,都会导致立刻的‘绝对静滞’。其次,网络的整体活性必须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不能有爆发性增长,不能有颠覆性的结构变革。它要的,是一种……‘可控的、缓慢衰败的标本’。”

  缓慢衰败的标本……这个结论让所有人的心都沉入了谷底。不能快速发展,就意味着无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威胁(无论是《新时代》内部的,还是可能来自静滞海之外的),最终的结果,要么是在某次无法抵抗的危机中覆灭,要么就是在漫长的“观察”中,如同被温水煮青蛙般,慢慢失去活力,最终“自然归于静滞”。

  希望,似乎被那冰冷的烙印彻底封死。

  ---

  现实世界,移动指挥车内。

  陈昊日夜不休地守在林乐天身边。林乐天的生理指标在强心剂和营养液的维持下趋于稳定,但意识依旧深陷昏迷,如同植物人。然而,陈昊凭借多年对林乐天的了解以及精密的仪器监测,发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不寻常的迹象。

  林乐天的脑波活动,并非完全平直或混乱。在某些时刻,会呈现出一种极其微弱、但异常规律的、如同种子心跳般的低频脉冲。这种脉冲与之前“变量”活跃时那种充满不确定性的、跃动不息的波动截然不同,它更内敛,更沉稳,仿佛在绝对的压抑中,凝聚出了某种全新的核心。

  而且,陈昊隐约感觉到,当《新时代》世界中,苏安安她们因为不甘而试图冲击烙印枷锁,引动那股冰冷秩序力量压制时,林乐天床头的监测仪器上,代表这种低频脉冲的信号会微不可查地……增强一丝?仿佛沉睡的种子,感受到了外界压力的变化,本能地蜷缩得更紧,内核却更加坚韧。

  “乐天……你到底在经历什么?这种子……是什么?”陈昊喃喃自语,心中既担忧,又升起一丝渺茫的期待。他不敢轻易尝试外部刺激,只能更加细致地记录和分析着这些异常数据,这或许是黑暗中唯一可见的、与林乐天意识相关的线索。

  ---

  《新时代》世界,数天在压抑中过去。

  就在绝望的气氛几乎要将营地彻底吞噬时,泽拉接收到了星海同盟经过多次加密和迂回转发才成功送达的信息。由于“秩序烙印”的存在,直接的高强度信息传输已被禁止,这封信息也显得断断续续,能量微弱。

  “同盟……最高议会……指令……”泽拉的影像闪烁不定,“认可‘回音壁垒’现状……停止一切可能触发‘抹除阈值’的尝试……”

  “新任务目标:在‘秩序烙印’框架内,寻找……生存与发展之路径……”

  “附:基于对‘守墓人’及‘静滞海’有限认知的理论推演资料……‘极限压力下的意识潜航’……‘于秩序裂痕中寻找变量’……”

  生存与发展?在枷锁之内?

  众人围拢过来,看着泽拉解析出的残缺资料。资料中提到,绝对秩序的内部,可能并非铁板一块。“观察”行为本身,理论上会引入不确定性(观察者效应)。而“秩序烙印”为了维持“标本”的“自然演化”表象,或许不会干涉其内部微小的、不触及根本的波动和尝试。

  “同盟的意思是……让我们在它的规则下,跟它玩一场‘捉迷藏’?”王小帅挠了挠头,试图理解。

  “更像是在刀尖上跳舞。”诺拉指着资料中的一段,“‘意识潜航’……这是同盟某个前沿实验室的理论,指的是在极端外部压力和精神束缚下,意识并非完全沉寂,反而可能被迫下沉到更深层的、未被束缚的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领域,寻找突破的可能。这需要极高的精神凝聚力和……一个足够强大的‘锚点’。”

  “锚点?”苏安安若有所思,目光下意识地望向了现实世界的方向,尽管她什么也看不到。林乐天,那个曾经的“变量”,他昏迷的意识,是否就是那个在绝对秩序压迫下,被迫“潜航”的意识?他凝聚的那颗“种子”,是否就是深藏在秩序裂痕中的……“变量”?

  “我们需要尝试与林乐天建立新的连接!”苏安安突然说道,眼中重新燃起光芒,尽管这光芒依旧微弱,“不是之前那种高能级的变量视界,那肯定会触发烙印。而是更深的、更本质的……意识的连接!去感受他,去呼应他!如果他真的在秩序的压力下凝聚了‘变量之种’,那么我们的意识和网络,或许能成为滋养种子萌芽的土壤,哪怕这土壤同样贫瘠!”

  这个提议极其冒险。意识的深层连接同样涉及信息交互,虽然能级可能很低,但性质未知,依旧可能引动烙印的反应。

  “需要计算,需要找到一个连接的安全‘频率’和‘深度’。”诺拉立刻开始工作,“利用奥罗拉能量的生命共鸣特性作为掩护,将意识连接的信息波动隐藏在其中……”

  “小树,你能做到吗?在不引动烙印压制的情况下,协调一次极其精微的意识共鸣?”苏安安看向小树。

  小树的光辉微微亮起,传递出坚定的意念:“我可以……试试……像在冰层下……小心地流动……”

  再次的尝试,在绝望的谷底悄然开始。这一次,没有惊天动地的能量爆发,没有席卷一切的逻辑风暴,只有最细微的意识波动,如同黑暗中摸索的触须,小心翼翼地在“秩序烙印”那冰冷的监视下,向着某个遥远而熟悉的源头,发出无声的呼唤。

  苏安安将心神沉浸在与网络的深度连接中,不再试图冲击枷锁,而是将奥罗拉能量那种温暖、坚韧的“生命”意念,如同最轻柔的薄纱,覆盖在营地核心。小树则发挥其信息协调的天赋,将苏安安、王小帅(在休息恢复后)、乃至所有营地成员心中那份对林乐天的牵挂、对自由的渴望、以及不屈的意志,收集起来,凝聚成一道极其凝聚、几乎不散逸的“意念束”。

  这道意念束,不含强大能量,不携带复杂逻辑,只有最纯粹的“情感”与“呼唤”,如同投向深井的一缕微光,沿着那冥冥中与林乐天残存的、源自“变量”的微弱联系,向着现实世界,向着移动指挥车中那个沉睡的意识,缓缓探去……

  整个过程,营地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感受着那细微的意念流淌,同时也紧张地感知着网络核心那冰冷的“秩序烙印”是否会有所反应。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烙印依旧冰冷,如同亘古不变的冰山,对这道过于细微、性质也更接近“生命情感”而非“信息扰动”的意念束,似乎并未做出过激反应。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苏安安和小树都感到精神疲惫,那意念束也如同即将熄灭的烛火时——

  突然!

  一股极其微弱、却无比熟悉的、带着某种“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特质的波动,如同沉睡者被打扰的呓语,顺着那意念束搭建的脆弱桥梁,极其微弱地、反向传递了回来!

  那波动……来自林乐天!

  虽然微弱到几乎无法捕捉,仿佛幻觉,但苏安安、小树和王小帅都在那一刻清晰地感受到了!那不是之前变量视界那种强大的观测力,而是更本质的、属于林乐天核心意识的……一丝涟漪!

  他还在!他的意识并未完全沉寂!那颗“变量之种”,真的在秩序的重压下,存在着!

  这一丝微弱的回应,如同在绝对黑暗的囚牢中,看到了一丝从门缝透进来的、几乎不可见的微光。

  希望,未曾湮灭。

  他们找到了在枷锁下与“变量”重新建立联系的可能。前路依旧布满荆棘,守墓人的注视依旧冰冷,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完全被动等待观察的标本。

  他们开始了在秩序裂痕中,寻找变量微光的……艰难跋涉。
  http://www.hlys.cc/39211/2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