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 >第371章 天才少女空降,几十块钱,换回绝密技术。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71章 天才少女空降,几十块钱,换回绝密技术。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最后,她把那本《固体物理导论》放回原处,拍了拍手。

  “从今天起。”

  她宣布。

  “负极材料组,每天文献阅读量,翻倍。”

  李向阳的脸垮了。

  “何鹏和马钟伟,八卦时间减半。”

  门口的两个人笑不出来了。

  “谁再让我听见一个跟项目无关的字。”

  她扫视全场。

  “这个月的奖金,全部捐给食堂买排骨。”

  实验室里,鸦雀无声。

  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科研疯子,在“扣钱”两个字面前,低下了头。

  接下来的日子,641研究所终于恢复了学术氛围。

  半个月后,何鹏的休假申请在王承德教授骂了七八遍之后,终于签了字。

  他走的那天,整个实验楼都洋溢着喜庆。

  李向阳特地跑到大门口,对着他远去的背影挥手。

  “走好啊!何工!”

  “多钓几条大草鱼!”

  “最好在那边找个媳妇,别回来了!”

  何鹏一走,张勤的世界清净了。

  她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连续三个小时不被人打断。

  这种清净,让她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至少三成。

  可好日子总是很短。

  何鹏休假的第三天,张勤接到王承德的电话。

  “来我办公室一趟。”

  她放下手里的计算稿,来到所长办公室。

  王承德正戴着老花镜,看一份简历。

  看到张勤进来,他摘下眼镜,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坐。”

  他又指了指桌上的简历。

  “看看。”

  张勤拿起来。

  吴巧晴,女,二十七岁。

  华大本硕博连读,天才班出身。

  专业:高能物理,材料化学。

  下面是一长串论文发表记录,全是顶级期刊。

  最近一段经历,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人呢?”张勤问。

  “在外面等着。”王承德端起茶杯,“上面特批过来的,手续今天刚办完。”

  他看着张勤。

  “跟你一样,年轻人。我寻思着,分到你组里去。”

  张勤把简历放回桌上。

  “我没意见。”

  “那就这么定了。”王承德拿起电话,“小吴,你进来吧。”

  门被推开。

  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走了进来。

  个子不高,扎着马尾,脸颊有点婴儿肥,眼睛又大又圆。

  她看到张勤,眼睛瞬间就亮了。

  “您就是张总工吧!”

  女孩一个箭步冲过来,双手握住张勤的手,用力晃了晃。

  “我可算见到活的了!我太佩服您了!您就是我的偶像!”

  张勤被她晃得后退了半步。

  这股热情,跟何鹏有的一拼。

  “你好,我叫张勤。”

  “我知道我知道!”吴巧晴笑得一脸灿烂,“我叫吴巧晴!我在华大的时候就听您的传说了!您放心,以后我肯定好好干!您指东我绝不往西!”

  张勤抽出自己的手。

  “王教授,那我先带她去熟悉环境。”

  “去吧。”王承德挥了挥手,重新戴上了眼镜。

  张勤带着吴巧晴走出办公室。

  刚进电梯,吴巧晴就凑了过来。

  “张总工,我能问个私事吗?”

  “问。”

  “那个……李霄和周主任,您到底选哪个啊?”

  张勤的脚步停住了。

  她转过头,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个新同事。

  吴巧晴被她看得缩了缩脖子,但眼睛里的光,更亮了。

  张勤深吸一口气。

  她觉得,自己以前对何鹏的评价,太草率了。

  张勤没理她,径直走进自己的套房,把吴巧晴安排在六楼的单间。

  “这是你的房间,里面有电脑和内网账号。下午你先熟悉所里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

  她顿了顿,补充。

  “尤其是保密条例,抄三遍。”

  说完,她“砰”的一声,关上了自己的房门。

  下午,实验室。

  李向阳和吕为民见到了新同事。

  当吴巧晴用“李霄和周主任,你们站哪个”作为开场白时,李向阳当场就把她引为知己。

  两人凑在一起,唾沫横飞地分析战况,把旁边做实验的吕为民吵得脑仁疼。

  张勤走过来,把一份厚厚的全英文文献拍在吴巧晴面前。

  “一个小时,翻译总结这篇文献里关于高镍正极材料晶格畸变的部分。”

  这是她随手抽的最新行业论文,难度极高。

  李向阳和吴巧晴的八卦时间,停了。

  吴巧晴吐了吐舌头,拿起文献,坐到角落里。

  李向阳凑到张勤身边,小声说。

  “老大,太狠了吧?这篇东西,我啃下来都得一下午。”

  张勤没说话,转身去了操作台。

  五十分钟后。

  吴巧晴拿着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走到张勤面前。

  “张总工,弄好了。”

  张勤接过来看了一眼。

  翻译精准,总结扼要,甚至在旁边用红笔标注出几个有待商榷的论点,附上了自己的计算模型。

  张勤抬起头,重新打量这个咋咋呼呼的女孩。

  这基础,不是扎实。

  是非常扎实。

  “做得很好。”张勤难得夸了一句。

  吴巧晴立刻又笑开了花。

  “嘿嘿,都是您教得好!”

  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自己的帆布包里掏出两个移动硬盘,递到张勤面前。

  “张总工,这个给您。”

  “这是什么?”

  “我从美国带回来的土特产!”吴巧晴一脸得意。

  “我导师,一个特可爱的美国老头,学术痴。我从国内淘宝了几个陶瓷碗和碟子给他,十几块钱那种。”

  “结果他宝贝得不行,天天放桌上,还问我是不是里面封印了东方神力。”

  她压低声音,像在分享秘密。

  “我走的时候就说,老师,我想拷点您的论文回去瞻仰学习。”

  “他大手一挥,把他实验室的备份硬盘都给我了,说‘随便拷,孩子,知识是属于全人类的’。”

  她指了指另一个硬盘。

  “这个,是他导师的。我跟他说,我特别崇拜他导师,也想学习一下。老头儿特好,说他导师最近在搞什么基金审查,没空见我,就把他导师实验室的备份硬盘也给我了。”

  吴巧晴拍了拍胸脯。

  “我跟您说,我在那边两年,别的没学会,就学会怎么跟这帮老外打交道了。”

  她又抱怨起来。

  “要不是那边的饭实在太难吃了,我还能多待两年。实在是待不下去了,就跑回来了。”

  张勤看着手里的两个硬盘,没说话。

  李向阳在旁边听着,手里的烧杯晃了一下,差点掉在地上。

  这姐们儿,是个狠人。

  用十几块钱的陶瓷,把人家两代导师的心血,打包端回来了?

  “这些数据……靠谱吗?”张勤问。

  “绝对靠谱!”吴巧晴打包票,“都是原始数据!我亲眼看着他从服务器上拷下来的!”

  张勤拿着两个硬盘,转身就走。

  “向阳,为民,小吴,跟我来。”

  她直接去了王承德的办公室。

  当着王教授的面,她把硬盘接上电脑。

  当屏幕上出现复杂的分子结构模型和海量实验数据时。

  王承德扶着桌子的手,开始抖。

  他颤抖着戴上老花镜,死死盯着屏幕。

  “这个……这个是劳伦斯伯克利最新的固态电解质模型!他们上个月刚发的预告!”

  他又指向另一组数据。

  “还有这个!硅基负极‘蛋黄壳’结构的电镜扫描数据!天哪!我们申请了半年都没申请到的机时!”

  王承德的呼吸停住了。

  他抓住张勤的胳膊,力气大得吓人。

  “小张!三年!这些东西能给我们省至少三年!”

  他转过头,看着一脸无辜的吴巧晴,眼神灼热。

  “好!好哇!干得漂亮!”

  吴巧晴被他看得有点发毛,缩了缩脖子。

  “王教授,张总工,我就是……随便拷了点,不算偷吧?”

  “偷什么偷!”王承德一拍桌子,“这叫学术交流!是为全人类的科学进步做贡献!”

  他大手一挥。

  “小吴同志!你这次是头功!我给你记一等功!奖金!三倍!”

  张勤看着这两个硬盘,又看了看旁边一脸“我真没想那么多”的吴巧晴。

  她忽然觉得,自己以前那些搞钱的手段,还是太保守了。

  她看着屏幕上那些价值连城的数据,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

  “王教授。”

  “嗯?”

  “这些数据很好。”张勤说,“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把那个会下金蛋的母鸡,也弄过来?”

  王承德一愣。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

  所有人都看向吴巧晴。

  吴巧晴眨了眨眼,想了想。

  “我导师啊?”

  “他是个白人,特固执,估计不好弄。”

  她又补充。

  “不过呢,他人不坏,就是有点轴,一根筋搞学术。他说他们学校现在天天搞什么平权运动,黑人学生不好好做实验,还天天指责他搞学术歧视,要求给高分。他都快崩溃了。”

  吴巧晴托着下巴,回忆着。

  “我记得他说过,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跟一群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安安静静地做研究。”
  http://www.hlys.cc/39376/4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