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玄尘道涂2 >第425章 静滞视界与火种新途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25章 静滞视界与火种新途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林风的选择,如同一块投入命运之湖的巨石,在他自己尚未完全明晰的情况下,已然激起了层层扩散的涟漪。应他的要求,柳云瑶并未立刻将他投入更危险的实战,而是将他转移到了一处更加特殊的环境——逻各斯文明最顶尖的“法则适应性实验室”。

  这里并非传统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由黎曼-12直接操控、位于“溯源方舟”核心的虚拟现实领域。实验室可以模拟宇宙中绝大多数已知的物理常数和法则环境,甚至能有限度地模拟一些概念层面的效应,是逻各斯族用于测试新技术、训练特殊单位以及研究异常现象的绝佳场所。

  对于林风而言,这里则是他快速适应自身力量、理解这个陌生宇宙运行规律的“加速课堂”。

  实验室内部是一片无垠的银色虚空,无数细密的数据流如同极光般在背景中流淌。林风以意识投影的形式出现,他的“身体”依旧能清晰地感受到胸口“静滞之心”那冰冷的搏动,以及手腕上符号传来的温暖。

  “首先,你需要重新学习‘观察’。”柳云瑶的意志如同实验室的主控程序,声音直接在林风意识中响起,“你原有的感官基于地球的物理规则,在此地,尤其是在你融合了‘静滞之心’后,它们已经不够用了。”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林风眼前的银色虚空开始变化。无数细微到极致的点、线、面结构浮现出来,它们代表着空间的基本框架、能量的流动路径、信息的传递脉络……这是一个远超肉眼可见的、由底层法则构成的“真实”世界。

  起初,林风只觉得眼花缭乱,信息过载让他头晕目眩。但很快,他发现自己胸口那团冰冷光团微微一动,一种奇异的感知模式自然而然地被激活了。

  在他的“视野”中,那些动态流淌的能量和信息流,其运动“速度”仿佛被放慢了。不,不是放慢,是他能更清晰地“看”到它们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如同观察一段被分解成无数帧的高速摄影。他甚至能隐约察觉到这些流动背后所遵循的、简洁而冰冷的数学规律。

  这便是“静滞视界”——并非主动施展的力量,而是融合“静滞之心”后获得的一种被动感知能力。它让他能够以一种近乎“绝对理性”的、剥离了时间连续性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的底层结构。

  “尝试聚焦于那条蓝色的能量流,”柳云瑶指引道,“用你的‘静滞视界’分析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林风依言而行,将注意力集中到一条模拟恒星内部核聚变反应的能量流上。在“静滞视界”下,那狂暴的能量湍流仿佛被冻结成了一幅极其复杂的立体画卷,他能清晰地“看”到其中哪些区域结构稳固,哪些区域充满了不稳定的涨落和即将崩溃的脆弱节点。

  “现在,对你认为最不稳定的那个节点,施展‘冰尘之触’。”柳云瑶下达指令。

  林风屏息凝神,抬起手指。在“静滞视界”的辅助下,他感觉自己对力量的掌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缕冰蓝色的微光不再是他盲目引导的力量,而是成了他意念的精妙延伸。他精准地将“冰尘之触”点向了那个看似微不足道、却在整体能量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脆弱节点。

  嗡……

  被击中的节点瞬间凝滞,其内部的不稳定涨落被强行抚平。虽然“冰尘之触”的力量很快消散,节点恢复正常,但就是这短暂的停滞,如同移走了多米诺骨牌中的关键一块,导致整条能量流的湍动模式发生了微妙的、趋向于更稳定状态的偏转!

  效果远比他之前在庇护所内对着光球练习时要显着得多!

  “很好。”柳云瑶评价道,“‘静滞’并非用于蛮力对抗,而是用于精准的‘调节’与‘修正’。在正确的时机,作用于正确的节点,微小的力量亦可撬动庞大的系统。继续练习,目标是同时识别并干预三个相互关联的脆弱节点。”

  林风精神大振,沉浸在这种以微观掌控宏观的奇妙体验中。在“静滞视界”的辅助下,他对于“冰尘之触”的应用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减缓”,开始向着更精细的“结构微调”方向发展。他像一个刚刚获得了超级显微镜和精密手术刀的外科医生,开始学习如何在这个由法则构成的身体上进行最细微的“手术”。

  就在林风于实验室中飞速成长时,外部宇宙,“广谱火种”计划在黎曼-12的主导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之前的“星火”单元,其核心是基于逻各斯逻辑单元植入“受控悖论内核”,这要求载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复杂结构和信息处理能力,无法应用于原始星云或低级生命形态。

  而黎曼-12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分析了林风腕表上那奇异符号的特性,以及“悖论之芽”散发出的、更原始的混乱波动后,转换了思路。

  他们不再试图制造一个“智能”的抗性单元,而是尝试创造一种“信息疫苗”——一种能够自我复制、传播,并能激发低级信息结构产生天然“悖论抗性”的、极其简单的信息片段。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过于简单的信息片段无法承载有效的悖论特性;过于复杂的又难以在低逻辑密度环境中稳定复制。他们进行了数以亿计的模拟实验,排除了无数失败方案。

  最终,一个灵感来源于林风腕表符号那“自我参照”特性的模型被提了出来。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超螺旋结构的信息链,其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环上刻录着一段极其精简的、关于“自身存在无法被完全定义”的自指性信息编码。

  这个信息环本身不具备任何智能,它唯一的“功能”就是利用宇宙底层的信息传递机制(如量子纠缠、真空涨落等)进行极其缓慢的、被动式的复制和扩散。当它接触到其他信息结构(无论是星云的引力波信息、行星的化学信息,还是原始生命的遗传信息)时,其自指的特性会像病毒一样,“感染”目标,诱导其在自身结构内部产生极其微弱的、类似于“罗素悖论”或“自指循环”的逻辑瑕疵。

  这种逻辑瑕疵本身无害,甚至难以被察觉,但它就像给信息结构打上了一个“内部矛盾”的烙印。当“逆潮”试图放大不确定性来侵蚀这些结构时,会发现其内部早已存在一个微小的、自我指涉的“免疫基点”,“逆潮”的放大效应在这个基点上会变得无效,甚至可能被这个基点自身的不确定性所干扰、抵消。

  黎曼-12将这种新型的信息抗性载体,命名为——“微光孢子”。

  “微光孢子”的成功研制,意味着“广谱火种”计划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它们成本低廉(几乎只是能量和信息),可以通过逻各斯舰队进行大规模播撒,能够自动在广袤的原始星域扩散,为那些尚未诞生文明、或文明等级较低的星球和生命,提供一层虽然微弱但范围极广的“基础免疫”。

  第一批试生产的“微光孢子”被投放到数个之前报告出现“逆潮”隐性污染的原始恒星形成区。监测数据显示,“孢子”的扩散速度符合预期,并且在覆盖区域,星云凝聚过程的不自然偏差率出现了可观测的下降,虽然未能完全消除“逆潮”的影响,但确实起到了明显的遏制作用。

  “成功确认。”黎曼-12向柳云瑶汇报,“‘微光孢子’可在低逻辑密度环境生效,对‘逆潮’隐性污染具备显着抑制效果。建议立即扩大生产,进行全域播撒。”

  柳云瑶批准了计划。看着星图上那些因为“微光孢子”的播撒而重新焕发生机的原始星域,她心中稍感宽慰。这虽然无法根除“逆潮”,但至少保护了宇宙未来无数可能性的种子。

  然而,她也清楚,无论是林风对静滞之力的掌控,还是“微光孢子”的诞生,都只是应对当前危机的权宜之计。静滞遗迹的低语,“归来之路”的提示,以及那隐匿在背景噪音中、依旧在缓慢恢复的“归零现象”,都预示着更大的风暴还在后方。

  她将一部分注意力投向实验室中的林风。此刻,他正在尝试同时引导三缕“冰尘之触”,干预一个模拟的、小范围空间结构塌缩过程。他的动作依旧有些生涩,额角(意识投影)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眼神专注,那冰蓝色的微光在他指尖稳定地跳跃着。

  这个来自异宇宙的凡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他的“静滞视界”与“冰尘之触”,或许在未来,不仅能用于守护渺小的生命,更能用于……剖析那最深邃的黑暗。

  “黎曼-12,”柳云瑶的意志连接上方舟主控,“在‘微光孢子’播撒计划稳定后,开始筹备下一阶段研究:基于林风的‘静滞视界’能力,尝试开发能够直接观测并定位‘逆潮’污染源,乃至‘归零现象’本体的探测技术。”

  “指令确认。相关理论研究立即启动。”黎曼-12回应,“但警告:直接观测‘归零’本体,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风险。”

  “风险已知。”柳云瑶的目光穿透实验室的壁垒,仿佛看到了那隐匿于宇宙背景深处的、纯粹的“无”。

  “但我们不能永远被动防御。是时候……开始准备反击了。”

  实验室中,林风成功地将三缕“冰尘之触”同时作用于三个关键节点,那模拟的空间塌缩过程被瞬间中止,维持在一个危险的平衡点上。

  他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他并不知道自己正身处一场关乎宇宙存亡的宏大计划中心,他只是觉得,自己似乎……越来越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了。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http://www.hlys.cc/39795/4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