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43

  竟能劳动军师亲自引荐......

  王仲与郭嘉眼神交汇,见其微微颔首,当即了然于心——

  这是为经略河北布局!

  甄尧执礼甚恭:草民拜见镇东将军!

  不必多礼。

  王仲示意看茶,待宾主落座后明知故问:甄公子此来有何见教?

  少年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恳请将军准许甄氏加入商务院。

  当初沮授之事......郭嘉适时提点。

  正是在下命人密报。甄尧接话时,袖中隐约传来金玉相击之声。

  王仲嘴角微扬,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阁下可知道因为你,沮授至今还在大牢里关着?

  甄尧面色凝重:王将军或许不知,先父当年 ** 离奇。经过我多年查访,发现与袁绍那贼子脱不了干系。

  王仲挑眉,难道是他下的毒手?

  甄尧沉声道:虽无确凿证据,但十有 ** 如此。先父死后,甄家为求自保才投靠袁绍,家母不得不独自支撑门楣。

  我两位兄长虽在朝为官,这些年却始终不得晋升。袁绍从不正眼看待甄家,我们又何必对他效忠!

  王仲闻言一震:既有如此血仇,你弃暗投明倒是情有可原。我王仲欢迎之至!

  甄尧立即躬身行礼:甄尧愿誓死追随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随着系统提示音响起,王仲获得抽奖机会。他心念一动,竟抽中岳云这名猛将。想到即将增援平原的岳家军,王仲不禁喜上眉梢。

  快快请起。王仲扶起甄尧,商务院定有甄家立足之地。

  甄尧激动叩首:多谢主公恩典!

  郭嘉在旁提醒:甄先生既已归顺,切记在河北地界还需隐藏身份。

  河心小舟随波轻荡。

  甄尧迎风立于船头,望着逐渐模糊的邺城轮廓,耳畔又响起踏出将军府时那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属下告退。

  慢着...你胞妹可是唤作甄宓?

  这...甄尧瞳孔微震,确是如此。

  王仲转身离去时衣袂翻卷的声响。

  这段简短的对话在甄尧心里掀起惊涛骇浪。自家幼妹深居闺阁,莫说外人,就是族中旁支也未必知晓闺名,主公怎会......

  凉意顺着脊背攀援而上。

  更令人在意的是主公问话时耐人寻味的神情,莫非...这个念头刚起,他猛然攥紧船栏——袁本初为笼络甄家,正逼迫母亲应下袁熙的婚事。

  船身突遇急流猛地摇晃,恰似他此刻心境。世人皆知袁本初偏爱长子幼子,袁熙不过是个联姻棋子。想到袁氏近来对商贾的轻蔑态度,这桩婚事分明是要将甄氏钉死在袁氏战车上。

  木桨划破水面声声催,他必须赶在母亲撑不住之前回到中山。船尾惊起的水鸟振翅掠过河面,在晚霞中拖出长长的阴影。

  甄尧心中愤恨不已,对袁绍的厌恶达到了极点!

  连亲生骨肉都能如此对待,更何况他们甄家这样的商贾之家,简直如同棋子般任人摆布。

  而王仲却截然不同!

  东海糜家就是最好的证明!

  糜家曾经投靠曹操,甚至还在盐务上给王仲制造过麻烦。

  【属性】:珷力九六(九八);智力三八;政治二零;统帅七七

  可如今糜家依旧蒸蒸日上!

  糜家的小妹嫁给了王仲,虽为妾室,却确保了家族势力不衰。

  如今甄尧也效忠于王仲!

  眼下对标的便是东海糜家,以及草根起家的苏双、张世平兄弟。

  既然糜家能嫁妹妹,甄家为何不可?

  不能再拖了!

  必须尽快返回邺城,向母亲禀明此事。

  甄尧沉声下令:“来人,多派些人手划船,速返邺城。”

  舵手恭敬应声:“诺!”

  当日下午。

  船抵黎阳渡口。

  甄尧策马扬鞭,直奔邺城而去。

  甄府内宅。

  张氏正秉烛夜读。

  听闻三子甄尧自兖州归来,立即召见。

  “母亲。”甄尧恭敬行礼。

  “尧儿,事情如何?”张氏轻声询问。

  “一切顺利,请母亲放心。”甄尧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就好!”张氏松了口气,“真没想到,王仲的新税法竟能推行得如此顺利,势头正盛。不知这商务院对咱们甄家有何益处。”

  “益处自然极大,请母亲宽心。”

  甄尧语气坚定,但此行目的并非为此,而是关于甄宓:“母亲,孩儿有一事想与您商议。”

  “何事?”张氏面露疑惑。

  “妹妹甄宓……母亲可曾将其许配给袁熙?”甄尧试探着问道。

  “还不行!”张氏脸色骤然一变,“你想做什么?”

  甄尧平复呼吸,郑重道:“母亲,无论袁绍是否害死父亲,宓妹绝不能许配给袁熙那个庸才!”

  张氏蹙眉道:“你说不嫁就不嫁?可知为娘承受多大压力?”

  “孩儿明白母亲处境艰难!”

  甄尧条理分明地说:“但袁熙不过是个弃子,宓妹若嫁过去只会受苦。如今袁绍与王将军隔江对峙,战事一触即发。”

  “此时将妹妹许给袁熙,岂非明珠暗投?”

  “这还只是其一。”

  甄尧接着道:“其二,昨日孩儿离开前将军府时,王将军特意向孩儿提起一人。”

  张氏疑惑:“谁?”

  “宓妹!”甄尧斩钉截铁。

  张氏瞳孔震动,难以置信:“当真?”

  甄尧正色道:“千真万确,王将军亲口提及小妹。”

  张氏怔在原地,久久无言。

  “母亲且看,东海糜家的糜竺归顺曹操后,其妹糜贞现为王将军侧室。”

  “若非这层关系,区区降将岂能得此优待?”

  “再说王将军如今威震四州,战无不胜,袁绍未战先乱,岂是对手?”

  张氏若有所思地点头。

  甄尧乘胜追击:“实不相瞒,孩儿已与王将军谋士郭嘉结交,得其信任,可保甄家平安。”

  “只是......”

  他语气转沉:“王将军帐下已有糜竺、苏双等人,若我甄家没有倚仗,恐被其吞并。届时家业不保,性命堪忧啊!”

  张氏叹道:“尧儿思虑周全。”

  张氏轻轻颔首:既然王将军对小妹另眼相看,为娘自然不会让宓儿嫁给袁家公子。说来也巧,宓儿自己也不愿结这门亲事。

  甄尧闻言喜形于色,转瞬又锁紧眉头:只是苦了母亲,还要继续周旋......

  张氏抿唇浅笑,眼角泛起细纹:为了甄氏门楣,这点辛苦算什么。倒是宓儿更教人担心,她连王将军的样貌都不曾见过。

  甄尧拍着胸脯道:母亲宽心!那王将军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比袁熙强上百倍,小妹见了一定欢喜!

  他们不曾察觉——

  雕花窗棂外,一抹倩影悄然伫立。

  正是来寻母亲说情的甄宓。

  听到这番对话,她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既然不会嫁给袁熙,倒也不必急着现身。

  只是......

  那个素未谋面的王将军,当真如兄长所说那般俊朗非凡?

  算了,眼下能避开袁家便是万幸。若日后不喜这位王将军,再与母亲理论不迟。

  打定主意,少女提着裙裾悄然离去。

  翌日破晓。

  甄尧带着备好的厚礼,与长兄甄俨同往郭府。

  马车里,甄俨连连叹气:三弟,为兄真羡慕你能远离官场。现在田丰那厮处处针对,咱们甄家真是举步维艰啊!

  甄尧握拳道:大哥的难处我明白。这田丰着实可恨!明明是他盟友沮授私通敌军,偏要拿咱们开刀,查了月余不也没抓着把柄?

  甄俨冷笑,迟早要这老匹夫好看!

  车厢内,甄尧将声音压得更低:此次面见郭图大人,是为求取保命之法,兄长务必全力相助,否则甄氏满门恐遭灭顶之灾。

  为兄知晓。甄俨深深吐纳。

  车轮辘辘,不多时便停在郭府朱漆大门前。

  两人刚踏下车辕,便有青衣仆役上前叩响门环。

  吱呀——门缝里探出半张脸:二位是......

  甄尧立即拱手:劳烦通报,河北甄氏求见郭大人。

  那仆役略一颔首:请稍候。

  穿过重重回廊,仆役引着二人来到前厅。

  郭图正执卷品茶,见客至,起身还礼。甄尧从袖中取出锦盒:此乃马融先生真迹手抄本,学生途经洛阳时偶然得之,特献与大人赏鉴。

  竟是马师真迹?郭图眸光骤亮,茶盏险些脱手,快快取来!若确系真品,郭某愿倾囊相购!

  甄尧笑着将锦匣推过:古人云黄金有价情无价,大人若提银钱二字,便是瞧不起在下了。他常年往来兖州商埠,早将王仲治下那些市井妙语用得炉火纯青。

  郭图抚须大笑,指节轻叩着檀木案几。这卷轴原是郑玄赠予王仲的厚礼,纵使富甲天下的甄氏,也未必能求得如此文林至宝。

  这是泰山学院建院一周年时赠予王仲的珍贵手抄本!

  自印刷术普及后,此类手工誊抄的典籍愈发罕见。此书不仅出自名家之手,更因存世稀少而堪称无价之宝。

  如今……

  王仲知晓郭图痴迷马融的墨迹。

  虽心有不舍,他仍郑重取出藏品,托付给甄尧。

  毕竟……

  此物终将物归原主,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郭图揭开木匣绸缎,指尖触及扉页的刹那——

  眸光骤亮!

  他双手微颤,如抚婴孩般轻触纸页。

  彼时的蔡侯纸历经岁月,本该泛黄残破,甚至虫蛀斑斑。

  可眼前书卷竟完好如新,连折痕都未留下!

  “确是马师真迹!”郭图难掩激动,逐页鉴辨笔锋,“此卷必是马融毕生杰作,竟被你收入囊中!”

  甄尧含笑拱手:“郭大人,如今它是您的了。”

  郭图先是一愣,旋即开怀大笑:“妙极!三公子放心,郭某定当视若至宝。”

  “大人嗜书如命,又尊崇马师,此书得遇明主方显其价。”甄尧顺势道,“留在我处反倒明珠蒙尘。”
  http://www.hlys.cc/39943/2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