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四川隆昌——土匪洞(完)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都市无敌战神
顾靖泽白今夏
快穿:在古早狗血文里兴风作浪
龙王医婿全文免费阅读
下堂王妃要休夫
阴气撩人:鬼夫夜来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
南知意帝释景全文免费阅读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众人顺着王芳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水坑里的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一个模糊的黑影从水底缓缓升起,看不清形状,像是一个人的轮廓,又像是一团黑雾。烛光下,黑影在水面上晃动,仿佛随时都会从水里爬出来。“快跑!”李伟大喊一声,率先朝着来时的方向跑去。几个同学紧随其后,慌不择路地在岔洞里穿梭,蜡烛在奔跑中被风吹灭,只能凭着感觉摸索。耳边的啜泣声越来越清晰,像是有无数人在身后追赶,还有沉重的呼吸声围绕在身边,粗重而急促。
不知跑了多久,他们终于看到了前方的光亮,那是洞口的方向。几个人拼尽全力冲了出去,瘫坐在洞口的草地上,大口喘着粗气,浑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脸上还沾着泥土和草屑。
直到这时,他们才发现,同行的五个同学,少了一个。那个叫张强的男生,在混乱的奔跑中不见了踪影。几个人吓得魂飞魄散,赶紧下山报警。警方接到报案后,组织了搜救队进山寻找,可溶洞内岔路太多,地形复杂,搜救工作异常艰难。
搜救队在洞内搜寻了好几天,动用了专业的照明设备和探测仪器,却始终没能找到张强的踪迹。他们顺着学生们逃跑的路线深入,在大厅的水坑边发现了一只掉落的运动鞋,正是张强当天穿的那双,可周围没有任何挣扎的痕迹,仿佛人凭空消失了一般。
带队的老警察叹了口气,对着洞口的学生们摇了摇头:“这洞太复杂了,岔路多如牛毛,还有很多暗河和竖井,大概率是掉进哪个隐蔽的缝隙里了,我们尽力了。”
李伟和其他三个同学站在洞口,看着漆黑的溶洞后悔不已,如果不是自己执意要深入,如果早点听从王芳的建议回头,张强就不会失踪。
这件事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们心头,成为了一辈子的阴影。后来,当地政府派人用水泥彻底封死了这个洞口。
而张强的失踪,也让隆昌土匪洞的传说更加阴森恐怖。有人说,他是被洞内的冤魂抓走了,成为了新的“祭品”。也有人说,他找到了宝藏,被宝藏的诅咒困住,永远留在了洞内。
还有人说,他掉进了暗河,被水流冲到了不知名的地方。无论哪种说法,都让人心生畏惧。
但这附近的 “禁地”,从来没缺过跃跃欲试的少年。就像镇上老人说的,“越不让去,越有人想闯”。对这附近的半大孩子来说,敢不敢进土匪洞,是衡量 “胆子大不大” 的硬标准,是能在伙伴面前吹半年的资本。
每年暑假,总有三三两两的男生,瞒着家里凑在一起,偷摸备上手电筒和馒头,往后山的方向钻。他们听着长辈嘴里 “阴兵呼吸”“洞口浓雾” 的传说,嘴上说着 “都是瞎编的”,手里却攥紧了捡来的木棍,既怕错过 “秘密”,又怕真撞上什么。
有次几个初中男生,听说圣灯山脚下有个洞藏过土匪的枪,硬是凭着几句模糊的指引找到了地方。洞口被碎石堵着,他们挖了半个下午才清出缝隙,刚钻进去没两步,就被洞里突然窜出的野兔子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跑出来,后来在伙伴面前说, “看到了发光的骨头,才主动撤的”。
还有的孩子更胆大,学着探险队的样子带了绳索,往一个深洞底下放。绳子放了快十米才到底,拉上来时,绳头挂着块破布,黑糊糊的像是军装料子。消息传开来,有人说他们摸到了土匪的遗物,有人说那布上沾着 “不干净的东西”,最后还是村里以前的猎人出面,说那是他早年丢在洞里的擦枪布,才压下了各种离奇的猜测。
这些少年大多没真闯过深洞,往往在洞口探个脑袋,或是在浅层区域转两圈,捡块生锈的铁片、碎陶片,就足以当作 “探险成果”。
可总有人不甘心,总觉得 “里面肯定有不一样的东西”,非要再往前多走一步,直到撞上冰冷的石壁、难闻的腐味,或是突如其来的黑暗,才肯攥着满手心的汗往回跑。
长辈们一旦知道这些事,轻则骂一顿没收 “装备”,重则罚跪。
可转头就有新的孩子,把 “去土匪洞” 的念头,藏进了暑假的计划里。那些藏在草木间的洞口,危险又诱人,让一代又一代少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步步靠近,又在恐惧的边界上,慌忙停步。
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曾经轰动一时的土匪洞探险热潮,早已被岁月的尘埃掩埋。那些在九零年代闯入溶洞的少年,如今都已人到中年,他们把当年的惊魂经历深埋心底,从不轻易对晚辈提起,偶尔聚会提及,也就含糊地说几句“那地方邪门得很,千万别去”。
如今隆昌的土匪洞,已经完全荒废。绝大多数洞口要么被当地政府或村民用砖石、水泥封堵,要么被疯长的藤蔓、灌木丛死死缠绕,枯枝败叶堆积成山,将洞口遮得严严实实,外人根本无从察觉这些隐藏在草木间的 “隐秘入口”。
在云顶山、圣灯山等重点区域,还竖立着醒目的警告牌,上面用红色的大字写着“溶洞危险,禁止入内”“缺氧有害,后果自负”,提醒着前来游玩的人,这里是不可触碰的禁地。
偶尔有外地来的户外探险爱好者,听说了隆昌土匪洞的传说后,想要寻找洞口一探究竟。
当地的村民也会主动劝阻试图靠近的外人,尤其是看到背着登山包、拿着手电筒的年轻人,总会上前念叨几句:“小伙子,别往山里钻,那些洞邪门得很,缺氧还容易迷路,以前就有人进去没出来过,别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曾经流传在民间的四个传说,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年轻一代的隆昌人,大多只是从老一辈的口中,断断续续地听到一些模糊的片段,对那些恐怖的经历没有真切的感受。但对于亲身经历过或见证过的人来说,那些传说背后的恐惧,却是一辈子都无法磨灭的。
如今的隆昌,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人心惶惶的地方。曾经的匪患之地,变成了风景秀丽的旅游景区,古宇湖的湖水清澈见底,云顶山的森林郁郁葱葱,吸引着八方游客。
那些隐藏在深山里的土匪洞,依然静静地矗立着,像一个个沉默的伤口,见证着那段惨烈的历史,也守护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它们是西南剿匪战争的历史遗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更是无数冤魂的安息之地。
洞内的黑暗与阴冷,不仅来自于缺乏光照的环境,更来自于那段充满血腥与绝望的过往。那些生锈的铁器、破碎的陶片、散落的白骨,都是历史的见证。
隆昌土匪洞不是旅游景点,而是极度危险的禁地。洞内结构复杂,岔路纵横,极易迷路。环境湿滑,存在岩体坍塌的风险。深处严重缺氧,还可能积聚有害气体,一旦吸入,后果不堪设想。更有无数未知的危险,可能随时降临。
自建国以来,已有多人因闯入溶洞而失踪或伤亡,那些隐藏在山间的土匪洞,是被历史遗忘的禁地,也是永恒的警告。它们承载着太多的血腥与绝望,不该被轻易打扰。
http://www.hlys.cc/40156/4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