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半渡而击1
推荐阅读: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军工科技
花豹突击队
医毒狂妃路子野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大唐腾飞之路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一把大狙闯大明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寅时初刻,济北县东门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轰然洞开。火把骤然亮起,映照出影影绰绰的兵马,伴随着刻意放大的喧哗与金鼓之声,一支打着“知世郎”王薄旗号的队伍,浩浩荡荡涌出城门,旋即转向东北,沿着通往长清的方向迤逦而行。队伍拉得极长,旌旗尽可能多地招展,在微弱的晨光与火把映照下,营造出主力仓皇东遁的假象。两刻之后,当东路军的喧嚣尚未完全消散在远方,济北县北门却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滑开一道缝隙。没有火炬,没有人声,只有一片压抑到极致的沉默。一支更为庞大的队伍,人衔枚,马裹蹄,如同暗夜中流淌的墨色溪流,悄无声息地涌出城门,迅速没入北面更为复杂幽暗的山野丘陵地带,直指齐郡腹地。
几乎在东路军出城的同时,武阳军前沿哨探的快马便已踏碎了张定澄大营的宁静。
“报——!济北东门大开,贼军大队打着王薄旗号,正向东北溃退!”
张定澄闻报,立刻起身,目光投向舆图上东北方向的路径。他虽对王薄狡黠有所警惕,但东路敌军规模不小,且打着王薄旗号,若真是其主力东窜,与长清残军汇合退守历城,必将成为心腹大患,东进战略亦将受阻。战机稍纵即逝,不容过多犹豫。
“击鼓聚将!”张定澄沉声下令,“第一军主力并骑兵,以及新来援的一千将士随我出营,追击东路之敌!”
军令如山,营中瞬间沸腾。六千精锐迅速集结,在张定澄的亲自率领下,如同离弦之箭,冲出大营,沿着东路军留下的狼藉踪迹,疾追而去。马蹄声如雷,旌旗招展,摆出了一副全力追歼“王薄主力”的架势。
然而,张定澄的心并未完全被东路的烟尘所遮蔽。他一面催军急进,一面严令随军斥候扩大搜索范围,尤其是密切关注济北县北面及西北方向的任何异动。
大军追出约二十里,前方已能隐约看到东路军后队的影子,就在张定澄准备下令前锋加速黏上敌军时,一骑快马如同旋风般从侧翼冲来,马上的斥候几乎是从鞍上滚落,声音因急促和激动而嘶哑:
“将军!紧急军情!济北北门在我东路大军出营后约两刻钟,有大队人马悄无声息出城,向北面齐郡方向潜行!规模……规模恐不下万人,行军队列严整,绝非溃兵!”
气氛瞬间一凝。左右诸将目光齐刷刷看向张定澄。
张定澄眼中精光爆射,一直萦绕心头的疑云豁然开朗!果然!东路是饵,北路才是正主!王薄这老狐狸,玩了一出声东击西,以替身和部分兵力吸引自己主力,自己则亲率核心悄然北遁!
他迅速权衡局势:东路军已被咬住,若放任不管,其一旦与长清残军汇合,亦成麻烦;北路军虽潜行匿踪,但万人规模的行军,痕迹难掩,且其欲回齐郡,此刻若分兵回追,恐两头落空;若继续全力追击东路,则正中王薄下怀。
电光石火间,张定澄已有决断。他目光扫过帐下诸将,最终落在一名以勇猛善战着称的校尉身上:“赵敢!”
“末将在!”
“命你率本部一千人,继续尾随追击东路军!记住,你的任务非是决战,而是驱赶与纠缠!多设疑兵,张大声势,做出我大军全力追击之态,将其驱往东北方向的济水白马渡!沿途不得贪图旌旗、辎重,务使其不得回头!”
“末将领命!”赵敢虽不明深意,但军令如山,立刻抱拳应诺,转身出帐点兵而去。
“其余各部,随我继续前进五里,而后择地隐蔽!”张定澄再次下令。他需要给赵敢的“表演”留出空间,也需要暂时脱离东路军可能的视线,进行下一步部署。
大军依令前行五里后,迅速隐入路旁一片茂密的枯木林与丘陵之后。张定澄立刻召来军中笔吏,口述军令,笔走龙蛇:
“高将军台鉴:王薄狡诈,已分兵两路。东路为疑兵,约五千,打着王薄旗号,正被我部驱往白马渡。北路乃其主力,约万余人,由王薄亲率,已于今晨自济北北门潜出,意图北返齐郡。其行踪虽秘,然规模庞大,踪迹可循。请主公率部前往,依托地利,前出拦截、袭扰,迟滞其行动,迫其改变路线或于不利地形与我决战。我部解决东路之敌后,即刻北上与将军汇合,共歼此獠!军情紧急,万望速决!”
书信以火漆密封,交由麾下最精干的斥候,令其不惜马力,星夜兼程,务必以最快速度送到在齐郡西南一带活动的高鉴手中。
做完这一切,张定澄才将注意力完全转回东路的战场。他深知,能否迅速、利落地解决掉东路这枚棋子,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围歼王薄主力的成败。他必须亲自指挥,确保这场“半渡而击”打得干净利落。
“传令全军,改变路线,绕行小道,目标——济水白马渡!务必赶在敌军之前,抵达设伏地点!”
五千主力再次开动,却不再沿着大路追击,而是如同鬼魅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穿插进入偏僻小径,以更快的速度,向着预定的猎场——白马渡,疾驰而去。张定澄要在那里,为东路的“王薄”,准备好一场盛大的葬礼,也为即将到来的、与王薄本尊的决战,扫清侧翼的障碍。
东路,“王薄”肩负着吸引火力的重任,内心沉重却又不得不为。他严格遵循王薄指令,将队伍拉得极长,旗帜尽可能多地打出来,一路鼓噪而行,生怕武阳军看不见他们。
果然,离开济北县不足三十里,斥候便慌慌张张来报:“将军,后方发现大队武阳军骑兵!尘土飞扬,旌旗密布,似乎兵力甚众!”
假王薄吴璘心中一凛,暗道:“来了!”他既希望武阳军被吸引过来,又恐惧被真正咬住。他下令部队加快速度,朝着预定的汇合点:济水白马渡急进,只要渡过渡口,会合长清的大军就安全了。
尾随的武阳军,由校尉赵敢率领,严格执行着张定澄的“驱赶”战术。他们并不急于靠近接战,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压迫性的距离。每当吴璘派斥候试图反向侦察,赵敢麾下那些更为精锐的游骑便会如同猎豹般扑出,利用骑射优势驱散甚至猎杀对方斥候,使得吴璘始终无法摸清追兵的虚实,只能从远处扬起的尘土和隐约可见的旗帜判断,追兵势大。
这种未知的恐惧,如同跗骨之蛆,折磨着每一个逃亡的士兵。队伍不敢停歇,一路丢盔弃甲,遗弃的辎重、破损的兵器沿途皆是,只为跑得更快。士气在亡命奔逃中不断低落,绝望的情绪开始蔓延。
行至一处名为“落雁坡”的地方,后方斥候再次拼死回报:“追兵前锋距我后队已不足五里!”
吴璘知道,再不果断断后,恐有全军覆没之危。他狠下心,从老营兵中挑选出三百名悍勇敢死之士,对他们抱拳道:“诸位兄弟,为主公大业,需诸位为了大局,牺牲一下!在此处据险阻击,至少坚守一个时辰!吴璘若能生还,必厚待诸位家小!”
http://www.hlys.cc/40279/2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