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后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可惜如此平静的局面,并未持续太久。

  随着万历四十七年结束,时间很快来到万历四十八年,万历帝又变得和从前一样,对于大臣们送入宫中的奏疏,能不批阅就不批阅,各种奏疏在宫中堆积如山。

  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因为万历帝故意怠惰政务,实在是因为对方已经提不起精神了。

  自打开春以来,皇帝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时常头晕目眩、坐立难安,吃了许多太医院开的药也不见好转。大小臣工送来的奏疏,基本上能不处理就不处理,实在有什么急事需要处理的,便委托司礼监代替自己批红。

  如此过去大半年,到得当年七月,万历帝彻底病倒在了御榻中。

  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皇帝急忙派太监出宫传诏,命内阁首辅方从哲、英国公张惟贤、戎政尚书黄克缵,礼部右侍郎孙如游等人,即刻入宫,准备交代后事。

  “呜呜呜,陛下……”

  弘德殿内,眼看万历帝神色惨白,病入膏肓,方从哲立刻带头跪在地上磕头,接着所有大臣全部哭成一片。

  万历帝艰难地昂起头,望了一眼众人,气息奄奄道:

  “诸位爱卿,朕恐怕…恐怕时日无多了。朕御极四十八年,于历代…历代先帝中,享国最久,本无其他遗憾,如今大限将至,唯有三件事放心不下。”

  “陛下有何事,尽管吩咐,臣等敢不尽心竭力,为陛下分忧。”方从哲哽咽道。

  万历帝停顿许久,缓缓道:“朕第一件放心不下的,乃是辽东战事,如今关外女真逆胡,已成气候,卿等今后要多加努力,尽快平定…平定奴酋,好让朕对列祖列宗,有所交代。”

  英国公张惟贤接话道:“陛下放心,谅那小小奴酋,也翻不了天,我大明官兵,早晚有出关捣巢、犁庭扫穴的一天。”

  见张惟贤说出这样的大话,万历帝心中很是失望,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朕第二件放心不下的,是郑妃与福王。这几十年来,尔辈大臣与朕再三争执,无非是为了立储一事,朕活着的时候,尚能保郑妃与福王母子平安,朕若是…若是驾鹤西去,你们这帮大臣,还有太子,能放过他们母子吗?”

  方从哲闻听此言,呆了呆,低声回应道:“贵妃娘娘地位尊崇,福王殿下又是陛下龙裔,臣等怎敢对娘娘和殿下不敬。”

  “好,那就好……”万历帝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们马上替朕拟旨,即日起册封郑妃为皇后,等朕死后,她就是太后了,如此,太子便不敢再打她的主意。”

  眼看万历帝到了临死之前,居然还如此惦记着郑贵妃和福王,方从哲、张惟贤等大臣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为了让皇帝能去得安心,众人只得硬着头皮敷衍对方道:“既是陛下有命,臣等自当遵从。”

  话虽这么说,众大臣其实谁都不想奉命——笑话,国本之争争了几十年,就是因为万历帝想废黜当今太子朱常洛,改立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

  如今老皇帝马上就要死了,很快新皇帝就会上位,这种时候谁要是听老皇帝的话,临时册封郑贵妃为皇后,让对方做新皇帝的太后,这不是明摆着故意得罪新皇帝吗。

  万历帝并未听出群臣敷衍自己,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快说出心中放不下的最后一件事。

  “还有一件事,朕不得不再三忧虑,那就是我大明将来的朝局。太子的性格,朕很清楚,向来是懦弱不堪,毫无主见的,这些年他和外面一班邪党大臣,走得很近,朕只怕到时候…到时候他会受邪党蛊惑,把,把你们这些老臣全部赶出朝堂,换那些只会空谈误国的人上位。”

  万历帝口中的邪党指的是什么群体,身为内阁首辅的方从哲,自然心知肚明。听到皇帝说出这样的话,方从哲霎时间脸色一变,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万历帝看出方从哲心中的忧虑,低声道:“方卿,以后朝堂的事,朕是管不到了,不过朕给你留了一个人,接下来,你,你要想办法将他提拔到应有的位置,此人能力…能力出众,有他和邪党周旋,国事必不至于再败坏下去。”

  “陛下,您说的这个人,是不是翰林院侍读学士程光阳?”

  方从哲犹豫了片刻,压低声音询问道。

  万历帝点了点头。

  方从哲叹了口气道:“此子的确不是池中之物,这几年朝堂内外的很多事,往往尚未发生,他便能提前料中,可惜臣从前太过驽钝,从未将他的提醒当一回事……陛下放心,只要臣还在内阁任事一天,就会尽量想办法提拔此子。”

  “很好,朕要跟诸位爱卿交代的,就是这些……”

  听罢方从哲的话,万历帝心中再无遗憾,一面摆了摆手,示意众臣退下,一面慢慢闭上了眼睛,似乎是太过疲惫,想要休息。

  方从哲、张惟贤等人见状,不敢打扰对方,很快集体退出了弘德殿。

  谁知就在众人离开的当日傍晚,皇城内突然传出一条消息,皇帝驾崩了。

  …

  “什么……皇上驾崩了?”

  程光阳刚刚离开翰林院,回到二条胡同,好友周延儒、郑毓麒,社员洪承畴、耿如杞、成明枢等人,突然给他带来了万历帝驾崩的消息。

  “消息千真万确。”

  周延儒低声道:“我听小国舅家的人说,郑贵妃刚刚从皇上的寝宫出来,哭得泪如雨下,估计最迟到明天,太子就要布告天下,准备国丧诸事了。”

  程光阳皱了皱眉,语气严肃道:“马上通知所有社员,国丧期间,停止一切杂志、报纸的出版工作,所有人严格遵循朝廷礼制,不准饮酒、食肉、嫖妓,每天穿戴孝服,按时到思善门哭丧。”

  周延儒挠了挠头,奇怪道:“复甫,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我这是防患于未然。”程光阳深吸一口气,边摇头边道:“如今先帝驾崩,太子继位,朝堂说不定马上就要大换血了……”

  万历帝驾崩,接下来继位的是泰昌帝,对方和东林党人关系极好,而东林党人如今似乎普遍对兴明社有所不满——关于这一点,程光阳还是最近在与钱谦益书信往来时,从对方那里得知的。

  虽说按照历史剧本,泰昌帝只在位一个月就会暴毙,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可以做很多事了。

  程光阳自然要提前做好防范,不能让那些潜在的敌人,找到机会攻击自己和自己背后的社团。
  http://www.hlys.cc/40695/2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