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水师组建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更何况,朝廷还要专门再成立一支水师,为粮船承担护航任务,这前前后后,需要投入多少民力和财力?”

  孙承宗说到这里,偏过脸望了望不远处程光阳,面色不改道:

  “我知道程尚书执掌户部这两年,开源节流、精打细算,确实给朝廷攒下了一些银子,但是恕我直言,户部里的这点银子,真要碰上点什么应急之事,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

  “辽东建奴,至今未被消灭,近来不断有塘报传来,说辽阳、沈阳一带,奴酋已在整军备战,如此紧要的关头,户部存银,不留着随时支援前线,反而拿去组建水师,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么?”

  听罢孙承宗的话,在场一众大臣,无不愣在了当场。想出言反驳,却又不知该从何处开始。

  平心而论,孙承宗方才所言,有些地方固然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但有些地方却也不无道理。

  比如户部存银这件事儿。

  虽然程光阳这两年来各种经营,解决了过去的很多积弊,给户部太仓库积攒下了四百多万两银子。

  但是这些银子,天启帝修缮三大殿拿走了一百五十万两,如今只剩两百八十多万两了。

  这两百多万两备用存银,用途很广,各地省、府、州,县,倘若遇到什么旱涝灾害,需要朝廷赈济,肯定得从这里拨钱。

  辽东的努尔哈赤如果突然出兵发起进攻,前线守军的军费,也得从这里拨。

  现在程光阳还想组建水师,区区两百万八十两银子,想办成这么多事,哪有这么容易。

  “朕觉得孙尚书之言,似乎也并非毫无道理,先生,你以为呢?”

  听罢孙承宗的话,天启帝怔了怔,转头看向程光阳,想听听对方如何解释。

  “陛下,将来发生的事,会证明臣今日的决定是对的。至于孙尚书方才说的那些,全都是杞人忧天的迂腐之见。”

  程光阳并没有解释,先是抬头望了天启帝一眼,接着开始环视周边,淡淡开口道:

  “漕粮海运,还有组建水师之事,势在必行!今日殿内诸公,若是赞成程某的决定,就请站到我这边来。要是赞成孙尚书,就站到对方那边!”

  闻听此言,在场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过多久,最后全都站到了程光阳的身边。

  程光阳手持笏板,拱手对天启帝道:“陛下倘若相信臣,相信在座诸公,那就请不要再犹豫了。”

  “这……”

  眼看满朝文武,几乎全都站在程光阳身边,饶是天启帝并不怀疑程光阳的忠诚,心里还是难免有些膈应。

  不过朝廷举行廷议,本来就是为了征询群臣意见,眼看这么多人都支持程光阳,只有一个孙承宗在反对。

  天启帝斟酌再三,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下来,摆了摆衣袖道:

  “诸位爱卿既然都觉得此事可行,那朕便依了你们的意思。”

  “陛下圣明……”

  程光阳见状,立刻率领群臣跪地叩谢。

  …

  在程光阳的坚持下,组建水师之事,开始提上日程。

  由于廷议期间,孙承宗全程唱反调,导致程光阳对他很不满意。

  廷议之事结束后,程光阳立刻知会内阁与吏部的官员,让他们集体上疏奏请皇帝。

  将原兵部左侍郎孙承宗,则改任为“协理京营戎政大臣”,专门负责监督京营的操练之事,不让对方再执掌兵部事务。

  与此同时,提升原兵部右侍郎王在晋为兵部尚书,由王在晋来负责水师组建之事。

  王在晋此人,虽不是兴明社的成员,甚至当年还与东林党有过来往,但他这几年能留在兵部任职,完全得益于程光阳的赏识,如今又被程光阳提拔做了兵部尚书,心中自然十分感激。

  为了回报程光阳的知遇之恩,王在晋立刻集中精力,开始从各地水师驻地抽调将领和兵马,又不断下发照会文书,通知两淮地区的都司卫所,命他们招募新兵。

  在王在晋的安排下,水师的组建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仅仅一个月的工夫,便开始初具规模。

  水师的总兵额,初步定为三万,一万人从各沿海省份的水师驻地抽调,另外两万人则从江淮地区临时招募。

  三万水师官兵,分别由赵登高、沈有容两位总兵,出任正、副提督,负责日常的统率和管辖。

  这两名武官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赵登高。

  此人本来只是山东肥城一个世袭百户,勉强捞到一个把总的实职,长期得不到升迁机会。

  然而从前程光阳还是举人的时候,曾与他在德州良店驿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有一伙白莲教的匪徒,趁夜攻打驿站,赵登高负责在城墙上方防守,程光阳则在驿站内组织家丁反击。

  在二人的互相配合下,最后白莲教的贼寇被打死打伤无数。

  此事虽说已经过去了不少年,但程光阳记性极好,并未忘记赵登高这个名字。待到他彻底掌权之后,赵登高的官位便跟着一路突飞猛进。

  阶官方面,对方先是从百户升到千户,接着升到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都指挥使。实职方面,则是从把总升到守备,而后一路高歌猛进,先后升到游击、参将、副将。

  最后做到了山东登莱总兵。

  可以说赵登高此人,完全是程光阳一手提拔上来的,属于他在军中安插的心腹。

  如今程光阳决心组建水师,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来统领这支部队,自然没有比对方更合适的人选了。

  …

  九月,时节已至深秋。

  京师各地,天气越来越寒凉,尤其是秋雨过后。

  “大兄,家父和我二叔给大兄来信了……”

  书斋内,程光阳正在翻看各地兴明社分社,最近刚送来的社员名单和资料。

  他的另一个从弟程光寅,忽然手捧几封书信,敲了敲门。

  由于上个月,程光逢已经南下成亲去了,如今的程家府邸,有什么迎来送往之事,基本都是程光寅在负责。

  “书信,可是关于船队之事?”
  http://www.hlys.cc/40695/3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