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经世致用,初入红尘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时值万历十七年仲夏,华山顶上的暑气被山风涤荡,思过崖前云海翻涌。

  奕帆负手立于崖边,望着脚下万里河山,心中已有定计。

  这半年来武功虽臻化境,然欲在这大明天下立足,尚需谋划一番事业。

  山风拂动他垂至腰际的长发,如今已用一根枯枝随意挽起,已活脱脱符合明代头饰。

  九阳神功大成后,体内真气生生不息,虽是盛夏,周身三尺却自生凉意。

  这半年来,他将独孤九剑练至无招胜有招之境,九阴真经基础篇也与九阳神功水乳交融。

  但武功再高,终是江湖手段。欲在这大明天下做一番事业,还需从长计议。

  在崖洞中安顿下来后,他从储物空间中取出《明史》与《世界编年史》,就着天光细细研读。

  书页在指尖翻动,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这个时代的脉搏。

  万历十七年...

  奕帆轻抚书页,陷入沉思。

  此时的欧洲,西班牙无敌舰队去年刚刚败于英吉利,海上霸权易主在即。

  尼德兰起义方兴未艾,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在筹建。

  而在远东,葡萄牙人盘踞澳门,西班牙人窥视吕宋,整个东西方贸易格局正在重塑。

  反观大明,张居正新政余温尚存,一条鞭法仍在推行。

  然皇帝因国本之争开始怠政,已有数年不朝。

  朝中浙党、楚党、齐党渐成气候,东林书院尚未成立,但清流之风已现。

  辽东建州女真努尔哈赤正在整合各部,东南沿海倭寇之患未绝,西南土司时有骚动...

  欲富甲一方,当取巧而非取力。

  他合上史书,望向东南方向。

  这个时代最丰厚的利润,莫过于海外贸易。

  一船瓷器丝绸运往南洋,利润何止十倍。

  但海禁政策时紧时松,且以我白身,要想参与海贸,无异于痴人说梦。

  需得先积累资本,打通人脉。

  奕帆喃喃自语,看来,还是要从这西安府开始。

  ……

  七月初三,晨光熹微中他飘然下山。

  九阳神功运转之下,足尖在崎岖山道上轻点,身形如飞鸟般掠过苍松翠柏。

  不过半个时辰,巍峨的华山已被抛在身后。

  行至潼关时,已是午后。

  这座天下雄关在烈日下更显沧桑,城墙上的斑驳痕迹诉说着千年烽火。

  然而令奕帆震惊的是,关城内外竟聚集着大批流民。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在尘土中或坐或卧,眼神空洞。

  老人家,这是从何处来?

  他在一个老丈面前蹲下,递过水囊。

  老丈颤巍巍接过,连饮数口方才喘过气来:

  多谢公子...我等都是从渭南逃荒来的。

  今年大旱,颗粒无收,官府还要催缴夏税...

  他说着便老泪纵横,村里饿死大半,剩下的只能出来讨生活。

  奕帆心中恻然,又从行囊中取出些干粮分给周围的灾民。

  这时一个中年书生愤然道:

  岂止渭南!华州、同州、商州皆是如此。

  听说山西、河南更甚,易子而食都不鲜见!

  正说话间,忽闻马蹄声疾。

  但见一队官兵纵马而来,当先将领约莫三十五六年纪,身着山文甲,腰悬雁翎刀,眉宇间英气逼人。

  杜总兵来了!

  人群中有人低呼。

  那将领勒马环视,目光如电扫过流民,最终落在奕帆身上:

  你是何人?在此作甚?

  他拱手道:

  在下奕帆,路过此地,见灾民困苦,略尽绵力。

  杜松微微颔首,翻身下马:

  本将杜松,镇守潼关。

  说着叹道,今年陕西大旱,流民日增。

  可朝廷赈济迟迟不到,本将也只能开仓放些陈粮,终究是杯水车薪。

  他心中一动。

  杜松?

  这可是明末名将,史载他勇猛善战,治军严整,没想到在此相遇。

  ……
  http://www.hlys.cc/40986/1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