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妙手仁心 杏林扬名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狮峰楼内茶香袅袅,众人临窗而坐,品茗闲谈。

  窗外郑州街市热闹非凡,叫卖声、车马声不绝于耳。

  唐江龙唤来小二,笑问道:小二哥,这郑州城近来可有什么新鲜事?说来与我们听听。

  小二是个健谈的年轻人,见这桌客人气度不凡,便热情地介绍起郑州风物。

  各位客官是外地来的吧?咱们郑州知府裴泫栗大人可是个清官,就是...

  小二压低声音,道:就是有点惧内。

  他那位绍兴师爷张可维,可是个能人,把知府衙门打理得井井有条。

  唐江龙摇扇笑道:看来小二对城中事务了如指掌啊。

  那是自然!

  小二得意地道:北大街的绸缎庄、南大街的粮行、小巷胡同里的各色商号,没有我不知道的。

  正说着,小二忽然想起什么,道:说起来,昨天裴夫人闹肚子,可把全城的大夫都急坏了。

  十几个大夫轮流问诊,都没见起色。这种闹肚子在咱们郑州城,每年都要死掉上百号人呢!

  奕帆闻言神色一凝,仔细问道:这种病症很常见吗?手中茶杯微微一顿。

  蓝漩秋注意到他的反应,轻声问道:奕大哥,怎么了?

  可不是嘛!小二叹道,特别是夏秋之交,闹肚子的人特别多。刚才一个时辰前,知府衙门前还贴了悬赏公告,寻神医诊治呢。

  奕帆沉吟道:听小二描述,这病症像是肠胃疾病。

  若是饮用了不干净的水或食物,体弱之人确实可能危及性命。

  奕帆心中一动,这症状听起来像是后世的急性肠胃炎。

  在这个卫生条件落后的时代,因饮食不洁引发的肠胃疾病确实可能致命。

  他仔细询问了病症详情,随后打听知府衙门的位置。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

  唐江龙诧异道:奕兄,莫非你要去揭榜治病?难道你还懂医术?

  付嵇将军也疑惑地说:总镖头,这治病救人可不是儿戏啊。

  蓝漩秋却微笑道:我相信奕大哥既然敢去,定有把握。

  奕帆从容起身:略懂一二,且去试试。

  一行人来到知府衙门,果然见到门前张贴着求医榜文。

  奕帆上前揭榜,守门衙役见他年纪轻轻,很是不屑道:去去去,哪里来的小子,也敢揭知府大人的榜文,这可是要给夫人看病的!”

  这时,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师爷走了出来,正是绍兴师爷张可维。

  他上下打量着奕帆,语带讥讽道:这位公子,看病可不是吟诗作对,需要真才实学。

  看你年纪轻轻,还是不要耽误夫人病情了。

  奕帆不慌不忙,拱手道:张师爷,在下有几个问题请教。

  夫人近日可曾食用不洁食物?

  是否饮用生水?

  发病前可曾吃过生冷之物?

  这一连串专业问题让张师爷一时语塞,他支吾道:这个...夫人前日在花园赏菊时,确实饮了些生水,还用了些生冷瓜果...

  奕帆继续追问:这就对了。

  生水未经煮沸,易含病菌;生冷之物伤及脾胃。

  可曾发热?

  腹泻是水样还是黏液样?

  一日几次?

  若不及早医治,恐生变故。

  张师爷被问得满头大汗,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或许真有本事,连忙道:公子稍候,容在下禀报知府大人。

  不多时,裴知府亲自迎了出来。这位知府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儒雅,只是眉宇间带着忧色。

  他见奕帆气度不凡,拱手道:本官裴泫栗,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在下奕帆,见过裴大人。

  奕公子,内子之疾,城中名医皆束手无策,公子真有把握?裴知府半信半疑问道。

  奕帆自信地说:医者父母心,在下必当尽力而为。

  若是普通的肠胃疾病,在下有九成把握。

  来到内室,奕帆先为夫人诊脉,又仔细询问了症状。

  其实他早已从症状判断这是急性肠胃炎,但为掩人耳目,还是装模作样地诊了片刻。

  确认是急性肠胃炎后,夫人这是急性肠胃之疾,

  奕帆正色道,需立即用药。

  他借故需要取药,独自来到偏房。

  意念一动,奕帆从空间中取出蒙脱石散、阿莫西林和益生菌各两盒。

  这些后世常见的药物,在这个时代无异于灵丹妙药。

  这些现代药物他立即都用古朴的瓷瓶分装,以免引人怀疑。

  出了偏房,拿出瓷瓶。

  裴知府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药瓶,疑惑道:奕公子,这些是...

  这是家传秘方,奕帆面不改色,道:还请大人相信在下。

  他仔细向丫鬟说明用法:先将这白色药粉用温水冲服,半个时辰后再服这胶囊。

  记住,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

  又特别嘱咐:往后切记,所有饮水都要烧开,饭菜要热透再用。如厕后务必洗手...

  这一番现代卫生常识,听得裴知府和张师爷目瞪口呆。

  趁着配药的间隙,唐江龙在外间与张师爷闲聊。

  得知张师爷是绍兴人,唐江龙笑道:听说绍兴女儿红醇美无比,可惜一直无缘品尝。

  张师爷顿时来了精神道:说起女儿红,那可是我们绍兴的宝贝。

  谁家生了女儿,就要埋下几坛好酒,待女儿出嫁时取出宴客。那酒啊...说着不禁咽了咽口水。

  黄昏时分,奇迹发生了。

  卧病两日的裴夫人竟然能够起身用膳,而且这两个时辰都没有再腹泻。

  裴知府喜出望外,连声道:神医!奕公子真乃神医!

  不知该如何报答才是。

  奕帆谦逊道:治病救人是医者本分。

  只是这肠胃之疾在郑州似乎颇为常见,大人何不防患于未然?

  裴知府叹道:本官也曾想过,只是不知从何入手。

  奕帆又向裴知府建议:大人,若要根治此疾,还需从根本着手。

  应当在城中多建公厕,如厕后要勤洗手,教导百姓饮用开水,食饭前也要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裴知府连连称是:公子高见!

  本官明日就着手办理。

  众人也佩服不已,唐江龙忍不住对苏媚儿低语道:没想到奕兄连妇人之疾都能治,当真是全才。

  苏媚儿抿嘴笑道:怎么?

  你也想学医术?

  莫非是想给哪位红颜知己看病?

  有你一个就够我操心的了。

  唐江龙轻捏她的玉手道。

  当晚,裴知府设宴款待奕帆一行。

  宴席上,张师爷对奕帆的态度完全转变,频频敬酒。

  奕公子医术高明,不知师从何人?

  张师爷好奇地问。

  奕帆含糊其辞道:家传医术,不足挂齿。

  张师爷接话道:奕公子这般医术,若是开馆行医,定能名扬天下。

  唐江龙在一旁打趣道:我们奕兄不仅武功盖世,医术也如此了得。

  难怪能赢得美人芳心啊!

  蓝漩秋闻言,玉颊微红,在桌下轻轻掐了奕帆一下。

  付嵇将军举杯道:总镖头今日又救一命,当真功德无量。

  这时,服侍的丫鬟红着脸出来,小声对奕帆说:公子,夫人问...这药可会影响...会影响月事...

  奕帆正色道:请转告夫人,这些药都是调理肠胃的,不会影响生理。

  不过这段时日还是要好生休养,尤其要注意...房事节制。

  最后四个字说得含蓄,但在场众人都听懂了。

  裴知府老脸一红,唐江龙则是在苏媚儿耳边低语:看来咱们奕兄还真是个全才,连这些都懂。

  苏媚儿俏脸微红,轻啐道:没正经!

  宴席结束后,奕帆回到官驿房间。

  待四下无人时,他意念微动,从空间中取出了穿越前精心准备的两本医书——《赤脚医生手册》和《常见疾病中西医诊治》。

  烛光下,他仔细研读起来。

  这两本后世编纂的医学宝典,包含了大量实用医学知识。

  《赤脚医生手册》中记载的各种常见病的简易诊断和治疗方法,特别适合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

  而《常见疾病中西医诊治》则详细对比了中西医的治疗思路。

  奕帆一边翻阅,一边对照着自己带来的药品。

  蒙脱石散、阿莫西林、益生菌...这些现代药物在这个时代确实能发挥奇效。

  但他也意识到,单靠这些存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正确的医疗观念和卫生习惯传播开来。

  预防胜于治疗...

  奕帆轻声念着书中的一句话,深以为然。

  今日在知府衙门讲解的那些卫生常识,正是出自这本书的启示。

  他又翻到传染病防治的章节,看到关于水源净化、粪便管理的知识,不禁点头。

  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确实能挽救无数生命。

  直到深夜,奕帆才合上书卷。

  这一晚的研读,让他对今后的行医济世之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次日,在张师爷的有意宣扬下,奕帆医术精湛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城。

  知府衙门前来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

  奕帆索性在驿站外设了个临时诊摊,为百姓义诊。

  他不仅开药治病,更不厌其烦地讲解卫生常识。

  一个老妇人感激地道:公子说的在理,往后老身一定把水烧开了再喝。

  还有个商人笑道:听了公子一席话,我才知道以前如厕后不洗手有多不卫生。

  唐江龙看着这一幕,对苏媚儿感叹:我现在总算明白,为何蓝姑娘会对奕兄倾心了。

  这等仁心仁术,确实令人敬佩。

  苏媚儿靠在他肩上,轻声道:那你也要多学着点。

  学什么?学医术还是学做人?唐江龙嬉笑道。

  都学!

  苏媚儿娇嗔道,特别是要学奕公子对待蓝姑娘那般体贴。

  这时,一个稚童跑来递给奕帆一朵野花:谢谢神医叔叔治好了我娘的病。

  奕帆接过花,顺手别在蓝漩秋发间。

  这个亲昵的举动让蓝漩秋羞红了脸,却也没有拒绝。

  付嵇将军见状,大笑道:总镖头这是要改行当郎中了吗?

  奕帆正色道:医武同源,都是济世救人之道。

  若能以医术多救几人,也是功德。

  傍晚时分,裴知府亲自来到驿站,送上厚礼:奕公子妙手回春,这是本官一点心意。

  奕帆婉拒道:治病救人是医者本分,不敢受礼。

  只望大人能将这些银钱用于改善民生,多建几处公厕,让百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裴知府深受感动:公子高义!本官定当照办。

  是夜,郑州城中处处都在传颂着这位年轻神医的事迹。而在驿站内,奕帆正在教授众人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

  记住,往后饮水务必烧开,饭菜要热透。如厕后要用皂角洗手...奕帆耐心讲解。

  唐江龙笑道:奕兄,你这些道理虽然简单,却能救人性命。

  当真是良医一言,胜服良药

  蓝漩秋柔声道:奕大哥今日救治了这么多人,可是想到了什么?

  奕帆叹道:见一叶而知秋。

  郑州尚且如此,想必其他地方更是缺医少药。

  若能推广这些卫生常识,或许能少死很多人。

  蓝漩秋凝视着他认真的侧脸,柔声道:你有这份心,便是苍生之福。

  月光下,两人相视而笑。

  这一日的经历,让奕帆更加坚定了要用自己的知识造福这个时代的决心。

  而他在郑州城留下的,不仅是治病的良方,更是改变生活习惯的智慧。

  ……
  http://www.hlys.cc/40986/2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