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北行路上 仁心济世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翌日清晨,天光未亮,奕帆便已起身。

  推开窗扉,但见东方既白,晨星未隐。

  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开始收拾行装。

  蓝漩秋轻步走来,为他披上一件外袍:奕大哥起得真早,可是在担心前路?

  奕帆回头微笑:倒不是担心前路,只是想起这一路所见民生多艰,心中难安。

  不多时,众人都已整装待发。

  唐江龙伸着懒腰走来道:奕兄,你这起早贪黑的习惯,可让我们这些懒散之人惭愧啊。

  苏媚儿抿嘴笑道:你若是能有奕公子一半勤勉,我也不用整日为你操心了。

  辰时整,队伍准时出发。

  出了郑州城,但见官道上车马络绎,商旅往来不绝。

  然而与往日的繁华相比,此刻的道路上多了许多逃荒的灾民。

  付嵇将军策马来到奕帆身侧,沉声道:总镖头,据探马来报,因连年大旱,京杭大运河多处河段已经干涸,我们只能改走陆路前往黄河渡口了。

  奕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走陆路。

  只是这一路恐怕会更加艰难。

  果然,越往北行,灾情越是触目惊心。

  干裂的田地一望无际,枯死的庄稼在秋风中瑟瑟作响。

  路边的树木皮都被剥光了,可见灾民饥饿到了何种程度。

  唐江龙看着这一幕,不禁吟道:

  赤地千里无鸡鸣,枯骨遍地不忍听。

  苍生何辜遭此劫,愿借天河润八荒。

  奕帆接吟道:

  天公不作美,地母难为情。

  但愿春风早,重现绿野平。

  蓝漩秋在马车中听见,轻声道:奕大哥总是心系苍生。

  沿途不时有灾民跪地乞食,奕帆命人将干粮尽数分发。

  一个老翁接过食物,老泪纵横道:多谢恩公!恩公大德,老朽没齿难忘!

  奕帆扶起老人道:老人家请起。

  敢问这一带的灾情持续多久了?

  老翁叹息道:已经三年了!三年滴雨未降,井水干涸,庄稼绝收。

  年轻人大多逃荒去了,只剩下我们这些老弱病残...

  奕帆闻言,心中沉重。

  他记得史书上记载,这小冰河时期对山西、河北的打击最为严重,今日亲眼所见,果然比河南更加凄惨。

  行至新乡时,天色已晚。

  众人在一处破败的驿站歇脚。

  驿丞是个满面愁容的中年人,见到奕帆等人,连忙迎了出来。

  各位大人,小店简陋,还望海涵。驿丞躬身道。

  奕帆温言问道:这一带的灾情似乎比郑州还要严重?

  驿丞叹道:何止严重!去年冬天就饿死了上千人。

  如今城中存粮将尽,怕是撑不过这个冬天了。

  当晚,奕帆辗转难眠。

  他想起史书记载,小冰河时期会在1590年暂时缓转,可如今已是十月,却仍未见天气好转的迹象。

  莫非真要等到年底下雪才会好转?奕帆望着窗外的残月,喃喃自语。

  蓝漩秋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轻声道:奕大哥又在为百姓忧心?

  是啊。

  奕帆叹道,眼见灾情如此严重,我却无能为力。

  奕大哥已经做得很好了。

  蓝漩秋柔声道,这一路行来,你救治病人,分发粮食,不知救了多少人性命。

  次日继续赶路,越往北行,景象越是凄凉。

  安阳城外,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奕帆命人将随身携带的粮食尽数发放,却仍是杯水车薪。

  付嵇将军见状,感慨道:末将驻守边关时,也曾见过灾荒,却从未见过如此惨状。

  唐江龙收起往日的玩世不恭,正色道:以前我总觉得天下兴亡与我无关,如今跟着奕兄一路行来,才知民生之多艰。

  苏媚儿也道:是啊,以前在教中只顾争权夺利,何曾想过百姓疾苦。

  第四日午后,终于抵达邯郸。

  望着这座千年古城,众人都不禁感慨万千。

  但见古城墙巍峨耸立,城楼上两个大字苍劲有力。

  然而与往日的繁华相比,此刻的邯郸城也难掩萧条之色。

  唐江龙诗兴大发,朗声吟道:

  邯郸古城立千年,赵武灵王迹犹存。

  可叹今朝逢大旱,满目凄凉不忍看。

  奕帆接吟:

  古城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但愿天公作美,重现往昔荣。

  蓝漩秋轻声道: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愿借明月光,照亮众生路。

  进入邯郸城,但见街道冷清,商铺大多关门歇业。

  偶尔有行人经过,也都是面黄肌瘦,步履蹒跚。

  奕帆找到一处还算整洁的客栈住下。

  掌柜的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见到这么多客人,喜出望外。

  各位客官是从南边来的吧?

  掌柜的一边安排房间一边道,听说南边的灾情稍好些?

  奕帆问道:掌柜的,这一带的灾情持续多久了?

  整整三年了!

  掌柜的叹道,三年大旱,颗粒无收。

  城里的大户早就逃难去了,只剩下我们这些无处可去的人。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原来是有个老妇人晕倒在街边,她的孙子正在哭喊求救。

  奕帆立即带着药箱出去诊治。

  诊断后确认是因饥饿导致的虚脱,他取出空间里携带的葡萄糖粉,兑水给老妇人服下。

  不多时,老妇人悠悠转醒,得知是奕帆救了她,连连叩头道:多谢神医!多谢神医!

  这一幕被路过的行人看见,很快,奕帆的消息就在邯郸城中传开了。

  当晚,客栈外聚集了许多前来求医的百姓。

  奕帆索性在客栈大堂设了个临时诊摊,为众人诊治。

  唐江龙看着奕帆忙碌的身影,对苏媚儿感叹道:我现在总算明白,什么是医者仁心

  苏媚儿点头道:是啊,奕公子不仅武功高强,医术精湛,更有济世救人的胸怀。

  付嵇将军也感慨道:末将征战沙场多年,见过无数英雄豪杰,却从未见过如总镖头这般文武双全、仁心仁术之人。

  蓝漩秋在一旁默默协助奕帆,眼中满是倾慕之色。她轻声道:奕大哥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他这是在践行自己的信念。

  直到深夜,前来求医的百姓才渐渐散去。

  奕帆虽然疲惫,却感到十分充实。

  回到房间,蓝漩秋为他斟上一杯热茶道:奕大哥辛苦了。

  奕帆摇头道:与那些受灾的百姓相比,我这算什么辛苦。

  他望着窗外的明月,轻声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蓝漩秋接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次日清晨,奕帆早早起身,继续为前来求医的百姓诊治。

  他的奕善人神医之名,很快在邯郸城中传开。

  一个被救治的老者感激地道:奕公子仁心仁术,当真是华佗再世啊!

  奕帆谦逊道:老人家过奖了。

  医者本分,不足挂齿。

  在邯郸停留的两日里,奕帆不仅治病救人,更将卫生常识、防灾知识耐心地传授给当地百姓。

  他还特意拜访了当地的乡绅,建议他们组织民众挖井取水,共渡难关。

  临行前,邯郸百姓自发前来送行。

  一个被救治的孩童递给奕帆一幅画:神医叔叔,这是我画的您。

  画上的奕帆身着青衫,面带微笑,身边围绕着受助的百姓。

  虽然笔法稚嫩,却饱含深情。

  奕帆感动地收下画作,对众人道:诸位保重,相信很快就会有转机。

  离开邯郸时,唐江龙感慨道:奕兄,跟着你这一路行来,我算是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侠义精神。

  付嵇将军也道:末将愿誓死追随总镖头,为这天下苍生尽一份力。

  秋风送爽,队伍继续北上。

  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希望之火。

  奕帆的仁心义举,不仅救治了无数百姓,更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这乱世之中,他们正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这苍凉的人间带来一丝温暖。

  ……
  http://www.hlys.cc/40986/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