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双炀城大捷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大景国朝堂上,群臣对于贾泽叛乱一事,早已吵得不可开交。贾泽之叛虽出乎贾谧的预料,却完全在司马威的算计之中。这场由东宫幕僚与朝堂重臣暗中策划的阴谋,此刻终于显露出狰狞面目。
朝堂上,司马威率领一众老臣进谏:“陛下、太后,贾泽拥兵三十万,现已攻至双炀城下,不日便可兵临京师。老臣恳请速诏各路藩王率兵勤王,拱卫京师!”
贾谧冷笑道:“驱虎吞狼!丞相大人就不怕玩火自焚?”
司马威一反常态,强硬回应:“贾大人此言何意?各位藩王都是先皇子孙,都是自己人,莫非还要老臣防备不成!”
“我问你!”贾谧步步紧逼:“藩王带兵入京,由谁来节制兵马?”
司马威面不改色:“若贾大人自认有此才能,老臣这就上奏,请您总领藩王兵马。”
贾谧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满朝文武心知肚明,一旦藩王兵马入京,除奉天司和演化司外再无任何一方势力能压制这些虎狼之师。奉天司是坚定的太子党,演化司这些年虽然一直保持中立态度,但与祭灵司素来有怨,很大可能不会支持贾氏。
因此能节制藩王兵马的景国只有一人——太子司马驹!
贾谧心中暗恨,这老家伙终究还是露出狐狸尾巴了!眼见局势不利,他立即向高子微使个眼色。
高子微会意,在太后贾凤耳边低语几句后,高声宣布:“太后凤体欠安,今日廷议到此为止,明日再议!”
司马威想要阻拦,却见帘后已空无一人,皇帝在内侍的簇拥下匆匆离去。
-----------------
等回到府邸后,贾谧召集门客,讨论对策。
不多时,边锋急信:“报!并州刺史王弥南下,与贾泽会师,平原国破,军民死伤无数。”
贾谧喝道:“荒唐!贾泽正在攻打双炀城,如何能攻打平原国?拉下去,给我斩了!”
幕僚贾思范劝告:“等等!主公,让我问他几句话再做决定不迟。”
贾谧犹豫了下,点点头。贾思范是他的义弟,也是他的第二号谋士。
贾思范问信使:“你是从哪里探听到这个消息的?”
传令兵回答:“溃兵,平原国的溃兵已经渡过大河,大人若不信抓过来几个人问问便知。”
贾思范观察他的神情,不似说谎,回头向贾谧示意。
贾谧走向书房中央的沙盘,手指在双炀城与平原国之间来回移动:“不对,以我对贾泽的了解,他绝对会直捣京师,为何分兵要攻打平原国,除非!”
贾思范接话:“除非双炀城把他挡住了!”
贾谧大怒:“来人,接着给我去探,派有家室的人去,天黑前我要知道双炀城出了什么变故!”
这时,一位年长的幕僚拄杖而入。
此人姓郭名彰,为贾谧帐下首席谋士,只听他进言:“主公,双炀城虽然险峻,但今年干旱不断,大河枯涸,很多地方都能涉水而过。贾泽即使拿不下双炀城,也会从别的地方渡河,尽快逼近京城。”
贾思范冷笑道:“郭叔真是人老耳背,你没听说最近几日,双炀城一带天降大雨吗?”
郭彰惊道:“不可能!”
贾思范向天一拱手:“我大景国有蛊神护佑,只要真心祭祀,天底下就没有不可能的事。”
郭彰怒斥:“孺子,还轮不到你来教训老夫!”
“够了!”
贾谧紧盯沙盘:“即使没有大雨,贾泽也不会绕过双炀城进攻京都,这样会使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不留退路。”
“难道真是杨氏挡住了贾泽?!”
“有可能,虽然很难。”
“你觉得杨氏能撑多久?”贾谧抬头问贾思范。
“十天,最多十天。”
郭彰忽然上前一步:“主公,现在唯有一人能擎天保驾!”
贾谧道:“你说老九?”
郭彰道:“没错,幽州刺史贾麟手下有五万精兵,若能再节制博陵、高阳、河间、渤海、章武,五国兵马,定能战胜贾泽……”他越说声音越小,因为贾谧的神色正在愈发阴沉。
贾思范道:“耳报不明,不足以谋。七天前,主公就给幽州发了急信。”
郭彰没心气跟他争论,忙问:“七天?现在应该有回信,九公子说什么?”
贾谧从袖中抽出一封信函,声音冰冷:“老九说他只是一个刺史,不像贾泽是亲封的邺城王。讨伐他,名不正,即言不顺,又何以统率五国兵马。所以他奏请朝廷,封他个假燕王!等叛乱平定,再坐回刺史!”
郭彰怒道:“九公子这是挟私愤而误国事!”
贾思范叹道:“主公,不如就给他个假燕王,等叛乱平定后再说。”
“荒谬!今日你要侯,明日他要王,尔等是不是忘了,这天下还姓司马,而不姓贾!“贾谧来回踱步:“上次向贾泽妥协,封他邺城王,各地藩王就已经心怀不满。这一次要是再妥协,定会引起更大叛乱。“
郭彰道:“没错,此风绝不可长!”
贾思范道:“话虽如此,可北方除九公子外,似乎再无人能平息这场叛乱。难道真要招藩王入京不成?一旦太子节制兵权,等平定叛乱后,声威日涨,下一步就是逼太后让权,皇上退位,真到那个时候,我等可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此话一出,书房内顿时陷入沉寂。
郭彰忽然打破沉默:“依老夫看,还是再等等。”
贾谧皱眉:“等?等什么?”
“等双炀城的消息。”郭彰捋须道:“老夫年轻时曾在西京与杨渊共同求学。那时他虽年少,身份更是一胡人,却能使众学子折服,尊他为首,此人不简单。依我看,贾泽想要突破双炀城,恐怕要碰个钉子。“
贾谧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株梧桐,秋风吹过,落叶飘零。
“传我令。”他忽然转身,声音低沉而坚定:“再加派三队斥候,我要在明日早朝前,知道双炀城的真实战况。”
他顿了顿:“给老九回信,就说燕王之事,容我再想想。”
贾思范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深深一揖:“遵命。”
日暮时分,贾谧书房内的烛火刚刚点亮,外面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
第一队斥候冲进书房:“主公,双炀城大捷!杨渊、杨勒兄弟亲上城头,率兵击退贾泽攻城,斩敌七千余众!”
贾谧不觉站起,手中的茶盏落地,溅湿衣裳。缓缓弯腰,捡起茶盏放下,强忍着激动,但眼中仍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没有立即表态,只是挥手让斥候退下,问贾思范:“你怎么看?”
贾思范:“仅一队斥候之言,恐难尽信。”
话音未落,又一阵脚步声传来。第二队、第三队斥候接连入内,禀报的内容竟与第一队如出一辙。
待到夜半,所有斥候全部返回,带回的消息全都是双炀城大捷。
贾谧紧绷的面容这才舒展开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好!好一个羯胡杨渊!”
幕僚们纷纷道贺,书房内一时喜气洋洋。
贾思范却问斥候:“斩获的人头现在何处?”
最后一名斥候回禀:“已押送回京,明日就能到达。”
郭彰笑道:“杨渊这是要献俘阙下,向朝廷表功啊。”
贾谧连道三声‘好’字:“吾弟,你亲自为杨渊写请功奏疏!我出去走走。”
众幕僚门客想要跟随,贾谧摆摆手:“我一个人想静静,您们都回去休息吧。”
夜深人静时,贾谧独自踱步至后花园。秋夜的凉风拂过面庞,带走白日遗留的燥热和疲乏。他望着天边那轮明月,想起《奉天小报》。此报最近开设一个专栏,名为‘人物志’,时人又称月旦评。
上面对他的评价,为:僭拟宸极,广营第宅。
这八个字,明面上是说他不遵礼制、骄横跋扈,喜好大兴土木。可谁又知道,这其中的无奈?
贾谧如今掌控六曹,天下政事,多出自他一人之手。
从钱粮调度到平定叛乱,从赈济灾民再到选拔官员,种种政务,若权威不够如何行事?而树立权威最快的办法,就是两个字:无情。
宁要人怕!不要人敬!
嚣张跋扈,是为让人心生畏惧;广营第宅高楼,是为让人仰视。
那巍峨的府邸,那高耸的楼阁,就是要让每一个站在它脚下的人,还未进门,便顿生渺小卑微之感。如一座无形大山,先镇住对方的精神,如此才能彰显权力的威严。
可这九州万方的重担,终究是太沉了。
凉风掠过,贾谧不禁打起寒颤。若是时光能够倒流,他也许……
不!
他一定会再选择踏上这条孤独的路,因为拥有权力的感觉,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哈哈哈哈!
http://www.hlys.cc/41022/1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