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分工明确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御书房内,寂静无声。

  那八个字,如八座巍峨巨山,狠狠压在张居正、荀彧、商鞅、鲁班四人的心头,让他们甚至连呼吸都为之停滞。

  他们的眼中,狂热的火焰在燃烧,但火焰深处,是面对这等开天辟地之伟业时,本能产生的巨大压力与茫然。

  书同文?天下文字何止百种,光是一个“夏”字,各地便有十数种写法,如何统一?

  车同轨?南北地势不同,车轮尺寸、车轴长短各异,强行统一,无异于让半个天下的车马都寸步难行!

  统一度量衡?更是要与天下所有商贾、工匠、甚至黎民百姓的习惯为敌!

  这三件事,任何一件,都足以耗尽一个王朝数十年的心力,甚至引发剧烈的动荡。

  而陛下,竟然要三管齐下!

  苏毅将四人震骇的神情尽收眼底,他没有催促,只是平静地走回龙椅,缓缓坐下。

  他将最宏伟的蓝图画了出来,点燃了他们心中最狂热的火焰。

  现在,他要做的,是给予他们劈开山脉的斧凿,与跨越江河的舟船。

  “都起来吧。”

  苏毅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四人如梦初醒,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躬身站起,神情肃穆地等待着陛下的雷霆政令。

  他们知道,真正考验他们的时候,到了。

  苏毅的目光,首先落在了荀彧身上。

  “文若。”

  “臣在。”荀彧上前一步,神情恭谨。

  “‘书同文’,朕交给你。”

  苏毅的声音清晰而沉稳。

  “朕不要你去搞什么考据、复古,更不要去争论哪种字体最优美。”

  “朕要你,以大夏官方所用的小篆为基础,创立一套全新的,笔画更简练,结构更清晰,更易于普通人学习和书写的文字。”

  “朕命你,总领此事,成立‘大夏文字编撰司’,给你三个月时间,给朕编撰出第一部《大夏字典》与《千字启蒙文》!”

  “朕要这套文字,上至朝堂奏章,下至村童启蒙,皆用此字!朕要我大夏子民,无论出身,无论地域,所学同源,所书同文!”

  荀彧的身体剧烈一震!

  他瞬间明白了苏毅的深意!

  这不是简单的统一文字,这是在从根源上,打破知识被士族垄断的壁垒!

  一套更简单的文字,意味着更低的学习门槛!

  《千字启蒙文》,更是要将开启民智的钥匙,送到每一个普通百姓的手中!

  这是何等高远的眼界!何等磅礴的胸襟!

  “臣……荀彧,领旨!”荀彧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他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为大夏万世开文脉,臣,万死不辞!”

  苏毅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了另一人。

  “鲁大师。”

  “草民……哦不,臣在!”鲁班激动得满脸通红,连忙上前。

  “‘车同轨’与‘统一度量衡’,这两件关乎帝国经济命脉的大事,朕交给你!”

  苏毅的指尖在桌案上轻轻一点。

  “朕不问你过程,朕只要结果。朕要你,联合工部,用最快的速度,为朕打造出标准统一的‘轨’与‘衡’!”

  “轨,即车轴之标准。朕要你制出统一的范本,天下所有新造车马,皆依此制!旧车旧轨,逐步淘汰!”

  “衡,即度量之标准。朕要你铸造‘大夏标准尺’、‘大夏标准升’、‘大夏标准斤’的母版!再以此为基,复制万千,颁行天下!”

  鲁班那双痴迷于工艺的眼睛,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这对他而言,不是任务,是神启!

  是让他用毕生所学,去为这个伟大的帝国,定义万物规则的至高荣耀!

  “陛下放心!”他拍着胸脯,如同一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臣,保证一个月内,就将最完美的标准器范本,呈于陛下御前!”

  苏毅的目光,接着落在了张居正的身上,眼神变得锐利。

  “张相。”

  “臣在。”张居正神情凝重,他知道,最艰难的任务要来了。

  “荀相制文,鲁大师制器,而你,则要为朕,将这些文字与器具,推行到大夏的每一个角落。”

  “朕命你,为‘三轨同风’总督办,节制西楚之地所有行政官员!”

  “推广新字,必遇旧学派抵制。颁行新轨,必有车马行阻挠。统一度量,更是会触动天下商贾之根本利益。”

  “朕许你,凡阻挠新政者,可先斩后奏!”

  苏毅的声音陡然转冷。

  “朕给你政策,给你人,也给你刀。朕要你用最铁血的手腕,给朕扫平一切障碍!”

  张居正那张沉稳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充满挑战的亢奋。

  这,正是他最擅长的事情!

  “陛下所虑,亦是臣所思。”他沉声道,“新政推行,必有阵痛。但为万世之基,此痛,当忍,亦当除!臣,领旨!”

  最后,苏毅的目光,如同一把最冰冷的刻刀,落在了商鞅的身上。

  “廷尉。”

  “臣在。”商鞅的身影,仿佛融入了殿内的阴影中。

  “你的《大夏律》,可以开始动笔了。”

  “朕要你,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三条,作为我大夏帝国之根本国策,写入律法总纲!”

  苏毅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朕要你,为这三条国策,配上最严酷的刑罚!”

  “凡新政推行之后,仍敢私用旧文、私造旧轨、私铸旧衡者,以叛国罪论处!”

  “一人犯法,全族连坐!”

  商鞅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封脸庞,在这一刻,微微抽动了一下。

  他缓缓抬头,那双没有感情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一丝近乎于“狂喜”的认同感。

  以最严酷的律法,为最伟大的变革,保驾护航!

  这,才是他商鞅毕生追求的,法与术的完美结合!

  “臣……遵旨!”他的声音沙哑,却字字如铁,“三日之内,臣必将《三轨同风铁律》呈上!”

  至此,一项足以改变文明进程的浩瀚工程,被苏毅清晰地分解,并交付给了最合适的四个人。

  文教,荀彧掌之。

  工造,鲁班掌之。

  推行,张居正掌之。

  法戒,商鞅掌之。

  四位顶尖人杰,如四根擎天巨柱,撑起了苏毅这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构想。

  他们躬身退下,每个人的背影,都带着一股奔赴战场般的决绝与悲壮。

  御书房内,重归寂静。

  苏毅缓缓走到沙盘前,看着那片已经插满大夏龙旗的疆域,眼神深邃。

  苏毅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书同文,车同轨,固然是千秋伟业。

  但他的目光,早已越过了这些,望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当文字统一,民智开启之后呢?

  官学、私学、郡学、国子监……一套全新的,为帝国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教育体系,将顺理成章地建立起来。

  而科举,这柄足以打破阶级固化,收拢天下英才的无上利器,也将在那时,真正登上历史的舞台。

  苏毅负手而立,俯瞰着脚下的万里江山。

  他的霸业,才刚刚开始。
  http://www.hlys.cc/41045/6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