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征途起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启程之日,天降小雨。

  苏明远站在府门前,看着准备好的车马,心中百感交集。这次巡视,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更不知道回来后会面临什么。

  老爷,一切都准备好了。管家上前禀报。

  苏明远点头,回头看了一眼自己住了大半年的府邸。

  这座府邸见证了他的飞黄腾达,也见证了他的道德沦丧。他曾在这里享受权力的滋味,也曾在这里承受良心的煎熬。

  老爷,有人送了东西来。一个仆人拿着一个包裹走过来。

  什么东西?

  不知道,说是给您路上用的。

  苏明远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件厚实的斗篷,还有一封信。信是范纯仁写的:

  明远:

  听闻你要去地方巡视,特送上一件斗篷,以御风寒。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你我原本也算是志同道合,可为何走到今日这般田地?我想了很久,终于明白——我们的目标或许相同,都是想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可我们选择的道路却不同。

  你选择了妥协,希望通过小的让步来达成大的目标;我选择了坚守,宁可一事无成也不愿违背原则。孰是孰非,我不敢妄断。

  可我想说的是,无论你走哪条路,都要走得问心无愧。若你选择了妥协,就要承受良心的谴责;若你选择了坚守,就要承受现实的打击。

  这次巡视,希望你能真正看到青苗法给百姓带来的影响——无论好坏。然后,按照你的良心做选择。

  人生在世,最终陪伴我们的,不是权势,不是富贵,而是我们曾经做过的选择。

  保重。

  范纯仁

  读完这封信,苏明远的眼眶湿润了。范纯仁明知他背叛了自己,却还能写出这样的信,这需要多大的胸怀?

  他披上斗篷,感受到一股温暖。这温暖不仅来自斗篷本身,更来自范纯仁的关怀。

  出发吧。他对随行的官员说。

  队伍缓缓启动。苏明远坐在马车中,透过车窗看着渐行渐远的汴京城。那座繁华的都城,在雨雾中显得朦胧而遥远,就像他曾经的梦想,越来越模糊。

  车队出了城门,进入官道。道路两旁是农田,可现在正值秋收,田里却稀稀落落,不少田地荒芜着。

  怎么这么多荒地?苏明远问随行的户部官员。

  回侍郎,这些都是因为青苗法。那官员小心翼翼地说,有些农户借了青苗钱,还不上,田地被官府没收,可官府也种不了,就荒着了。

  苏明远心头一沉。这才刚出京城,就看到了青苗法的恶果。那么真正到了地方,他会看到什么?

  车队行进了三日,来到第一个目的地——河北路的一个县城。按照王安石的安排,这个县城是青苗法执行得最好的典范,他来这里应该会看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果然,进城时县令率全县官吏出城迎接,场面热闹非凡。

  下官拜见苏侍郎!县令恭敬地行礼。

  免礼。苏明远淡淡地说,我来是视察青苗法执行情况的,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侍郎说的是。县令陪笑道,下官已经准备好了详细的报告,侍郎请过目。

  那份报告做得极为精美,里面详细列举了青苗法在本县的执行情况——有多少农户受益,收成增加了多少,百姓有多么感激朝廷等等。每一项数据都精确到个位数,每一个案例都完美无缺。

  可苏明远看着这份报告,心中却涌起一阵恶心。这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是真的。

  我想去农户家里看看。他突然说。

  县令脸色一变:这……侍郎舟车劳顿,不如先休息?

  不必。苏明远坚持,就现在去。

  那……那下官陪您去几户模范农户家中。县令勉强笑道。

  苏明远从怀中取出孙觉给他的那份名单,我要去这几户看看。

  县令接过名单,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侍郎,这些……这些都是刁民,不值一看……

  我说要去!苏明远第一次用这么严厉的语气说话。

  县令不敢再说,只能带着苏明远前往名单上的第一户人家。

  那是一间破败的茅屋,屋顶已经塌了一半。推门进去,只见一个老妇人瘫坐在地上,面前放着一个牌位。

  老人家,这是……苏明远问。

  老妇人抬起头,看到县令,眼中立刻充满了仇恨。可看到苏明远的官服,她又害怕地低下头。

  老人家,不必害怕,我是来了解情况的。苏明远温和地说,这牌位是……

  是我儿子。老妇人哽咽道,他被县令逼着借青苗钱,还不上,被抓去打板子,活活打死了……

  苏明远感觉心脏被重重一击。他转头看向县令,只见县令满头大汗,连声辩解:这……这是意外,是意外啊!那人本来身体就不好……

  住口!苏明远怒喝,我自有判断。

  接下来几户人家,他看到的都是类似的惨状——有的全家逃亡,只剩空屋;有的卖儿卖女,勉强还债;有的家破人亡,只剩孤寡老人。

  每一户都是血泪,每一户都在控诉着青苗法的罪恶。

  走出最后一户人家,苏明远的脚步沉重得抬不起来。他终于看到了真相,那个被他一直回避的真相——他制定的细则,王安石推行的政策,正在害死无数百姓。

  而他,就是那个帮凶。

  侍郎,这些都是个别情况……县令还在辩解。

  够了!苏明远打断他,你给我滚!我要上书弹劾你!

  县令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可苏明远已经不想看他了。他走回驿馆,独自坐在房中,看着窗外的夜色。

  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金榜题名。他确实了,圣旨黄榜,天下皆知。可这个,不是荣耀,而是耻辱,是那些死去的百姓用血泪给他写的罪状。

  他拿起笔,想写一份奏折,弹劾那个县令,揭露青苗法的弊端。可笔尖触到纸面,他却写不下去。

  因为他知道,若他真的写了,就是与王安石决裂,就是自毁前程,甚至可能有性命之忧。

  可若不写,那些死去的百姓呢?那些还在受苦的百姓呢?他如何面对他们?

  窗外,月色如水。苏明远坐在那里,手中的笔在颤抖。

  他曾以为金榜题名是人生的巅峰,可如今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他了,可这个,却是写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他,该如何选择?
  http://www.hlys.cc/41220/5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