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密室筹谋(四)
推荐阅读:
在下潘凤,字无双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红楼群芳谱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权倾天下,皇帝也怕我三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大唐秦公子
我也是皇叔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二日,苏明远带着那份奏章,开始了艰难的游说。他首先去了翰林院,找到了自己的同年好友王安之。
安之兄,有一事相求。苏明远将奏章递给他,这是关于李晋案的联名奏章,想请安之兄在上面签个名。
王安之接过来看了看,脸色有些为难:苏兄,这……
怎么了?
不是在下不想帮你。王安之叹气,只是这件事太敏感了。李晋是蔡太师的人,在这奏章上签名,就等于公开与蔡党作对。苏兄,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知道。苏明远认真地说,正因为知道,我才要做。安之兄,你我同年,都是立志要报效朝廷的人。如今朝政腐败,贪官当道,我们若是不站出来,谁来站出来?
话是这么说……王安之犹豫着。
安之兄,你还记得我们在太学时的誓言吗?苏明远看着他的眼睛,我们说过,要做清官,要为百姓请命。如今正是践行誓言的时候,难道你要退缩吗?
王安之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罢了,苏兄说得对。这些年在翰林院,在下也看够了那些蝇营狗苟的事。今日就豁出去了。
说着,他拿起笔,在奏章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多谢安之兄。苏明远感激地说。
别谢我。王安之苦笑,不知道这一签,会给我带来什么后果。但既然签了,在下也不后悔。
告别了王安之,苏明远又去了国子监,找到了赵鼎。
赵鼎看了奏章,二话不说就签了名:苏兄,这件事在下早就想做了。能与苏兄并肩作战,在下荣幸。
多谢赵兄。
不必谢。赵鼎说,在下还能帮忙联络几个同僚,他们都是正直之人,应该愿意签名。
那就有劳赵兄了。
接下来的几天,苏明远和几位盟友四处奔走,游说各方官员。
有的人爽快签名,有的人犹豫再三,还有的人直接拒绝。
苏御史,不是在下不想帮你,实在是……实在是不敢。一位户部的小官员惶恐地说,在下上有老下有小,若是得罪了蔡太师,恐怕连这个官都保不住了。
无妨,我理解。苏明远没有勉强他。
还有一位礼部的官员,看了奏章后,直接摇头:苏御史,你这是在玩火。蔡太师势力庞大,你们这些人斗不过他的。劝你还是早日罢手,免得引火烧身。
多谢提醒。苏明远拱手离去。
也有人虽然同情他们,但担心株连家人,最终还是拒绝了。
就这样,前前后后游说了数十人,最终只有十五人愿意签名。
虽然人数不多,但苏明远已经很满意了。至少,这说明朝中还有不少人心怀正义。
五日后,苏明远将那份联名奏章呈上。
奏章上,除了他自己,还有王安之、赵鼎、范宗尹等十五人的名字。
奏章的内容很简单——请求朝廷依法严惩李晋,不得徇私枉法。
但这份简单的奏章,却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蔡府。
混账!蔡京将茶杯摔在地上,十五个人联名,这是要联合起来对抗老夫吗?
跪在地上的周成瑟瑟发抖:太师息怒,这……这些人不过是些小官,成不了气候。
小官?蔡京冷笑,你看看这些名字,翰林院的、国子监的、太常寺的,还有御史台的。这些人虽然官职不高,但都是清流。若是让他们联合起来,只怕会影响朝中舆论。
那……那太师打算如何应对?
既然他们想玩,那就陪他们玩玩。蔡京眼中闪过狠厉,去,把这十五个人的底细都查清楚。我要知道他们有什么把柄,有什么弱点。
是,太师。
还有,李晋那边,让他赶紧想办法。蔡京继续说,该销毁的证据赶紧销毁,该收买的证人赶紧收买。三司会审虽然麻烦,但也不是没有转圜余地。
太师放心,韩尚书和大理寺卿那边,都已经打点好了。周成说,只要御史台那边不太较真,这案子就能大事化小。
御史台……蔡京冷哼,李纬那个老滑头,墙头草两边倒。不过,他虽然嘴上说得正义凛然,实际上也不敢真的跟老夫撕破脸。这件事,有七成把握。
那剩下三成呢?
剩下三成,就看苏明远那小子能折腾出什么花样了。蔡京眯起眼睛,这个人,必须要除掉。他在一天,就是个隐患。
太师的意思是……
找机会,除掉他。蔡京缓缓说道,不过,要做得干净利落,不能留下把柄。
是,太师。周成应道,心中却暗暗叫苦。
苏明远如今已经是朝中名人,若是出了什么事,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要除掉他,谈何容易?
但太师的命令,他不敢不听。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另一边,御史台。
李纬看着案上那份联名奏章,眉头紧锁。
苏御史,你这是在玩火。他对坐在对面的苏明远说,十五个人联名上书,这在朝中可是大事。你就不怕蔡太师报复?
下官不怕。苏明远平静地说,李晋案证据确凿,依法严惩是理所应当。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李纬叹气,苏御史,你可知道,蔡太师已经在活动了。刑部和大理寺那边,都已经被打通了。你这份奏章,恐怕也改变不了什么。
那也要试试。苏明远坚持道,至少,我们要让天下人知道,朝中还有人在坚守正义。
李纬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个年轻人,固执、冲动、不知天高地厚,但却有一种让人敬佩的勇气。
罢了。李纬最终妥协,既然你坚持,那我也不拦你。这份奏章,我会代为呈上。但苏御史,你要做好准备,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
多谢中丞大人。苏明远起身告辞。
走出御史台,已是黄昏时分。
苏明远站在台阶上,看着远处的皇城,心中思绪万千。
联名奏章已经呈上,接下来就看朝廷如何裁决了。
若是朝廷依法严惩李晋,那他们这个联盟就算开了个好头;若是朝廷从轻发落,那他们就要想别的办法了。
无论如何,这场仗已经打响了。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苏明远回头看去,只见一队官兵从街道上疾驰而过,向着皇城方向奔去。
又有什么紧急的事吗?
他心中生出一丝不安。
回到府中,林氏已经备好了晚膳。
相公,今日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她关切地问。
处理些公务,耽搁了。苏明远简略地说,子安呢?
在书房读书。林氏说,先生说他最近很用功。
那就好。苏明远欣慰地点头。
用完晚膳,苏明远去书房看望儿子。
苏子安正在灯下读《论语》,看见父亲进来,连忙起身行礼:父亲。
坐,坐。苏明远让他坐下,最近功课如何?
还好。先生说我进步很快。子安有些羞涩地说。
那就好。苏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子安,父亲问你,你可知道什么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道。子安想了想,就是明知道事情很难做成,但还是要去做。
为什么要去做呢?
因为……因为那是对的事。子安认真地说,先生说过,君子应该做对的事,而不是做容易的事。
说得好。苏明远欣慰地笑了,子安,你要记住这句话。将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做对的事,明白吗?
明白,父亲。
苏明远又陪儿子说了会儿话,才回到自己的房中。
林氏已经就寝,他轻手轻脚地上床,不想惊醒她。
可林氏却没睡,她轻声问:相公,最近是不是又遇到什么麻烦了?
怎么这么问?
妾身看您这几日一直愁眉不展。林氏说,是不是朝中又有人为难您?
没事。苏明远握住她的手,只是处理些案子,比较棘手而已。
相公,妾身知道您志向高远。林氏轻声说,但妾身还是想说,做事要量力而行。有些事,不是我们能改变的。
我明白。苏明远叹气,但夫人,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若是人人都说不是我们能改变的,那这世道就永远不会变了。
林氏沉默了,半晌才说:罢了,妾身也不多劝了。只是相公要答应妾身,一定要保重自己。
我答应你。苏明远将她揽入怀中。
两人相拥而眠。
窗外,月光如水,洒满庭院。
而在这宁静的夜色下,暗流依然在涌动。
蔡党和苏明远的联盟,双方都在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交锋。
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
http://www.hlys.cc/41220/5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