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重案六组之李阳 >第65章 枪案的锈迹与力水迷雾中的追踪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5章 枪案的锈迹与力水迷雾中的追踪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李阳的电脑屏幕被十个技术系统切割成精密的矩阵,数据流如银线般在窗口间穿梭。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正逐帧解析228枪击抢劫案的案发现场监控,画面中模糊的摩托车黑影被系统拆解成128个特征点:车头的改装护杠、车尾的异形尾灯、轮胎的锯齿状花纹,与高晓晨名下那辆哈雷戴维森的登记信息完全吻合。系统自动生成弹道分析报告,案发现场遗留的9毫米弹头弹痕,与高晓晨收藏的某款进口手枪枪管膛线匹配度达94%,尤其是枪管磨损形成的独特“指纹”,在弹头底部清晰可辨。

  安长林的轮椅停在窗边,阳光透过玻璃在他手背上投下光斑。“陆寒失踪前三天,给我发过一条加密信息。”他的指尖在膝盖上轻叩,节奏与十年前部署抓捕行动时完全一致,“只有‘电力仓库’四个字,附带一张矿洞照片。”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立刻聚焦于照片边缘的岩石纹路,经与力水县地质数据库比对,确认是该县西峰山的废弃矿洞——那里曾是电力公司的临时存储点,228案被抢的三百万电缆,原定存放在此。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在屏幕底端浮现:陆寒的警用笔记本第17页,用铅笔描着摩托车的轮毂图案,旁边写着“晓晨”二字,字迹被橡皮擦过三次,留下的压痕在侧光下显露出“2月28日19:00汽修厂”的字样。)

  超高且更高级技术模拟画像师技术在屏幕中央展开动态模型,以陆寒失踪前的最后监控画面为基础,叠加高晓晨的骨骼发育数据:2018年的高晓晨身高178厘米,因左膝韧带旧伤导致跑步时身体微向左倾,这一特征与案发现场监控中袭击者的步态完全吻合。系统甚至通过两人的肩宽、臂长比例,还原出陆寒在高启强家对峙时的场景——高晓晨站在玄关的阴影里,右手始终藏在身后,而陆寒的视线紧盯他的手腕,那里有握枪留下的红痕。

  追踪之瞳系统的蓝色轨迹线从京海市公安局延伸至力水县西峰山,沿途标注出七处陆寒的行车记录仪画面:2018年2月28日21:30,他的警车停在山脚下的杂货店;22:15,车灯光束扫过矿洞入口;22:40,信号在盘山公路的急转弯处消失。超动态视力技术将最后一帧画面放大至极限,能看到一辆黑色摩托车从警车旁疾驰而过,骑手头盔上的反光显示出后座捆着的长条形物体——尺寸与被抢电缆完全一致。

  “汽修厂的记录有问题。”安欣翻看着李阳传来的电子档案,高晓晨的摩托车送修时间登记为“2月28日20:00”,但系统提取的监控显示,该车实际进厂时间是18:30,比登记时间早了一个半小时。两个新增的技术证物扫描系统同步启动:左侧系统分析维修单上的油渍成分,与案发现场地面的油污一致(含30%变压器油);右侧系统还原出汽修工的通话记录,他在当晚21:00给高启强的秘书打过电话,内容经黑客技术破解:“处理干净了,挡泥板碎片扔了。”

  高启强的书房里,红木书架的第三层有一本《电力工程手册》,书脊里藏着高晓晨的病历。李阳的黑客技术破解了该书的借阅记录,发现2018年2月,高晓晨曾连续三天借阅,书页边缘的指纹与矿洞入口发现的未知指纹部分重合。当高启强对高晓晨说“228案的人又来了”时,罪恶功能系统捕捉到高晓晨的瞳孔扩张至4.2毫米,远超正常范围,喉结滚动频率显示“恐慌指数92%”,与他十年前在警局接受询问时的生理反应完全一致。

  (力水县的山雾带着铁锈味,安欣和孙旭踩着没膝的杂草走向矿洞。李阳的电脑屏幕上,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模拟出矿洞内部结构:距入口50米处有一处人工爆破形成的塌方,土壤中的炸药残留成分与高启强旗下工程公司常用的“开山牌”炸药完全相同。系统甚至通过岩石的风化程度,推算出爆破时间就在陆寒失踪后的第二天。)

  “老乡说,那天晚上听见矿洞方向有爆炸声。”杂货店老板递来一张泛黄的收据,上面“陆寒”的签名笔迹,与他在228案卷宗上的签名比对,重合度96%。技术证物扫描系统在收据背面发现微量血迹,dNA检测显示属于陆寒,且红细胞破裂状态表明“遭受钝器撞击”——与矿洞塌方处发现的带血石块成分吻合。

  指导组的会议室内,徐忠将西峰山的卫星图钉在黑板上,红色图钉沿着陆寒的轨迹线排列。“矿洞塌方不是意外。”他指着塌方处的钢筋,追踪之瞳系统显示,这些钢筋的断裂面有明显的切割痕迹,而非自然坍塌,“有人想掩盖什么。”李阳的电脑突然弹出警报:罪恶功能系统监测到高晓晨的海外账户在2018年3月1日有一笔五十万的支出,收款方是力水县的一家爆破公司,而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唐小龙的远房表兄。

  李阳将所有信息加密发送给郑一民、季洁等人时,屏幕上出现了新的突破:超高模拟画像技术通过陆寒失踪前的通话基站定位,还原出他最后联系的号码——归属力水县的公用电话亭,监控画面显示,打电话的人正是陆寒,而他身后站着一个戴头盔的男人,身形与高晓晨高度吻合,两人似乎在争执,陆寒的手始终按在腰间的配枪上。

  “矿洞深处可能有发现。”安欣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背景里能听到地质雷达的“滴滴”声,“李阳,能不能用系统模拟一下塌方前的仓库布局?”

  李阳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身临其境功能系统很快生成三维模型:仓库西北角有一个隐蔽的隔间,尺寸恰好能容纳三百万电缆,而隔间的门锁上,系统识别出与高晓晨钥匙串一致的划痕。

  (高晓晨在射击馆的靶纸上,弹孔全部集中在胸部位置,这是系统数据库中“极度紧张时的射击特征”。李阳的电脑显示,他的心率在接到高启强电话后骤升至145次\/分,握枪的手抖得厉害,弹着点偏离靶心的距离比平时大了3厘米。)

  安欣站在矿洞塌方前,雾气在他眼前凝结成水珠。李阳的短信进来:“隔间地板的血迹经比对,与陆寒的dNA完全一致。”他抬头望向被雾气笼罩的西峰山,仿佛能看到十年前那个执着的年轻警察,在黑暗中追寻真相的背影。

  “我们会找到他的。”安欣对孙旭说,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无论是人,还是真相。”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罪恶克星功能系统的进度条停在99%,旁边弹出一行字:【当228案的弹壳在矿洞里生锈,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滞——力水县的雾再浓,也挡不住真相破土的锋芒】。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在屏幕底端浮现:陆寒消失的那个夜晚,西峰山的月亮被云遮住,但他留下的线索像星星,在十年后的夜空里,指引着追凶者走向最终的答案。)
  http://www.hlys.cc/41274/8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