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重案六组之李阳 >第33章 无创大出血与搏斗现场的矛盾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3章 无创大出血与搏斗现场的矛盾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林涛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反复滑动,秦明的号码被拨打了第七次,听筒里依旧传来冰冷的“您所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警灯在楼道里投下旋转的红蓝光影,映着“罗钥宅”的门牌——这是报案人提供的地址,屋主罗钥被发现死在客厅里,门是从里面反锁的。

  “秦科长这是去哪儿了?”大宝背着勘查箱,护目镜后的眼睛里满是焦虑。她推了推反锁的房门,锁芯发出“咔哒”的轻响——技术开锁的警员已经打开了门锁,但为了保护现场,所有人都还站在门外。门缝里透出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混杂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刺激着鼻腔。

  “先进去再说。”林涛深吸一口气,戴上鞋套和手套,率先跨过门槛。客厅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地板上积着大片暗红色的血泊,从沙发旁一直蔓延到电视柜前,形状像一只摊开的手掌;茶几翻倒在地,玻璃杯的碎片混在血迹里,闪着尖锐的光;墙上的婚纱照被扯得歪斜,相框玻璃裂了道缝,照片上的罗钥穿着白色西装,笑容刺眼。

  大宝蹲在血泊边缘,用ph试纸沾了点血液,试纸立即变成暗绿色。“新鲜血液,氧化程度低,死亡时间应该在6小时以内。”她用标尺测量血泊的范围,“面积约2.8平方米,出血量保守估计在2000毫升以上——足以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通过李阳的终端同步启动,屏幕上弹出客厅的三维地形图:血泊的中心位于沙发左侧,呈“喷溅状”向四周扩散,边缘有明显的“拖擦痕迹”,显示死者曾在地上移动过。系统分析血迹形态:“符合大动脉破裂的喷溅特征,喷溅角度为45度,高度约0.8米,与成人坐姿时颈部或腕部的高度吻合。”

  “大动脉破裂……”大宝的目光落在尸体上。罗钥侧躺在血泊里,穿着灰色居家服,右手压在身下,左手伸直,指尖离茶几的碎片只有几厘米。她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准备翻转尸体:“林涛,搭把手,看看创口在哪儿。”

  两人合力将尸体翻成仰卧状,罗钥的脖颈、手腕、胸腹等常见大动脉位置都暴露出来——皮肤完好无损,没有任何明显的创口。大宝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这不可能……”她又检查了四肢和背部,甚至扒开头发查看头皮,所有部位都只有轻微的擦伤和淤青,没有能造成大出血的伤口。

  “打斗痕迹倒是很明显。”林涛指着沙发上的撕裂口,海绵从破洞里挤出来,上面沾着几根棕色的毛发(经初步检测与罗钥的头发一致);电视柜上的抽屉被拉开,里面的文件散落一地,其中一份保险单被撕成了两半;墙角的落地灯倒在地上,灯杆弯曲成直角,底座上沾着血迹——技术证物扫描系统左侧系统检测出,这是罗钥的血迹,但灯杆上的指纹除了罗钥,还有另一组陌生的女性指纹。

  “没有创口,却失血量巨大;有激烈打斗,却没有致命外伤。”大宝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两个矛盾点,“这不符合常理。会不会是……内伤?比如脏器破裂?”但她随即否定了这个想法,“脏器破裂的出血速度没这么快,而且会有腹痛等症状,死者的姿势看起来更像是突发失血。”

  两个技术证物扫描系统同步工作:右侧系统对血泊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中除了红细胞、血红蛋白,还有微量的肝素钠——这是一种抗凝药物,常用于防止血液凝固,但罗钥的病历显示她没有相关病史,也没有服用抗凝药的记录;左侧系统通过血迹还原技术,追溯出血点的源头——最终指向罗钥的右手腕,但那里只有一道浅褐色的擦伤,没有创口。

  “李阳,查罗钥的社会关系和近期行踪。”林涛对着对讲机说,“重点查女性联系人,现场有陌生女性指纹。还有,想办法联系上秦科长,这案子太邪门了。”

  李阳的黑客技术迅速侵入罗钥的手机和社交账号:“罗钥,女,32岁,保险公司理赔员,近期与一名叫‘苏晴’的女性有激烈冲突——苏晴是她的同事,两人因一笔大额理赔款的归属权产生纠纷,上周在公司大打出手。罗钥的通话记录显示,昨晚8点曾与苏晴通话,时长17分钟,通话内容有争吵,罗钥说‘那笔钱你休想拿走’。”

  追踪之瞳系统的蓝色轨迹线显示,苏晴昨晚9点曾出现在罗钥家小区门口,停留约15分钟,监控拍到她穿着一件米白色风衣,与灯杆上的指纹比对,指纹的大小、纹路走向完全吻合——苏晴的身高约1.65米,与打斗痕迹中“对方身高低于罗钥”的特征一致(罗钥身高1.72米)。

  “苏晴有重大嫌疑。”林涛看着监控截图,“但她怎么做到让罗钥大出血却不留创口的?”

  大宝突然注意到罗钥右手腕的擦伤:“这道擦伤的形状很奇怪,边缘呈锯齿状,像是被什么东西反复摩擦过。”她用镊子拨开皮肤,发现擦伤深处有几个细小的针孔,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是针孔!有人用针头扎了她的手腕,而且注射了抗凝药,让血液无法凝固!”

  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立即放大针孔,显示其直径约0.3毫米,与医用注射器针头完全吻合。系统还原出作案过程:凶手在打斗中控制住罗钥,用注射器将肝素钠注入其手腕的桡动脉附近,同时用尖锐物体(可能是碎玻璃)反复摩擦皮肤,造成浅表擦伤,掩盖针孔;肝素钠导致血液无法凝固,桡动脉的微小破损(可能是打斗中被玻璃碎片划伤)引发持续大出血,最终导致罗钥失血性休克死亡。

  “这才是关键!”大宝恍然大悟,“凶手懂医学常识,知道如何利用抗凝药和微小创口制造大出血假象,还故意制造打斗现场,混淆视听!”

  李阳将苏晴的信息群发出去:【苏晴,30岁,曾在护士学校就读一年,具备基础医学知识;近期因赌博欠高利贷,急需用钱,与罗钥争夺的理赔款金额为50万。其行踪轨迹与案发时间高度吻合,指纹与现场陌生指纹一致】。郑一民、季洁等办案人员立即收到信息,部署对苏晴的抓捕。

  就在这时,秦明的电话终于接通了,背景里有老式录像机的运转声。“秦科长,你可接电话了!”林涛的声音带着 relief,“罗钥案,没创口却大出血,现场有女性凶手痕迹……”

  秦明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似乎刚从回忆中抽离:“查死者的血管走向,特别是浅表动脉,有没有微小破损;查现场有没有注射器或针头,可能被凶手带走了,但也许有残留;还有,抗凝药的来源——苏晴如果是护士学校肄业,可能有渠道弄到肝素钠。”他的思路清晰得像手术刀,“我马上到。”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在屏幕底端缓缓滚动:【无迹的致命伤藏着精密的算计,激烈的打斗掩盖着真正的手法——当技术穿透表象的迷雾,每个矛盾的细节都在指向专业的罪恶】。大宝蹲在尸体旁,看着那些几乎看不见的针孔,突然觉得后背发凉——这不是冲动犯罪,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凶手用医学知识编织了一张致命的网。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罪恶克星功能系统的进度条爬至93%,旁边弹出一行字:【最隐蔽的伤口往往藏在最显眼的地方,当技术与细心同行,再精密的犯罪也会露出破绽】。楼道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秦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疲惫,但眼神已经变得锐利如刀——这场与“无创谋杀”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http://www.hlys.cc/41274/8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