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这不是自然现象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陈梦瑶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的时候,苏逸正盯着主控台右下角的一串波形图。

  “西北荒漠的异常波动还在持续,但幅度很小,系统判定为低优先级。”

  他没抬头,手指在面板上划了一下,调出三小时前的数据流。那道波动像一根细针扎进平静的湖面,几乎被背景噪音吞掉。

  “不是噪音。”他说,“是空间褶皱。”

  科研团队的人站在他身后,首席工程师张维年抱着记录板,眉头拧着:“苏先生,前两次类似的信号都被证实是地壳微震引发的灵能残留。这次如果再误报,各国对监测系统的信任度会进一步下降。”

  苏逸没反驳。他知道问题在哪——机器只认规则,而裂缝这种东西,从来不会按常理出现。

  他闭了会眼,焚元鼎缓缓转动,意识顺着那道微弱的能量轨迹回溯。画面在脑海中浮现:沙地下方半米处,空气扭曲了零点三秒,像水面上突然裂开又合拢的口子。没有能量爆发,没有物质喷涌,但它确实存在过。

  他睁开眼,直接走到三维投影区,手指一划,调出模拟模型。

  “看这里。”他在空中点了两下,一道淡青色的线浮现出来,“这是裂缝开启时的空间应力分布。普通地质活动不会产生这种对称性压缩。”

  张维年凑近看了几秒,脸色变了:“这……确实是非自然形变。”

  “问题是,设备捕捉不到这么短的过程。”旁边一名研究员插话,“我们现在的采样频率是每秒十次,它开合一次还不到一次采样的时间。”

  苏逸点头:“所以得换思路。别等它出现才去抓,我们要提前感应它的‘呼吸’。”

  “呼吸?”

  “空间裂缝不是死的。”他靠在桌边,“它在形成之前,周围灵气会有轻微共振。就像烧开水,还没冒泡,锅底已经有气泡在动了。”

  张维年反应很快:“你是说,用已知的灵气波动做基准,反向追踪异常谐频?”

  “对。”苏逸抬起手,掌心微微发烫,“我体内的九鼎共鸣会产生稳定的波段,纯度高,频率固定。把它嵌入算法,当成一把尺子去量周围的环境变化。”

  现场安静了几秒。

  “可这样一来,系统是不是太依赖你了?”有人问。

  苏逸笑了笑:“那就让它不依赖。我把波段开源,你们做成标准信号源,任何监测站都能接入。谁都可以用,谁都不必怕被控制。”

  张维年立刻转身:“马上改算法,加入双轨校验模块。”

  两个小时后,第一版校准程序上线。全球三十个监测点同步启动联调测试。

  主控大厅的墙幕上,三十个光点依次亮起,绿色代表正常,黄色表示待确认。起初一切顺利,直到南美洲某站点突然跳出红色警报。

  “检测到C级空间扰动,坐标巴西亚马孙雨林东部。”

  所有人看向苏逸。

  他扫了一眼数据细节:“假的。那是雷暴云团引起的电磁干扰,老版本系统最容易误判这个。”

  张维年额头冒汗:“可新算法不应该……”

  “是你忘了加气象过滤层。”苏逸走过去,在键盘上敲了几行代码,“现在补上。”

  警报瞬间转黄,几秒后恢复绿灯。

  “服了。”张维年松口气,“你比系统还懂系统。”

  “我不是懂系统。”苏逸说,“我是懂错误怎么来的。”

  接下来的十二小时,他们反复模拟了十七种干扰场景,从火山活动到城市电网波动,逐一排除误报可能。最终,系统误报率从最初的百分之六十八降到三点二。

  凌晨四点,李若琳的影像出现在远程会议频道。

  “联合国紧急会议刚结束。”她穿着西装,头发扎得一丝不苟,“各国同意成立‘全球空间异常预警网络’,数据实时共享,权限分级管理。”

  “条件呢?”苏逸问。

  “三个。”她竖起手指,“第一,每个国家自建监测站;第二,数据上传前必须经过本地加密过滤;第三,所有关键操作需至少两个中立国节点交叉验证。”

  苏逸点头:“可以。透明才能长久。”

  “另外。”李若琳看着他,“他们要求你签署一份承诺书,保证不会利用系统权限进行单方面干预。”

  “我签。”他直接说,“顺便告诉他们,我可以当场关闭所有鼎力输出,让他们检查系统能不能继续运行。”

  李若琳笑了下:“你真是……一点不怕被人防着。”

  “防是对的。”苏逸靠在椅背上,“谁权力大,谁就该被盯着。”

  测试进入最后阶段——跨国联动响应演练。

  设定情景:太平洋中部出现假想裂缝,预计五分钟后达到临界扩张状态,需全球七大数据中心同步计算封锁方案。

  倒计时开始。

  三十秒,各站点陆续确认接入。

  一分钟,数据流稳定传输。

  两分钟,模型初步构建完成。

  就在即将进入最终推演时,南太平洋某岛链站点信号中断。

  “供电故障!”技术员喊,“备用电源没触发!”

  苏逸立刻起身,镇魂鼎悄然运转,释放出极低频震荡波。这种波动不会伤害人体,却能激活某些处于休眠状态的电子模块。

  八十七秒后,终端重新上线。

  “数据补全了!”张维年激动地拍桌子,“我们拿到了完整演化过程!”

  苏逸没笑。他知道这不是胜利,只是证明这套系统真的能活下来。

  当天下午,全球预警网络正式启用。三十个监测站全部接入,主控中心实时显示各地状态。苏逸亲手把最后一组参数写进核心数据库,按下确认键。

  屏幕上跳出一行字:【系统运行正常,全域覆盖达成。】

  张维年带着团队鼓了下掌,有人吹了声口哨。

  李若琳发来消息:“协议明天表决,大概率通过。”

  苏逸坐在主位,没动。他的目光停在西北区的波形图上——那里的线条依旧平稳,但腕部皮肤下,鼎纹隐隐发烫,像是被什么轻轻拨动了一下。

  他低头看了一眼。

  不是痛,也不是痒,是一种节奏感极弱的震动,像是远处有人敲钟,声音还没传到,只先感受到了空气的颤动。

  他没叫人。

  只是把手放在主控台上,悄悄调动化形鼎,将感知延伸出去,顺着那股低频信号逆向追溯。

  信号源头模糊,路径曲折,像是穿过好几层屏障才抵达这里。

  但他确定一件事——这不是自然现象。

  他的手指慢慢收紧,指甲边缘压进掌心。

  主控大厅灯光微闪,墙幕上的一个光点忽然跳动了一下,又恢复正常。

  苏逸盯着那个位置,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出声。
  http://www.hlys.cc/41292/5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