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潜行汝南,兵道初鸣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建安五年。新兵营那场惊心动魄的军魂碰撞已过月余。
刘备最终采纳谋士孙乾之策,决定与袁绍婉言辞别,率麾下三千精锐,悄然离开袁绍势力范围,目标直指曹操后方的汝南地区,意图在此开辟敌后战场,搅动风云。
行军路上,气氛凝重。
三千人马在广袤的平原与起伏的丘陵间潜行,如同汇入大地的溪流,力求隐匿踪迹。
主帅刘备坐镇中军,张飞护卫左右,而先锋探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重任,则落在了心思缜密、行事稳妥的赵云身上。
方炎所在的新兵三营被编入行军序列中段,负责辎重护卫。这看似不起眼的位置,却恰恰给了方炎观察和学习的最佳视角。
“赵将军有令!全军依计行事!”传令兵飞驰而过。
赵云用兵,已得兵法精要。他并未一味求快,反而时缓时急,路线飘忽不定。
瞒天过海! 白日里,他往往选择林木茂密或地形复杂处休整,派出少量斥候伪装成商旅、流民,散布虚假信息,迷惑可能存在的曹军耳目。夜晚则借助夜色掩护,快速穿行于小道。有时甚至故意在废弃营地留下少量痕迹,误导追兵方向。
暗度陈仓! 面对河流阻隔,他明面上派出一队人马大张旗鼓寻找渡船,吸引注意,暗地里却亲率精锐,借助绳索、浮囊等物,在上游险要处悄然泅渡,建立渡河桥头堡,保障主力安全过河。
走为上! 一次,前锋哨探发现一支规模不小的曹军运粮队。若在平时,这无疑是块肥肉。但赵云审时度势,判断附近必有曹军主力活动,果断下令全军隐蔽,放弃攻击,绕道而行。果不其然,半日后,大批曹军伏兵从运粮点附近撤出。
这些精妙的指挥,让新兵们大开眼界,对方炎而言,更是宝贵的实践课程。
他体内的青铜兵书微微发热,与赵云的种种举措相互印证、推演,让他对《孙子兵法》的理解愈发深刻。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开始尝试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甚至……预判。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穿越一片沼泽地带时。
部队按预定路线行进,前方斥候却迟迟未归。赵云察觉有异,正要下令变更路线,侧翼突然响起警哨!
“曹军伏兵!”
数百名曹军轻骑从芦苇荡中杀出,直扑行军队伍侧翼!那里正是辎重车队所在,一旦被冲乱,后果不堪设想!负责侧翼警戒的队正有些慌乱,新兵们更是面露惊恐。
“结圆阵!长枪向外!”赵云的声音及时传来,稳定军心。
但曹军骑兵极为狡猾,并不硬冲,而是利用机动性不断骚扰、抛射箭矢,试图制造混乱,拖延时间,等待其主力合围。
眼看阵型开始出现松动,士兵们因不断闪避箭矢而步伐凌乱。
就在此时,位于辎重车旁的方炎,目光锐利地扫过战场。他注意到曹军骑兵每次迂回,都会经过一片土质相对松软的区域。
“李什长!”方炎低声对身边的李老栓、李狗蛋快速说道,“带我们几个什的人,用随身铲,在那片软泥地,迅速挖坑,不必深,但要宽,覆上草叶!快!”
李老栓虽不明所以,但对方炎早已信服,立刻带人执行。王狗蛋等人虽累,却毫不含糊,挥动工兵铲奋力挖掘。
片刻后,浅沟完成,巧妙伪装。
下一波曹军骑兵再次呼啸而来,试图故技重施。为首骑将志得意满,并未留意脚下微小的变化。
噗通!噗通!
战马前蹄踏入浅沟,虽未摔倒,却瞬间失速,马背上的骑士被巨大的惯性甩得东倒西歪,阵型大乱!
“就是现在!放箭!”赵云岂会错过这等良机,立刻下令。
早已蓄势待发的弓弩手一波齐射,顿时将这支骑兵射得人仰马翻,随后被追上的刘备军格杀,余者几人仓皇退去。侧翼危机解除。
赵云看向迅速填平浅沟、回归队列的方炎什队,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此子不仅天赋异禀,临阵机变亦非常人可及。
第二次危机则是在一次夜间急行军后。
部队人困马乏,在一处山谷扎营休息。哨岗层层布下,看似万无一失。然而后半夜,天空忽然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掩盖了诸多声响。
方炎轮值哨位,他并未像其他哨兵一样只盯着固定方向,而是运转烽火呼吸法将神识融入雨声、风声之中。
忽然,他耳朵微动,捕捉到一丝极不协调的、密集而轻微的踩泥声从山谷一侧陡峭的崖壁方向传来!
有敌人攀崖偷袭!
“敌袭!崖壁方向!”方炎毫不犹豫,立刻发出预警,同时点燃了身边预备好的示警火把!
尖锐的哨声与火光划破雨夜!
几乎在方炎预警的同时,数十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崖壁上跃下,直扑中军大帐!
所幸预警及时,赵云、张飞等将领瞬间惊醒,亲卫部队立刻迎战。一场短促而激烈的搏杀在雨夜中展开,偷袭的曹军死士见事不可为,迅速撤退。
事后清点,若非方炎提前那关键的几息预警,后果不堪设想。刘备亲自召见了方炎,温言勉励,并擢升其为百夫长,授方字营,统领三百人。
王狗蛋对方炎无比崇拜;周明看着方炎眼神复杂,最终化为一声叹息和更加刻苦的动力;李老栓则乐呵呵地恭喜方炎,毫无嫉妒。
经此两事,方炎在新军中的名声不再仅仅依赖于“青色兵煞”,更因其临危不乱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而备受瞩目。连张飞见到他,都会难得地点点头,粗声说一句:“你小子,不错!”
赵云更是将更多侦察、预警的任务交给方炎所在方字营,俨然将其视为可造之材。
方炎坦然受之。他在这真实的行军与危机中,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战场的养分。青铜兵书中的智慧与眼前的实践不断交融,他对兵道的理解飞速成长。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对战场态势的直觉,对人心、地利的运用。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拥有强大底牌的穿越者,更是在这战界铁与火的洗礼中,一步步成长为真正懂得“兵”之含义的修士。
http://www.hlys.cc/41392/1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