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功赏难抉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牛痘接种之法推行开来后,初期免费,待到疫情初步控制,后续的接种便象征性地收取些许费用。

  价格极为低廉,不过是一两斤粮食的钱,即便是京城最普通的百姓家也负担得起。

  那些起初犹豫观望、错过了免费时机的人,得知效果后无不捶胸顿足,悔青了肠子。

  随着接种牛痘的人群如同滚雪球般不断扩大,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天花疫情,竟真的如同被无形的手遏制住,悄无声息地在京城销声匿迹了。

  解决了这心头大患,康熙终于能腾出手来,兴致勃勃地命人试验古籍中记载的其他方子。

  很快,捷报频传,晶莹剔透的玻璃成功烧制而出,去污力强劲的肥皂顺利产出,硬化后坚如磐石的水泥也宣告制作成功!

  这一桩桩、一件件利国利民的成果,让康熙龙颜大悦,连日来的阴郁一扫而空。

  他立刻下旨,由内务府牵头,迅速建起了皇家玻璃厂。第一批品质上乘的玻璃,优先用于改造皇宫。

  昔日糊着窗纸、光线晦暗的宫殿窗棂,纷纷被明亮的玻璃取代,整个宫室顿时变得亮堂通透,连人的心情都随之明朗了几分。

  陈娇所住的咸安宫,虽位置偏僻,却也沾了光,内务府特地派了工匠前来,将她宫里的窗户也全都换上了崭新的玻璃。

  陈娇早已苦于房中光线不足,见工匠前来,便顺势提出一个想法:

  “这玻璃既能安于窗上,为何不能覆于屋顶?可否请师傅们烧制出与寻常瓦片形状相仿的玻璃瓦?

  盖房时,以部分玻璃瓦替代普通瓦片,镶嵌于屋顶,岂非能让天光直泄而入,使屋内更加明亮?

  若有心思,甚至可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瓦在屋顶拼出福禄寿喜等吉祥字样,既实用又美观。”

  这个新颖的提议立刻被工部的官员听取并上报。工匠们经过一番钻研试验,很快便攻克技术难关,烧制出了平整透光的玻璃瓦。

  此物一出,大受欢迎,许多宫殿、乃至宫外富贵人家的屋顶,都开始换用这种“亮瓦”。

  尤其是那些进深很深的房间,即便在白日,也因有天光洒落而亮堂堂堂,无需点灯,对眼睛极为友好,读书习字都便利了许多。

  因这创意源自陈娇,工部投桃报李,将第一批烧制成功的、品质最佳的玻璃瓦,优先用在了咸安宫的屋顶上。

  这一下,可真真羡煞了后宫一众妃嫔。要知道,这玻璃乃是新鲜物事,产量有限,向来是皇帝先用,其次才轮到得宠的妃嫔。

  可那位连面都没露过几次的“恬贵人”,竟能不声不响地优先享用这等好东西!

  虽然后宫隐隐有传闻,说那些利国利民的方子皆是恬贵人献上的,功劳巨大。

  但眼见着好处实实在在落在她身上,各宫娘娘们心里依旧是酸水直冒,嫉妒不已,偏生连恬贵人的面都见不着,这口闷气无处可发。

  不知从何时起,宫中开始流传一种说法:恬贵人才是康熙皇帝心尖儿上的人。

  将其安置在偏僻的咸安宫并下旨“禁足”,并非厌弃,实则是为了保护她,使其远离后宫纷争,独享一份安宁。

  陈娇作为皇宫里的“街溜子”,精神力笼罩之下,这紫禁城内几乎就没有她不知道的事。

  这些甚嚣尘上的传言,她自然听得一清二楚。她甚至能猜到,康熙那边,对此也必然是心知肚明。

  然而,康熙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听之任之。反正咸安宫被护卫守得铁桶一般,等闲人根本进不去,也无需担心有人真能去找陈娇的麻烦。

  况且,以他这些时日的观察,那陈娇绝非简单角色,宫里这些养尊处优的妃嫔若真不开眼去找她麻烦,最后吃亏的指不定是谁呢。

  因着古籍中拿出了这许多足以改变国力的方子,后续的推广、建厂、生产等诸多事务千头万绪。

  宫里的阿哥们也被康熙一股脑地驱策起来,各自领了差事,忙得脚不沾地。

  原本彼此间斗得如同乌眼鸡一般的几位年长皇子,如今被这繁重的事务一顿鞭策。

  个个如同被抽打的陀螺,再也无暇他顾,只顾着在皇阿玛面前努力表现,争取将差事办得漂亮。

  这一忙,便是一年多光景。在此期间,康熙也是夙兴夜寐,勤于政务,连后宫都甚少踏入,来咸安宫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只是偶尔批阅奏折过于疲累,或是胃口不佳时,他会想起咸安宫那令人食欲大动的家常饭菜。

  便会不请自来,甚至直接吩咐李德全去取食材,点名让青青下厨,为他整治一顿可口餐食。

  对此,陈娇私下里很是不满,觉得青青都快被康熙征用成御用厨子了,占用她贴身侍女的时间,简直岂有此理。

  时光荏苒,一年多过去,各项新产业终于慢慢走上正轨,变得井然有序。

  国库因玻璃、肥皂等物的专卖而大大充实,水泥更是被广泛运用于加固河堤、修建官道。

  京城里不少主要街道也陆续铺上了平整坚硬的水泥地面,车马行人往来,便利了许多。

  既然有了水泥这等好东西,房屋的建造与改造自然也提上了日程。

  陈娇想着宫外儿子的居住环境,便让陈吉在外活动,寻了个据说背后有某位阿哥撑腰、颇有实力的商人。

  将瓷砖的烧制方法,以及陶瓷洗脸盆、抽水马桶的构想和粗略图纸,“卖”给了对方。

  虽然没有现代的塑料水管,但陈娇也提出了可用铁管、铜管乃至烧制瓷管替代的思路。

  这几样方子又卖了一大笔钱。很快,京城里的富户豪绅们便开始竞相效仿,对自家宅邸进行“现代化”改造。

  用水泥沙浆铺设瓷砖地面,建造带有陶瓷洁具的净房,一时间成为风尚。

  陈娇自己自然不会去外面购买这些初代产品。她的交易中心里,能直接换到来自现代社会的各种成熟卫浴设施和装修材料。

  她悄无声息地安排机器人将儿子陈珏住所的地面全部铺上了光洁的瓷砖,专门辟出的洗漱间更是进行了彻底改造。

  铺设了管道,安装了现代化的卫浴设备,使得整个居住空间干净、整洁、方便,与屋外古色古香的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

  外面看仍是古意盎然的宅院,内里却已是舒适便捷的现代生活空间。这一番改造,大大提升了生活质量。

  其实陈娇做这一切,初衷完全是为了改善自己儿子的生活条件。

  至于推动这个时代的生活变革,在她看来,不过是顺势而为,搂草打兔子,顺手的事。

  这一日,康熙总算得了些空闲,猛然想起陈娇献书已过一年有余,那滔天的功劳,至今还未曾正式封赏。

  其实也并非他全然忘记,而是这功劳实在太大,赏些什么,竟让他有些踌躇。

  按常理,如此大功,晋升位份是必然的。可一旦陈娇成了妃、乃至贵妃,就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安安分分地偏居在咸安宫一隅,必然要卷入后宫的迎来送往、明争暗斗之中。

  康熙心知肚明,这绝非陈娇所愿。看看这一两年,她可不就是心甘情愿地被“禁足”在咸安宫,从未流露出半分想走出去、融入后宫的意思吗?

  这事拖延日久,连康熙自己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了。

  于是,他这天终于摆驾咸安宫,开门见山,再次提起奖赏之事,依旧如同上次那般,问她:

  “恬贵人,你功劳甚大,想要何赏赐?但说无妨。”

  陈娇此刻心中,其实正天人交战,犹豫不决。

  她一直在考虑,是否该趁此机会,将儿子陈珏的存在告知康熙。

  她敏锐地察觉到,儿子内心深处,其实对那个素未谋面的父亲,怀有一份难以割舍的孺慕之情。

  孩子长到这么大,从未见过生父,即便他嘴上不说,陈娇也知道,他是渴望能得到父亲关爱与认可的。

  然而,她也深知,此事一旦说破,便是欺君大罪,按律当斩!

  她不敢保证,自己若实话实说,康熙是会相信她这离奇曲折的故事,还是会认为她满口胡言,是为了给私生子正名而编造的谎言?

  更怕康熙盛怒之下,根本不听解释,直接下令将她推出去砍了。

  看着陈娇站在下方,黛眉微蹙,唇瓣几度开启又阖上,一副犹豫不决、欲言又止的罕见模样,康熙不由得挑起了眉峰,心中好奇更甚。

  “有何话,但讲无妨。”康熙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也带着一丝鼓励。

  陈娇思前想后,把心一横,银牙暗咬,鼓起莫大的勇气,抬起头,目光直视康熙,清晰地说道:

  “皇上,奴婢……我,我想要一个承诺,作为此次的奖赏。”

  “哦?什么承诺?”

  “无论……无论我将来犯了何等过错,亦或是……曾经隐瞒了何事,都求皇上金口玉言,恕我无罪,不予追究。”

  陈娇一字一句,说得极其缓慢而郑重。康熙的目光骤然变得锐利起来,如同实质般落在陈娇脸上,带着审视与探究。

  他心中不由得琢磨开来:难道此人,真的隐瞒了什么足以杀头的大错?或是做了什么祸乱宫闱之事?

  沉吟片刻,久经政治风雨的康熙并未把话说满,他留有余地,却又给出了极大的宽容:

  “除了你是敌国奸细,意图颠覆我大清江山。

  除此之外,无论你曾犯下何事,朕皆可看在你这泼天功劳的份上,功过相抵,恕你无罪。

  即便……是杀头的大罪,朕亦可承诺,不追究于你。”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安静的咸安宫殿内回荡,给出了一个帝王所能给予的、几乎是最宽厚的保证。
  http://www.hlys.cc/41641/2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