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破碎的蓝星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大灾变”三个字,如同一声沉重的丧钟,在“归乡号”内部回荡。之前所有的观测、猜测和不安,此刻都有了残酷的落脚点。星舰在绝对的静默中,如同一个心怀悲戚的凭吊者,终于航行至能够凭借高精度光学设备清晰凝视地球的位置。

  舰桥主屏幕被那颗熟悉的星球完全占据。

  大陆的轮廓依稀可辨,那是刻在基因里的形状,是无数次在星图和梦境中描绘过的家园版图。然而,曾经充满生机的翠绿色被大片的灰黄、棕褐所取代,仿佛星球表面覆盖着一层衰败的锈迹。巨大的风暴系统在海洋上空盘旋,搅动着呈现出不正常赤褐色与灰黑色斑块的诡异海水。曾经银装素裹、反射着耀眼阳光的两极冰盖,如今萎缩得令人心惊,露出下方深色的岩石与海洋。

  最触目惊心的,是那些覆盖在主要大陆之上的、如同巨大水泡般的“生态穹顶”。它们数量不多,大约只有七八个,但每一个的规模都足以容纳数千万甚至上亿人口。穹顶本身散发着柔和的人造光,内部隐约可见密集的、高耸入云的建筑群和精心规划的绿色区域,仿佛一个个被精心保存起来的、旧日文明的微缩盆景。

  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盆景”之外,是占据了星球表面绝大部分区域的、死寂而荒凉的“废土”。那里没有规则的道路,没有成片的绿色,只有扭曲的金属残骸、暴露的矿坑、干涸的河床以及被染成异色的土地。强烈的沙尘暴在废土上肆虐,偶尔能看到一些微弱的、似乎是人类聚居点的光芒,在无边的荒芜中如同风中残烛,渺小而脆弱。

  这就是故乡。

  这就是他们跨越一百二十八年时空,历尽艰辛所要回归的故土。

  舰桥内,死一般的寂静。

  没有人说话,甚至连呼吸都变得轻不可闻。所有人都怔怔地望着主屏幕,望着那颗伤痕累累、被人工穹顶与自然废土粗暴分割的星球。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传来一阵阵窒息般的绞痛。

  一位来自生命科学部门的女研究员,双手死死捂住嘴,泪水无声地滑落。她记忆中那颗充满勃勃生机、被蓝色海洋和绿色植被包裹的星球,与眼前这片锈蚀、病态的景象重叠,巨大的反差让她几乎无法承受。

  雷烈紧握着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古铜色的脸庞上肌肉紧绷。他记忆中故乡那肥沃的黑土地、清澈的江河,如今安在?

  林宸站在那里,身形依旧挺拔,但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滔天巨浪。他曾想象过故乡的各种变化,或许是科技更加发达,或许是社会结构不同,但他从未想过,会看到如此……破碎的景象。这不再是记忆中的家园,而是一个在灾难中艰难求生、付出了惨痛代价的病患。

  苏慕雪站在他身边,脸色苍白,她的手轻轻颤抖着,下意识地抓住了林宸的胳膊,仿佛需要借此来支撑身体。作为科学家,她理性上理解“大灾变”可能造成的后果,但亲眼目睹其惨状,那种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力,是任何数据报告都无法比拟的。

  一股强烈的、几乎要冲破理智的冲动在不少船员心中升起——立刻下去!下去帮助那些在废土中挣扎的同胞,下去打破那些看似美好却将人与土地隔绝的穹顶,去拯救,去修复!

  “舰长……”一位年轻的医疗官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哽咽,“我们……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立刻……”

  “冷静!”巴洛克副官厉声喝道,尽管他自己的眼中也充满了血丝,“冲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还不清楚下面的具体情况,贸然行动只会带来更大的混乱,甚至可能让我们自己也陷入险境!”

  这是最直接的情感与理智的冲突。感性的悲悯与责任感催促着他们立刻介入,而理性的谨慎和对全局的考量则要求他们必须忍耐。

  林宸深吸一口气,强行将翻腾的心绪压下,他的声音因压抑而显得有些沙哑:“苏科学官,我需要最客观的评估。现在的地球环境,具体数据。”

  苏慕雪猛地回过神,用力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努力恢复了科学家的冷静。她转向控制台,语速极快地下达指令:“环境分析团队,立刻对获取的大气成分、水体样本(通过远程光谱分析)、地表辐射水平、微生物分布数据进行综合评估!我要一份关于当前地球生存环境的详细报告,越快越好!”

  “是!”

  早已待命的数据分析团队立刻投入高速运转。光屏上,无数数据流奔腾不息,复杂的模型被建立,参数被输入,结果在飞速生成。

  压抑的等待中,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屏幕上的那颗破碎星球都像是在无声地控诉着过去的灾难和当下的苦难。

  终于,一份初步评估报告被呈递上来。

  苏慕雪看着报告上的结论,嘴唇微微颤抖,她深吸一口气,转向林宸和全体舰桥成员,用尽可能平稳的语调宣读,但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综合评估结果……当前地球自然环境已严重恶化,不再适宜普通人类长期生存。”

  “大气层:氧气含量较旧时代下降约3.5%,有害悬浮颗粒及未知化学污染物浓度超标数十倍至数百倍,部分地区存在持续性酸性沉降物。”

  “水体:全球海洋酸化严重,赤潮及有毒藻类大面积爆发,陆地淡水体系超过90%受到重度污染或放射性同位素沾染,可直接安全利用的水源极度稀缺。”

  “地表:强紫外线辐射水平(因臭氧层稀薄)远超安全阈值,土壤沙化、盐碱化及重金属污染普遍,背景辐射水平因‘大灾变’及后续可能的技术事故,在广大废土区域长期处于危险级别。”

  “生态:原有生态系统近乎崩溃,物种大面积灭绝,现存动植物多呈现变异或极端适应性特征。”

  她停顿了一下,说出了最残酷的推论:

  “基于以上环境数据,并参考我们截获的、关于穹顶内外人口健康状况的零星信息进行建模分析……我们推测,当前地球人类,尤其是废土区域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可能已降至……六十岁以下。并且,新生儿畸形率、各类环境相关疾病发病率……极高。”

  六十岁以下!

  这个数字如同最后的判决,让所有人的心都沉入了冰窟。他们离开时,地球人类的平均寿命早已超过八十岁,而如今……环境的残酷剥夺了数十年的生命!

  故乡,不仅破碎,更在持续地吞噬着生活于其上的人们的生命。

  悲痛与愤怒在寂静中发酵。但这一次,没有人再喊出立刻下去的话。残酷的数据像一盆冰水,浇熄了冲动的火焰。他们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深植于整个星球的生态浩劫,非一朝一夕,也非一艘星舰的力量能够轻易解决。

  他们需要更深的了解,需要找到问题的核心,需要……一个真正有效的切入点。

  林宸的目光从未离开过那颗破碎的蓝星,他的眼神从最初的剧痛,逐渐转化为一种深沉的、坚毅的决意。

  “记录所有数据,”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是我们了解故土现状的基础。我们的使命,更加清晰,也更加沉重了。”

  “归乡号”继续沉默地悬浮在远地轨道上,如同一个悲伤的守望者,凝视着那片承载着无数伤痛与挣扎的故土,寻找着那一丝可能存在的、微弱的希望之光。
  http://www.hlys.cc/42054/3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