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灵枢初成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初晓城街头的喧嚣与论道台上的激辩,如同遥远的背景噪音,被“灵犀研究院”厚重的隔离屏障过滤得只剩下模糊的回响。院内,气氛却比外界更加凝练,一种混合了紧迫、专注与压抑的沉默笼罩着每一个角落。“灵力过载”事件留下的创伤是双重的。物理上的狼藉已被清理,但空气中似乎仍残留着那一日能量失控的焦灼气息。而更深层的创伤,则烙印在每个人的心里——陈博士依旧昏迷不醒,躺在特制的医疗维生舱内,面色灰败,脑波图显示着混乱而无序的波动,如同被风暴蹂躏过的残破蛛网。他是活生生的警示,也是横亘在融合之路上的一道血淋淋的裂痕。
研究院内部,原本因“灵纹处理器”成功而建立的脆弱信任几乎荡然无存。地球科学家们行事更加谨慎,甚至有些束手束脚,生怕重蹈覆辙;宗门修士们则下意识地与高能灵能实验区保持着距离,眼神中充满了不赞同与疏离。墨渊大师更是多次向苏慕雪进言,要求暂停所有非必要的融合项目,尤其是涉及高能灵能交互的部分。
苏慕雪对此不置可否。她没有参与外界的争论,也没有在内部的压力下退缩。她将自己关在核心实验室里,面前的光屏上同时显示着陈博士的实时生理数据、爆炸时记录下的灵能乱流频谱,以及“灵纹处理器”的核心架构图。
她的眼神依旧清冷,但深处却燃烧着一种近乎执拗的火焰。挫败没有击垮她,反而激发了她骨子里的坚韧与探索欲。她不相信这是一条死路,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恰恰指明了需要攻克的方向。
“能量是狂暴的,但生命本身,就是对熵增的反抗,是宇宙间最精妙的秩序体现。”她对着空荡荡的实验室轻声自语,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舞动,勾勒出新的能量模型,“如果灵能可以破坏,那么理论上,它也必然可以用于‘重建’,尤其是重建那种被扰乱的、生命本身的灵能秩序……”
她的思路跳出了常规的治疗框架。现代医学擅长修复物理创伤,宗门丹药和灵力滋养长于温养肉身与稳定神魂,但对于这种由高维能量直接冲击造成的、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结构性”损伤,两者都显得力有未逮。
陈博士的状况,不仅仅是脑组织物理损伤,更是其精神意识与灵能场(尽管他本人无法主动运用,但作为生命体必然存在)的联结被强行撕裂、扭曲,陷入了自我修复的死循环。
“需要一种媒介,一种能够同时作用于物质肉身和精神灵能,并能引导混乱归于秩序的‘桥梁’……”苏慕雪的目光,落在了“灵纹处理器”的成功经验上。“双轨制”的核心思想,或许可以应用在这里。
她开始了不眠不休的推演与设计。地球的生物学、神经科学、能量医学,与宗门的经络学说、神魂理论、滋养阵法,在她脑海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碰撞、交融。她不再试图强行将一方纳入另一方的框架,而是寻找着它们在更高维度上的共通点与接口。
数日后,她召集了核心团队。成员们带着疑虑和不安走进会议室,看到的却是苏慕雪脸上那种久违的、属于发现者的神采。
“我们接下来的项目,”苏慕雪开门见山,调出了一个复杂的三维设计图,核心是一个如同无数神经网络与灵能回路交织而成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卵形舱体,“命名为 ‘灵枢生肌仪’ 。”
她开始阐述其原理:“它的核心,基于‘灵纹处理器’的‘双轨制’架构,但进行了本质升级。我们将不再仅仅处理外部的能量纹路,而是要介入生命体内部的能量-信息场。”
“仪器启动后,”她指向设计图的内部结构,“会生成一个高度稳定的‘灵枢力场’。这个力场本身,就蕴含着经过特殊编码的、倾向于‘秩序’与‘生机’的灵能信息。它如同一个模板,一个引导者。”
“对于物理创伤,”她切换视图,显示出血肉组织的模拟图,“力场会引导患者自身的干细胞,以及我们提供的生物修复凝胶,以远超自然的速度进行精准分化与增殖,同时刺激局部灵能循环,加速代谢,清除坏死组织。”
“而对于精神层面,或者说灵能层面的创伤,”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陈博士的数据上,“这才是关键。‘灵枢力场’会以极其温和的方式,与患者混乱的精神灵能场产生共振。它不是强行镇压,而是像梳理乱麻一样,利用其内置的、由AI模拟的无数种‘健康灵能波动模式库’,以及……”她顿了顿,看向墨渊,“需要各位同门协助注入的、纯净的‘滋养意境’,去一点点地引导、抚平那些扭曲的节点,重建精神与灵能、灵能与肉身之间的和谐链接。”
这个构想太过大胆,甚至有些骇人听闻。直接介入并引导一个人的精神灵能场?这几乎是触碰到了生命的禁忌。
艾琳娜首先提出了技术性质疑:“苏长老,这个‘灵枢力场’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如何保证?万一产生偏差,会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墨渊大师则眉头紧锁,从另一个角度表达担忧:“苏长老,神魂领域,玄奥非常,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以此等机械之力介入,是否……太过冒渎?”
面对质疑,苏慕雪展现出了她非凡的智慧与说服力。她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用详尽的数据模型和能量模拟,向艾琳娜团队展示了“灵枢力场”的多重冗余稳定结构和自适应反馈机制。同时,她向墨渊等人强调,仪器并非“创造”或“控制”,而是“提供最优环境”和“引导”,最终依靠的是生命体自身强大的修复本能,以及宗门修士提供的、不可或缺的“意境”引导,这本身也是对“道法自然”的一种尊重。
“陈博士的情况,常规手段已经无效。这是我们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可能唤醒他的希望。”苏慕雪最后说道,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不仅是救一个人,也是在证明,科技与修炼的融合,能够做到单独任何一方都无法做到的事情。这,或许是我们回应外界所有质疑的最好方式。”
或许是出于对苏慕雪能力的信任,或许是陈博士日渐衰弱的生命体征带来的紧迫感,也或许是内心深处仍存的一丝对融合之路的期待,团队最终被说服了。
接下来的日子,研究院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运转状态。地球科学家们负责力场发生器、生物修复模块和AI控制系统的精密制造与调试;宗门修士们则轮流在特制的“意境注入舱”内,凝神静气,将最纯净的“生机”、“宁静”、“愈合”等意境感悟,如同刻录光盘般,注入到特定的灵能结晶中,作为“灵枢力场”的精神模板。
失败在所难免。力场的不稳定、生物凝胶的排斥反应、意境与能量场的匹配偏差……问题层出不穷。但在苏慕雪沉着冷静的指挥下,在拯救同伴的共同目标下,团队展现出了空前的凝聚力。争吵少了,协作多了。地球科学家们开始学习感受那种模糊的“意境”,宗门修士们也努力理解那些精密的参数指标。
终于,在一个星光黯淡的凌晨,第一台“灵枢生肌仪”原型机,在研究院的核心医疗室内,发出了稳定而柔和的嗡鸣。卵形的舱体散发着充满生机的乳白色光晕,内部充满了雾状的灵能修复介质。
昏迷多日的陈博士被小心翼翼地移入舱内。舱门闭合的瞬间,复杂的灵能回路与生物信号灯次第亮起。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苏慕雪站在主控台前,眼神专注,手指稳稳地调整着参数。墨渊大师和几位擅长滋养功法的长老则盘坐在仪器周围,闭目凝神,以其自身温和的灵能,引导并稳定着舱内由仪器生成的“灵枢力场”,并将那份蕴含生机的“意境”缓缓渡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监控屏幕上,陈博士混乱的脑波图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化,那些狂乱的尖峰和死寂的平缓段,逐渐被一种更有规律、更接近正常状态的波动所取代。他的脸色,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死灰恢复了一丝血色。
数小时后,当第一缕晨光透过观测窗洒入医疗室时,监控仪器发出了一声清脆的提示音——脑波活动稳定进入阿尔法波段,标志着深度睡眠状态的恢复。
又过了片刻,在所有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陈博士的眼睫微微颤动了几下,缓缓地、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隙。他的眼神起初是茫然和空洞的,但很快,聚焦在了舱外苏慕雪和众人关切的脸庞上。虽然极度虚弱,无法言语,但那眼神中,清晰地传递出了劫后余生的恍惚与……一丝清醒的意识。
成功了!
巨大的欣慰与喜悦,如同暖流瞬间冲散了连日来的压抑与阴霾。艾琳娜和她的团队成员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有的甚至喜极而泣。墨渊大师缓缓收功,睁开眼,看着舱内苏醒的陈博士,古井无波的脸上也露出了动容之色,他朝着苏慕雪,郑重地行了一个宗门古礼。
这一刻,无需言语。认可,在这共同创造的奇迹面前,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
消息传出,虽然未能立刻平息外界的所有纷争,但在医疗领域,尤其是在那些亲身参与或目睹了陈博士康复过程的人们心中,投下了一颗定心丸。“灵枢生肌仪”的成功,如同在弥漫的硝烟中,开辟出了一片充满希望与生机的绿洲。它用最切实的成果证明,融合并非只有冲突与风险,更蕴含着解决难题、创造福祉的巨大潜力。
苏慕雪站在医疗室的窗前,望着窗外渐渐苏醒的初晓城,轻轻呼出了一口气。这只是第一步,但她知道,这坚实的一步,比任何雄辩都更有力量。
http://www.hlys.cc/42054/4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