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科举流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齐朝之所以能万国来朝,便是因科举打破了世家垄断,让天下有才之士都有机会为国效力。朕要让大周也如此,让百姓知道,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真的能为天下做事。”

  他握住裴嫣的手,指尖微微用力:“朕已让礼部拟定了详细章程,不仅考经史策论,还要考农桑水利、边防军务,务必要选出能办实事的人才。”

  “陛下英明。”裴嫣轻声道,语气里满是敬佩。

  白洛恒笑了,将她揽入怀中,鼻尖萦绕着她发间的莲香,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

  他低头,在她额间轻轻印下一个吻,动作温柔……

  “累了吧?”裴嫣能感觉到他紧绷的肩背,抬手轻轻为他按揉着。

  “今日早些歇息吧。”

  白洛恒没有说话,只是将她抱得更紧了些。

  殿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婵儿识趣地点燃了烛火,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墙上,紧紧依偎着……

  他低头吻上她的唇,带着熟悉的温度与气息,将这些日子的牵挂、担忧、思念,都融入这个吻里。

  裴嫣闭上眼睛,轻轻环住他的脖颈,回应着他的吻……

  大殿之外,海棠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殿内的药香早已散去,只剩下淡淡的莲香与茶气交织,还有彼此急促的呼吸声,在寂静的夜里漾开温柔的涟漪。

  他将她打横抱起,走向内室的床榻,龙涎香的帐幔轻轻垂下,遮住了窗外的夜色,也遮住了这片刻的温存。

  两个多月的牵挂,在这一刻化作了最亲密的相拥……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榻的一角,映着散落的衣袍,也映着帐幔上晃动的人影。

  这一夜,长恒宫的烛火亮到了天明……

  隆宣九年三月,残雪在御京城的墙角消融殆尽,化作涓涓细流渗入泥土。

  早朝的钟声在紫薇宫上空回荡。

  白洛恒身着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十二旒冕冠的珠串随着他的呼吸轻轻晃动,将眼底的沉静映得愈发深邃。

  殿下的文武百官神色肃穆,昨日已有风声传至各府,今日陛下要宣布科举的具体章程,这是关乎大周根基的大事,没人敢有半分懈怠。

  白乾坐在龙椅左侧的小椅上,背脊挺得笔直。

  经过这几个月的历练,他脸上的稚气淡了些,看向父亲的目光里多了几分专注。

  “诸位卿家!”

  白洛恒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沉稳而有力:“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正是开疆拓土、选拔贤才的好时节。今日朕要宣布的,便是科举的具体章程。”

  他抬手,内侍立刻捧着一卷明黄的圣旨上前,展开在百官面前。绢布上的字迹笔力遒劲,正是白洛恒亲笔所书。

  “此次科举,分四步进行。”

  白洛恒的目光扫过殿下,一字一句清晰无比:“第一步,童考。由各州下辖的县丞负责,召集辖区内身家清白、年满十六的学子,于四月中旬统一开考。考经史子集,取其优者,授予童生资格。”

  站在前列的礼部尚书捧着笏板,沉声记录,他身旁的吏部尚书微微颔首,童考由县城主持,既避免了世家对基层选拔的干预,又能让各县官亲自考察本地学子,最是妥当。

  “童考过关者!”

  白洛恒继续道:“于五月下旬奔赴各州府,参加第二步,州试。由各州都督府牵头,会同州内资深文臣主考,加考策论,问农桑、水利、边防之事。取其优者,授予秀才资格,名单需在六月底前上报朝廷备案。”

  “陛下!”

  一位来自北境的州官上前一步,躬身问道:“北境偏远,有些学子距州府千里之遥,五月赴考恐有不便,可否宽限时日?”

  白洛恒略一沉吟,点头道:“北境、南疆等边陲之地,可顺延半月,由各州府酌情安排车马,不得让寒门学子因路途困顿错失机会。”

  那州官躬身谢恩,退回队列。

  白乾坐在一旁,将这细节记在心里,原来制定规矩时,还要考虑到各地的差异,并非一纸命令便能通行天下。

  “州试过关的秀才!”

  白洛恒的声音再次响起:“于七月中旬入京,参加第三步——会试。由吏部主持,中书省与门下省参与阅卷,考经史、策论、诗赋,取三百名进士,授予进士资格。”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会试不过关者,亦非无用。由各州都督府根据其专长,调配至州府属官、县丞等职位,填补地方空缺。须知朝廷需要能入朝议政的栋梁,也需要能在地方办实事的吏员。”

  殿下的寒门出身官员眼中皆露喜色。以往世家垄断官场,即便是落第的才子,也难有出头之日。

  如今陛下竟为落第者安排职位,这是真正将“不拘一格降人才”落到了实处。

  “最后一步,殿试。”

  白洛恒的声音带着一丝威严:“由朕亲自主持,宰相、太傅、以及三品以上的官员陪同,于八月中旬在紫薇宫大殿开考。三百进士当场作答,朕亲阅试卷,定状元、榜眼、探花三甲。”

  说到此处,他加重了语气:“殿试过关者,即刻授予官职。状元授尚书省修撰,榜眼、探花授吏部编修,其余进士按成绩分入各部、各州,从基层做起。”

  “陛下圣明!”百官齐齐躬身。

  从童考到殿试,层层选拔,既有基层历练,又有朝堂考验,如此选出的人才,定能担起大任。

  “还有一事,关乎公平。”

  白洛恒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郑重:“此次科举,全程糊名。”

  “糊名?”有老臣低呼出声。糊名之法始于齐朝,却因世家反对未能坚持,如今陛下重提,可见其打破世家垄断的决心。

  “不错。”白洛恒点头

  “所有考卷皆由专人誊抄,抹去学子姓名、籍贯,只留编号。阅卷官不知考生身份,只凭卷面定优劣。若有泄露姓名、徇私舞弊者,斩立决,其家族永不录用。”

  最后一句话,他说得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气。殿下的几位世家出身的官员脸色微变,却不敢有丝毫异议,陛下此举,是断了他们暗中操作的可能。

  白洛恒看着百官神色,满意地点了点头:“此次科举,需在十月底前全部完成。礼部即刻拟定告示,由驿马传至各州各县,务必让天下学子知晓。”

  “臣等遵旨!”

  礼部尚书捧着圣旨退回……

  散朝后,白洛恒并未立刻离开,而是走到白乾身边,拍了拍他的肩:“都记下了?”

  白乾点头,声音清脆:“儿臣记下了。从县城到州府,再到京城,层层选拔,糊名防弊,这样才能选出真正的贤才。”

  白洛恒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仅如此。你要记住,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北境的学子路途远,便宽限时日;落第的秀才各有专长,便量才录用。做帝王,既要守规矩,也要懂变通。”

  白乾望着父亲,重重地点了点头。

  三日后,御京城的城门、各州府的衙门口、各县的集市旁,都贴上了明黄的告示。

  驿马带着同样的告示奔赴四方,穿过青山绿水,越过平原戈壁,将这个消息传遍了大周的每一个角落。

  江南的书院里,寒门学子们围着告示欢呼雀跃,握着书卷的手因激动而颤抖;北境的私塾中,白发老儒摸着胡须,对弟子们道:“朝廷给了你们机会,可要好好把握。”

  而在紫薇宫的书房里,白洛恒正看着一幅大周疆域图,指尖划过各州的位置。

  裴嫣端着一碗莲子羹走进来,笑道:“看什么这么入神?”

  “看天下的学子,该从哪条路来御京。”

  白洛恒握住她的手,眼中带着笑意:“等十月放榜时,这朝堂之上,该有新面孔了。”

  裴嫣看着他眼中的光,轻声道:“那时候,春也过了,秋也来了,大周的根基,该更稳了。”
  http://www.hlys.cc/42646/4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