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科举首考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隆宣九年四月,天气转暖后,南风带着潮湿的暖意掠过田野,吹得麦浪翻滚,也吹醒了天下学子奔赴考场的脚步。

  四月中旬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各州各县的考场外便已排起了长队。

  学子们大多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背着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笔墨纸砚和几个干硬的面饼。

  江南的苏县考场外,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青年正踮脚往里面望。

  他叫苏砚秋,是邻县农户的儿子,怀里揣着母亲连夜烙的饼,手里紧紧攥着一本被翻得卷了边的书。

  三个月前,他在县城的布告栏前看到科举告示时,激动得差点把手里的锄头扔了,他寒窗苦读十年,原以为这辈子只能守着家里那几亩薄田,没想到当今天子竟给了寒门学子这样一条路。

  “下一位,苏砚秋。”

  听到自己的名字,他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衣襟,跟着官差走进考场。

  考场是借用的县府,三十间考棚整齐排列,每间棚里放着一张木桌、一把木椅,墙角摆着个瓦罐,是考生如厕用的。

  “入棚后不得交头接耳,不得擅自离棚,违者按舞弊论处!”

  监考官拿着令牌,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苏砚秋走进属于自己的考棚,坐下时,木椅发出“吱呀”一声轻响。

  他铺开试卷,指尖因紧张而微微颤抖。卷首印着“童考”二字,下面是三道题目:一是默写书本中的“为政篇”,二是解释“民为邦本”的含义,三是写一篇关于“农桑之重”的短文。

  看到题目,他悬着的心稍稍放下。这些都是他烂熟于心的内容,尤其是“农桑之重”,他从小跟着父母下地,太知道种庄稼的辛苦与重要。

  他蘸了蘸墨,笔尖落在纸上,沙沙的写字声在寂静的考棚里格外清晰。

  阳光从棚顶的窗棂照进来,落在他的卷纸上,也落在他专注的侧脸,汗珠顺着额角滑落,他却浑然不觉。

  这样的场景,同时出现在大周的百余座县城里。北境的云县考场外,几个裹着棉袄的学子正互相打气,他们的冻疮还没好利索,握着笔的手冻得发红,却写得一笔一划,格外认真。

  南疆的邕县考场旁,有学子带着斗笠,防备着突如其来的阵雨,卷纸下垫着油纸,生怕墨迹晕染……

  半个月后,各州的奏折陆续送到御京。

  白洛恒坐在御书房里,看着礼部汇总的名册,指尖在“三万七千二百一十六”这个数字上轻轻敲击。

  “三万七千多人。”

  他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萧澈与张迁,眼底的笑意藏不住:“比朕预想的多了近万人。”

  身旁的内侍正帮他研墨,闻言笑道:“这说明天下学子信陛下,信大周。他们肯背着行囊奔赴考场,便是把前程押在了陛下的科举制上。”

  “是啊。”

  白洛恒拿起一份奏折,是苏县县令所写,里面详细描述了考场的情形,特别提到了几个寒门学子的答卷,字里行间满是赞叹。

  “你看这苏县县令说,有个叫苏砚秋的学子,写‘农桑之重’时,竟能说出各地土壤的差异、作物的习性,连老农学官都自愧不如。”

  他将奏折递给萧澈,语气里带着期待:“这样的人才,若是埋没在田间地头,岂不可惜?朕要的,就是这样懂实务、接地气的学子,不是只会空谈经义的酸儒。”

  萧澈看完奏折,笑着点头:“陛下放心,金子总会发光的。”

  五月初,童考结果陆续公布。

  各州的县府布告栏前再次挤满了人,有人看到自己的名字时喜极而泣,对着御京的方向叩拜,有人落榜后蹲在墙角,默默收起书卷,眼神黯淡,近三万七千名考生,最终通过童考、获得童生资格的,只有一万八千余人,刚好过半。

  落榜的学子里,有白发苍苍的老儒,考了一辈子功名,终究还是折戟沉沙;也有十几岁的少年,抹了把眼泪,对同伴说“三年后我还来”。

  他们中,最后的选择就是回乡继续苦读,有的则按陛下的旨意,被各县官推荐到州府做文书、到县学做杂役,虽未中第,却也没完全断了出路。

  苏砚秋好不容易挤过人群,来到公告栏前,看着那一张粗糙的巨纸上面写着用墨水蘸写出来的名字,一眼扫过去,他却没有看见自己的名字,这让他瞬间皱起眉头。

  “砚秋,怎么样,你找到你的名字了吗?”一道清朗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只见一个青年也好不容易挤过慵壤的人群,来到他的身旁……

  苏砚秋依旧皱着眉头摇了摇头:“没有,你看见你了没有?”

  此话一出,那名青年的眸光瞬间暗淡下去,他低着头,声音细如蚊帐:“没……我……我落选了……”

  苏砚秋转头看向身旁的青年,是同村的林缚。

  两人从小一起在田埂上长大,又结伴来县城赶考。

  此刻林缚的肩膀垮着,手里的书卷被攥得变了形,指节都泛了白。

  “别灰心。”苏砚秋拍了拍他的背,声音有些干涩。

  他自己心里也堵得慌,可看着林缚泛红的眼眶,还是硬撑着安慰:“县太爷说了,落榜的也能去州府做文书,咱们……”

  “做文书有什么用?”

  林缚猛地抬起头,声音里带着哭腔:“我爹说了,这次考不上,就得回家娶媳妇、种庄稼,哪还有闲钱让我再读三年?”

  他抹了把脸,泪水混着脸上的灰,在颧骨上划出两道印子:“我娘攒了半年的鸡蛋,才凑够我来县城的盘缠,我……”

  后面的话他没说下去,只是蹲在地上,把脸埋在膝盖里。
  http://www.hlys.cc/42646/4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