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明皇帝和文官的猜疑链
推荐阅读:
在下潘凤,字无双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红楼群芳谱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
奸臣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在龙椅上发生了很哇噻的事情后,江流儿神清气爽拿下了洪熙朝。马秀英也放松了下来。
这位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笔墨的女子什么都知道,大明总共就十六代。
除了前五代她说话可能还有用,后面的那是一点都别想,朱元璋从小就心气高,不认输。
后代的朱家皇帝的伙伴一样,留了他那争强好胜的基因。
关于他们的命运,只能说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了。
朱瞻基不服,还想带人试一试,被瘦了50斤的朱胖胖拿着皮鞭狠狠抽了三天,现在也变得低眉顺眼起来。
老二老三自然不必多说,就连朱胖胖都玩不过,带人刚出封地就被摁了回去。
洪熙朝并不复杂,只要掌握朱高炽,就拿下了一大半。
而朱高炽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儿子,用朱瞻基拿捏准没错。
这一方面朱高炽看的也很清楚,他这辈子的儿子就是朱瞻基一个,至于宣德朝那个皇帝的父亲已经死了。
关键是连续四朝通过皇帝们发送的图片,朱高炽就感觉自己爹赢的可能性不大。
又过了六个月后,洪熙朝大多地方都纳入神武朝的掌控中,不听话的藩王也杀的差不多了,剩下还算乖的给他们在远离大明的海岛,找了个地方玩海岛奇兵。
如今在江流儿掌控之中的只有神武朝,洪武朝,洪熙朝,天启朝,崇祯朝。
洪武朝人数少,但是开国将领们基本上都在,军队战斗力强,斗志顽强,能打的一批。
洪熙朝在永乐之后,武功虽然有所退步,但内政这一边没得说,将江南那些领头羊和藩王干了一遍后,现在整个大明乖的一批。
天启和崇祯人口数量在两亿以上,名臣良将都有很多,海军虽然没有征服欧洲的可能性,可已经初步占领了日本国,军队战斗力都相当不错。
四朝的情况大多不算差。
而他的对手,是聊天群中剩下的十二朝。
建文明惠帝朱允炆,大明版秦二世,削藩小达人,再加上朱元璋对文官的杀戮,这会儿的朝堂文官就想看朱家的笑话。
恨不得他们都死光了才好。
建文朝的小朱棣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奉天靖难了。
造反这个东西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不出意外,他们两个必有一死。
永乐朝明成祖朱棣,文治武功皆属一流,还有朱高炽和相当能打的老二老三,可惜进攻型猛将已经被朱元璋杀的差不多了。
除了朱棣亲自上阵,能打的没几个。
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小六边形战士,能力也不错,需要重点关注。
明英宗朱祁镇,内政还行,不过军事上相当的拉垮。
明代宗朱祁钰,一个被妖后玩弄于故障之中的可怜人,五十万军民被杀,大明元气大伤。
加上受制于礼法,不足为虑。
成化明宪宗朱见深,能力不错,可惜从头到尾都在收拾自己老爹留下来的烂摊子。
明孝宗朱佑樘,让文官尾大不掉,把自己老爹攒下的家底败的差不多了。
明武宗朱厚照,一辈子都在跟文官争兵权,京城这时候烂差不多一半了。
明世宗朱厚熜,修仙皇帝,帝王心术,无师自通。
能臣强将不少,可惜君臣相疑,严党和清流局势一旦形成,那他想要做什么,另一边都会反对。
明穆宗朱载垕,单纯的享乐主义者。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前十年姓张,历史书把他的下场记载的清清楚楚,问题不大。
明光宗朱常洛,红丸案,文官已经掌控皇帝生死了,能有什么权力。
算下来,朱家的皇帝不少,可真正掌握生杀大权的没几个,大多数朝堂都有不少问题。
瞧瞧。
前期洪武杀的那么狠,让官员带着锁链上班,有替补的直接砍头。
这反噬不就来了。
若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敌寇。
中后期文官做大做强。
当然,害怕再出现一个杀伐成性的皇帝。
谁知道你掌权之后会不会杀自己。
朱元璋之后就是,建文疯狂的针对自己的亲叔叔。
永乐之后,仁宗宣宗将这个猜疑链抹除的差不多了。
结果朱祁镇在没有任何罪名的情况杀了于谦,还有跟着他处理朝政的大批为大明鞠躬尽瘁的文官。
砍的时候眼皮子都不眨。
这不是给文官心里拱火吗。
直接造就了杀手界传奇刘文泰,干掉成化和弘治两个皇帝,依旧还能全身而退的狠人。
后面成化一没,弘治皇帝朱佑樘就将自己老爹攒下来的家业,败了一个干干净净,死的时候连安葬费都没有。
文官彻底放飞了。
明朝皇帝,易溶于水也就形成了。
当然了,记忆和仇恨总是会淡忘的,嘉靖之后到万历文官的动作也没那么明显了。
然后张居正一死,万历就把张家给抄了。
所以说,文官对付皇帝固然不对,可你关键还要看那些有实权的皇帝在干嘛?
朱家皇帝一次又一次的诛杀功臣,能臣,没过几代就重新提醒一遍官员,忠心耿耿在大明最没用了。
大明的皇帝不记这个。
这些看似没有成本的杀戮,早就已经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俸禄极低的情况下,让文官捐钱,等同于让他们承认自己贪污了,就连国丈也不捐。
藩王这一张牌被朱棣废了一大半,然后有两个出兵勤王的下场也很惨。
最后在朱由检凄惨的怒吼声中,集体沉默的文官们看着一个个忠心耿耿的将领被他亲手坑死,决定带着整个王朝陪葬。
大明朝是特殊的王朝,别的朝代都有自己的基本盘和既得利益者。
汉有军功列侯,唐有关陇士族,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清也有八旗。
唯有大明是一个防范所有人的朝代,并将所有人视为敌人的存在。
只要你有一丝可能性,威胁到皇帝颜面以及安危,那么你只有死。
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哪怕在崇祯管理非常失败的最后两年,整个大明内部也没有出现一个像样的割据政权。
理论上,只要将一个省的人力物力组织起来。
就以满清的那点人口,根本就不可能占领整的天下。
所以,中后期的大明君臣,处于互相敌视,互相防备的,矛盾中无法自拔。
这一场战争是五打十二,优势在我。
http://www.hlys.cc/42764/2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