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暗访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与省报记者方静的通话,像一剂强心针,让志远在绝望的泥潭中重新站稳了脚跟。

  但他深知,希望的火苗极其微弱,随时可能被对手轻易掐灭。他必须更加谨慎,如同在雷区行走。

  方静行动很快。两天后的傍晚,一个穿着普通冲锋衣、背着双肩包、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像是一名普通游客或调研学生的年轻女人,独自走进了平安饭店。

  她点了一碗招牌面条,坐在角落慢慢吃着,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店内环境,以及通往后台的帘子。

  志远按照约定,没有主动上前相认。直到店内客人渐渐稀少,那女人吃完面,走到柜台结账时,才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快速说了一句:“赵老板,面不错,后院能参观一下吗?”

  暗号对上了。志远心脏微微一紧,面上不动声色:“可以,这边请。”

  他领着化名“小方”的方静穿过厨房,来到了寂静的后院。暮色四合,后院更显空旷。

  一进入后院,方静的气质瞬间发生了变化,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

  她迅速从背包里拿出小巧的专业相机和录音笔,低声道:“时间紧迫,赵先生,我们直接开始。请再详细描述一下当时勘探队工作的具体位置和过程,以及博物馆研究员勘查的重点区域。”

  志远指着那片被反复“光顾”的土地,尽可能详细地复述着每一个细节。

  方静一边录音,一边快速拍照,不同角度地记录下后院的环境,特别是那些被钻探过的细微痕迹。

  “监控录像带来了吗?”方静问。

  志远将存有备份视频的U盘递给她。方静接过,小心地放进背包的内袋。

  “关于东盛集团和县里某些人的关联,你有什么具体的线索或者怀疑对象吗?比如,你之前提到卫生、税务方面的刁难,具体是哪些部门?有没有留下书面通知或者接触过的工作人员信息?”方静的问题如同手术刀,精准而高效。

  志远努力回忆着,提供着所有他能想到的信息,包括钱卫东的名片,房东反常的举动,以及杜强提到的卫生局王科长还有博物馆馆长等信息。

  方静飞快地记录着,偶尔停下笔,抬头看向志远,眼神深邃:“赵先生,你提供的这些线索很有价值,但大多还是间接证据和合理怀疑。要形成能够公开发表的、有冲击力的报道,我们还需要更扎实、更直接的证据链,尤其是能够证明东盛集团与相关部门存在利益输送,以及他们明确知晓地下文物价值并意图侵占的关键证据。”

  志远面露难色:“这些……我恐怕很难拿到。”

  “我明白。”方静点点头,“这方面我会通过其他渠道尝试。你现在要做的,是两件事:第一,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尤其是你提到的那段证明对方动用暴力的监控,非常重要。第二,尽量拖延时间,在我这边有进展之前,不要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

  就在这时,后院靠近巷子的那扇小门外,似乎传来一丝极其轻微的响动。

  方静反应极快,立刻收起设备,对志远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眼神警惕地望向小门方向。志远也屏住了呼吸,侧耳倾听。

  门外安静了下来,仿佛刚才的声响只是野猫路过。

  方静压低声音:“我该走了。这里不能久留。我会通过加密的方式与你保持联系。记住,在我联系你之前,保持静默,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志远重重地点了点头。

  方静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后院,混入外面渐深的夜色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志远独自站在昏暗的后院里,手心里全是冷汗。方静的干练和专业给了他信心,但刚才门外那一声异响,又像一道阴影掠过心头。

  对方是不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记者的到来,能瞒过那些无处不在的眼睛吗?

  他感觉自己和家人,仿佛正站在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脚下的大地已经变得滚烫。

  方静的调查是唯一的希望,但这个过程,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充满了未知的巨大风险。

  一个月期限,所剩无几。方静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挖出足以撼动对手的铁证?而对手,在察觉到风声后,又会采取怎样疯狂的反扑?

  志远抬头望向被城市霓虹映照得泛红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以及一丝与命运抗争的决绝。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因为一个记者的介入,进入了更加凶险、也更加关键的阶段。

  最终的结局,谁也难以预料。

  日子在一种令人窒息的平静中又过去了十天。房东几乎每天一个电话,语气从最初的催促变成了最后的通牒。一个月期限,只剩下最后五天。

  志远遵照方静的嘱咐,极力忍耐,以“正在积极寻找新店面,需要时间交接”为由,艰难地拖延着。他表面上忙于饭店的生意,甚至刻意表现出几分认命和准备搬迁的迹象,以此麻痹可能存在的监视。但内心深处,那根弦始终紧绷到了极限,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他不敢主动联系方静,只能被动地等待。每一次手机铃声响起,都让他心头一跳,既期待是方静带来了突破性的消息,又害怕是东盛集团更凶狠的逼迫。

  这天晚上,打烊后,志远正帮着平安清点所剩无几的库存,为可能的搬迁做准备,他的那部备用手机终于震动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经过加密处理的网络号码。

  志远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快步走到无人的后院,接起电话,压低声音:“喂?”

  “赵先生,是我,方静。”电话那头的声音依旧干练,但似乎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紧迫,“长话短说,我这边有了一些进展,但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

  志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方记者,您说。”

  “我通过一些渠道,核实了你提供的部分信息。东盛集团近期的资金流向确实存在异常,有一笔数额巨大的款项,通过复杂的海外借壳公司,最终流向与县里主管文教卫的副县长张启明关系密切的账户。同时,我也查到了之前那个所谓‘地质勘探队’的备案信息,其资质存疑,而且与东盛集团下属的一个空壳建筑公司有关联。”

  志远呼吸一窒,果然!钱卫东背后的“老板”,果然是那位张副县长!权力与资本的勾结!

  “但是,”方静话锋一转,语气凝重,“这些还只是间接证据和合理的怀疑链条,缺乏一锤定音的直接证据,比如行贿的确凿记录,或者他们明确策划侵占文物的内部文件。对方做得很干净,警惕性也非常高。”

  “那……那怎么办?”志远的心又沉了下去。

  “我原本计划通过内线接触县博物馆内部人员,尤其是那位李研究员,希望能拿到更确凿的馆内评估报告或者他本人的证词。但似乎走漏了风声,博物馆那边突然加强了管理,李研究员也被暂时派去外地参加一个无关紧要的培训了。”方静的声音带着一丝挫败感,“对方反应很快,几乎堵死了所有常规的调查路径。”

  连省报记者的调查都受到了如此明显的阻挠?志远感到一阵寒意,对方的能量之大,远超他的想象。

  “方记者,那……我还有希望吗?”志远的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期限只剩五天,他几乎能看到东盛集团的人拿着文件,站在门口等着接收房子的场景。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方静再开口时,语气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常规路径走不通,就只能兵行险着了。赵先生,我需要你配合我做一件事。”

  “您说!只要我能做到!”志远毫不犹豫。
  http://www.hlys.cc/42832/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