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安顿异人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天刚亮,家丰就找来大黑子,特意叮嘱:“林场里住了些特殊客人,以后那里就划归他们居住,让村里人千万别去打扰。”

  他补充道:“谁家有砍柴需求,先去后山,或者东南方向的林子砍,要是运力不够,还能让运输队帮忙。”

  大黑子领命而去,很快就把事情安排妥当。

  随后,家丰让重力和电力推着一小车粮食,又喊上四时,一同往林场走去。

  路上,家丰故意放慢脚步,和四时稍稍落后于推车的两人,轻声问道:“那个雪姑,你认识吧?”

  “嗯。” 四时轻轻点头,声音没什么起伏。

  “她是什么人?和你有怨?要是愿意说,不妨告诉我。” 家丰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

  四时也停了下来,目光望向林场的方向,低头咬了咬嘴唇,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眼神清亮地看着家丰:“她是我娘。”

  家丰微微一怔。

  他记得四时说过,自幼在化安县被爹娘抛弃,是花婆婆把她捡回去养大。几年前花婆婆去世后,邻居觊觎她的宅子,她无奈躲进山林,流浪了好几年才来到西岭村。

  这么说来,雪姑就是那个抛弃女儿的母亲?

  看昨天雪姑见到四时的反应,似乎是有隐情;可从四时的态度来看,显然没打算认她。

  家丰心里暗自思忖:无论当年有什么缘由,那是雪姑的事;而原不原谅,是四时的自由。

  “我明白了。” 他语气平和地说,“要是你不愿,就当不认识她,没人会勉强你。”

  “我昨天就想通了。” 四时盯着家丰,眼神里带着几分笃定,“不管她当年有多大的苦衷,我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也有了牵挂的人。我不想改变现在的日子,也不愿再多一份牵扯。”

  “说得对,四时真是个人间清醒的姑娘。” 家丰笑着,隔着她的帷帽轻轻摸了摸她的脑袋。

  既然未养,便莫谈情。

  一行人到了林场时,金鬣等人正在收拾屋子。

  这里许久没人住,里外草木杂乱,枯枝败叶堆了不少。

  看到有人来,几人先是露出警惕的神色,等看清推车后面的家丰,才渐渐放下心来。

  “给你们送点粮食和肉食。” 家丰笑着说道,“你们对林子熟悉,平时可以去林间采集野果野菜,也能在附近开荒耕种。要是遇到什么困难,直接去村里找我就行,我家很富裕的。”

  “谢谢你。” 金鬣脸上带着真切的笑容,和昨天的警惕模样判若两人。

  她身上还裹着家丰的长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这件衣服,等我重新织一件新的,洗干净了再还给你。”

  这些半兽人常年远离人类社会,衣服本就只有寥寥几件,坏了也难缝补。加上在林间活动,衣服常被枯枝草叶划破,遇到野兽时更是容易破损。

  其他人还好,金鬣遇到家丰时,身上就只剩胸前和腰间两块破布,还拿了一块被用来包扎伤口,狼狈不堪。

  “一件衣服而已,不用还。” 家丰指了指小车下面,“粮食底下压着些旧衣服,你们不嫌弃的话,改一改就能穿。”

  他又拿出几个草纸包递过去:“这里面是治伤的草药,林场里应该有陶罐,记得熬成药汤喝,对你的伤恢复有好处。哎?听到了吗?楞啥呢?”

  金鬣愣在原地,手里紧紧攥着药包。

  她已经好些年没感受过这般纯粹的关怀了,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嗓子哽咽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把药包紧紧搂在胸前,猛地转过身去,悄悄擦了擦眼角不受控制流下的眼泪。

  “多谢庄公子费心。” 雪姑看了看车上的粮食和衣物,又瞥了一眼远远站着的四时,从旁边拿过一个绿色的果子递过来,“庄公子,我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个水煮绿果味道虽怪,也算新奇,能果腹,聊表心意,你尝尝。”

  “这是…… 丝瓜?” 家丰眼睛一亮,这是他,第二次见到这个时代本不该存在的东西。

  “我们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只知道能吃。” 雪姑疑惑地看着他,“公子说它叫丝瓜?”

  “对。” 家丰有些急切地问,“你们有它的种子吗?还有没有其他不常见的东西?”

  “种子是有的。” 雪姑点了点头,转身从一旁他们几人存放的物资里翻出几样东西,“还有这个黄色的果子,是从地下挖出来的,能生吃也能煮着吃;另外还有莴苣、蚕豆这些。”

  家丰仔细辨认了一番,欣喜地说:“丝瓜和这个黄色果子(这是胡萝卜),都是新植物,我想带走一些种子和样本。其他的都是寻常作物,没什么特别的。”

  “庄公子要是需要,尽管拿去。” 雪姑笑着说,“你送来这一车食物,可比我们这几样野果珍贵多了。”

  “嗯,你想要什么,就和我说,我可以去林子中给你找来。” 金鬣终于平复了情绪,擦了擦眼角,认真地说。

  “不用麻烦了,这两样就很好,营养丰富,对大家都有好处。” 家丰乐呵呵的,没想到此行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

  “我得赶紧回去把这些种子分类保存好。” 他叮嘱道,“你们要是有任何需要,直接去村口跟乡民团的人说,就说林场有人找我,我会尽快过来。”

  “庄,家丰,你有空记得来看我们。” 金鬣轻声说道,眼里带着一丝期待。

  “一定。”

  家丰一行人渐渐走远,他能感觉到身后雪姑还在眼巴巴地望着,可身旁的四时始终没有回头,神色淡然。

  路上,家丰看着重力手里拎着的丝瓜和胡萝卜,心里满是好奇与欣喜 —— 这是继番茄之后,他找到的第二种 “超前” 植物。

  他回忆起前世看过的历史植物迁移推测:

  本土原生植物有白菜、糜子、龙眼、梨、橙子、樱桃、韭菜、冬瓜、山药、茭白、木耳、葫芦、枇杷、枣 \/ 酸枣、杏、中国李、榛子、栗子、猕猴桃、荔枝、蛇莓(本土草莓)、柰(本土小苹果)等;

  谷物类则有水稻、小米、糜子、大豆、小豆等;

  高粱、萝卜、麦子、姜等是先秦时期传入;

  汉代,伟大的历史开拓者张骞,带回了葡萄、核桃、石榴、黄瓜、葱蒜等十多种物种,极大丰富了食物品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了茄子、扁豆等等;

  隋唐五代有菠菜、开心果等等;

  而西瓜、丝瓜、胡萝卜这些,按记载本该是宋代传入;

  玉米、花生、土豆、红薯、番茄、菜花、现代苹果等常见作物,更是明清时期才传入。

  到底是历史记录有误,还是这些植物的传入时间提前了?或是因为大风灾害带来了异域种子?又或者,这个时代本就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家丰没有答案,但能收集到这些稀缺的植物,他已经满心欢喜了。

  接下来的几天,家丰的生活渐渐回归日常,西岭村却处处透着新气象。

  家里的回廊景观终于布置完成,雕花木栏配着错落的绿植,古色古香中透着雅致,景致奇妙又清幽,成了庄家众人闲时休憩的好去处,连爷爷奶奶也时常来一下,廊下晒晒太阳、聊聊天。

  村外的竹编坊也正式建成,庄老汉每天乐呵呵地准时上班,在坊里指点学徒编竹筐、竹篮,摇椅,苍蝇拍等等,从选料到编织手法都细致传授,那股认真劲儿,颇有后世老农当上车间经理的派头。

  庄府新盖的两扇厢房也已完工,原本是打算让伺候爷爷奶奶的下人住的,可爷爷奶奶暂时没搬过来,厢房便先空置着,装修的事则交给草茂三伯慢慢做,等后续再定用途。

  到了二十五这天发工钱,村里的气氛彻底热闹起来 —— 上次开会定下的 “所有人工钱涨一成”,这次终于实实在在落到了手里。

  作坊里工钱最低的少年郎,最初一天只有十八文,一个月算下来五百四十文;经过两次涨薪,如今一个月能拿到六百五十多文。对村民来说,一个月多出的一百文,足够多买两只鸡改善伙食,大家拿到钱时,脸上的笑意都藏不住。

  酒楼开业带来的广告效应也渐渐显现:来木工坊买桌椅的客人多了,甚至有外村的木匠悄悄来 “偷师”;铁具坊的铁锅更是成了抢手货,每天都有人上门询问,订单已经排到了几个月后。

  不过铁锅产量不高,最初李铁匠预估成本接近八两一口,如今铁匠多了、手艺也熟练了,成本降了些,却仍接近七两;售价定在十六两,即便如此,依旧供不应求,铁具坊里每天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就没停过。

  这天,家丰听说小禾醒了,便去西厢房看她。天气微凉,小禾盖着薄被子,半缩在床榻里,只露着半个脑袋,看起来还有些虚弱。

  “怎么躲在被子里?是不想见到我吗?” 家丰走到床边,笑着打趣。

  “不是…… 是我对不起你。” 被子里传来嗡嗡的声音,带着几分愧疚,“我、我没脸见你。”

  “没脸见我?是脸不好看了?” 家丰故意逗她。

  “…… 我本来就不好看。” 被子里的声音气鼓鼓的,带着点小委屈。
  http://www.hlys.cc/43133/2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