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定策驱虎吞狼计 京都密诏起风云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陈彦没有片刻耽搁,立刻唤来最机密的信使,命其携带自己的亲笔密信,再赴博多港,设法与三井忠信取得联系,约定秘密会面。数日后,还是在“镇海号”那间戒备森严的议事舱内,陈彦与三井忠信再次会面。与上次的试探与凝重不同,这次陈彦的脸上带着一种决断后的明朗与沉稳。
“三井大人,”陈彦开门见山,将皇帝的密旨精神(隐去具体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决断,“本官已奏明圣上,陈说利害。陛下圣裁,以为扶助天皇,匡正倭国纲纪,于两国邦交、海疆安宁,大有裨益。因此,本官决定,接受贵方提议,与大雍结为盟好,共襄义举!”
三井忠信闻言,霍然起身,因为激动,花白的胡须都在微微颤抖,他深深一揖到地,声音哽咽:“陈大人!不,天使大人!天佑皇国!天佑皇国啊!陛下若知此讯,不知该如何欣慰!下官……下官代陛下,代万千忠臣,拜谢天朝高义!拜谢大人鼎力相助!”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陈彦虚扶一下,示意他坐下,语气转为严肃:“三井大人,盟约既定,然行军打仗,非是儿戏,需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有些关节,必须事先厘清。”
“大人请问!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井忠信连忙道。
陈彦目光如炬,直视对方:“首先,我方所能投入之兵力。本官此次东来,所携之水师陆战精锐,共计五千余人,战舰二十余艘,皆可称百战之师。然,此乃先锋,非主力也。”
“五千……” 三井忠信脸上的喜色微微一僵,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和忧虑,“这个……天使大人,请恕下官直言,幕府权臣足利义晴麾下,直接掌控的常备兵力,恐不下十万之众,且各地亲近幕府的大名,亦可随时征召更多军势。五千精锐虽强,恐……恐难以正面抗衡啊。”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陈彦,“不知天朝……是否还能再从本土调遣大军前来?若有数万天兵压境,必能势如破竹!”
陈彦早料到对方会有此问,他缓缓摇头,语气坚定:“三井大人,你需明白。大雍乃天朝上国,行事需合乎礼法,占据大义名分。我军可以应天皇陛下之邀,助其平叛,但绝不能无端兴兵,入侵他国!此乃根本原则,不容置疑!”
他顿了顿,看到三井忠信脸色发白,才继续道:“因此,大雍军队绝不会率先越境攻击倭国本土。必须是由天皇陛下率先举起‘清君侧、复皇权’的义旗,公开讨伐幕府,造成倭国内乱之事实。届时,我大军方能以应藩属君主之请,维护宗藩体系的名义,介入战事,此乃堂堂正正之师!”
这番话如同冷水浇头,让三井忠信瞬间清醒。他明白了,大雍不会无条件地替天皇打天下,而是要天皇自己先站出来,承担起“叛乱”的风险和责任,大雍才会在关键时刻下场,扮演决定性的角色。这是驱虎吞狼之计,也是将最大的风险转嫁到了天皇一方。
看着三井忠信阴晴不定的脸色,陈彦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本官需要知道,天皇陛下目前,究竟掌握了多少可以动用的力量? 有多少军队是绝对忠于皇室,愿意随陛下起事的?有多少公家、大名是潜在的支持者?陛下能否在京都,或者至少在一处要地,率先发动,造成足够的声势和混乱?”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如果天皇自己毫无根基,全靠大雍军队,那这就不是合作,而是傀儡戏了。
三井忠信沉默良久,显然在权衡利弊,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不敢隐瞒天使大人。陛下虽势微,但千年皇统,余威犹在!如今明里暗里,仍愿效忠皇室的力量……仔细筹算,大约能集结一万至一万五千人马。主要包括:北面武士中部分对幕府不满者、京都守护职下部分真心拥护皇室的官兵、以及分散在畿内几家与皇室关系密切的小大名的兵力。** 武器甲胄虽不及幕府精良,但士气可用,皆为敢死之士!”
一万五千对十万!实力悬殊依然巨大。但陈彦要的就是这个答案。有这一万五千人,就说明天皇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就有了一搏的资本,也给了大雍介入的“正当”理由。
“好!” 陈彦眼中精光一闪,“有一万五千忠勇之士,足矣!三井大人,你回去禀告天皇陛下,欲成大事,必先自奋! 请陛下暗中准备,择一良机,最好能趁幕府不备,在京都或奈良等皇权影响深远之地,率先发难,公开下诏,历数幕府罪状,宣布废黜足利义晴征夷大将军之职,号召天下忠臣义士共讨国贼!”
他站起身,走到海图前,手指点向倭国本州岛西南沿海:“一旦陛下起事,务必设法固守待援,或向濑户内海方向转移。只要陛下能坚持半月,吸引住幕府主力注意力,造成国内震荡……本官亲率五千精锐水师,并汇合后续舰队,将如天兵降临,直捣黄龙,一举击溃幕府主力于海上,并登陆支援陛下!”
陈彦的策略清晰无比:让天皇先点火,吸引敌人主力,然后他再以雷霆万钧之势,从海上给予致命一击!这是典型的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战术。
三井忠信仔细听着,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虽然风险极大,但这确实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路径。他重重叩首:“下官明白了!下官即刻返回京都,密奏陛下!定当竭力促成此事!”
“切记,机密重于一切! 筹备需暗中进行,起事时机尤需谨慎,务求一击打乱幕府阵脚!” 陈彦最后叮嘱道,“你我之间,需建立一条绝对可靠的联络渠道。一旦陛下决定起事,需提前十日,将时间、地点、联络方式,通过秘密渠道送达泉州。本官在泉州,静候佳音,并调兵遣将,准备出击!”
“下官遵命!定不负所托!” 三井忠信再次深深一拜,不再有丝毫停留,匆匆离去。他知道,每耽搁一刻,京都的局势就可能多一分变数。
------
数日后,深夜,京都御所,清凉殿。
夜色深沉,御所内一片寂静,只有巡逻侍卫沉重的脚步声偶尔响起。清凉殿内却灯火通明,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三井忠信风尘仆仆,不顾疲惫,跪在御榻前,将陈彦的决定、条件以及整个“驱虎吞狼”的计划,原原本本、低声而清晰地禀报给了后奈良天皇。
后奈良天皇穿着常服,原本略显苍白憔悴的脸上,此刻因为极度的激动和兴奋,泛起了一层不正常的红晕。他听着三井忠信的叙述,双手紧紧攥着衣袍,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当听到“大雍愿结盟相助”时,他猛地从御榻上站起,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好!好!好!” 他连说三个“好”字,声音压抑着狂喜,“天不亡我!天不亡朕啊!” 他快步在殿内踱步,仿佛要将积郁多年的闷气一扫而空,“陈将军……不,大雍天使,真乃朕之肱骨,国之干城!”
他猛地停下脚步,看向三井忠信,眼神锐利:“忠信!你立刻持朕密诏,连夜秘密召万里小路秀房、中山孝亲、柳原资定……还有北面武士统领小槻伊势入宫!记住,要绝对隐秘,万不可惊动幕府眼线!”
“臣,遵旨!” 三井忠信知道事关重大,毫不迟疑,立刻起身安排。
不到一个时辰,几位在京都的公家领袖、少数仍忠于皇室的大名代表以及北面武士的统领,被以各种隐秘的方式,悄悄带入了守卫森严的清凉殿。这些人,都是后奈良天皇暗中考察、确认可以托付身家性命的真正忠臣。
当这些大臣们看到深夜被急召入宫,又见到天皇脸上那难以抑制的激动神色时,心中都已猜到了几分,个个屏息凝神。
后奈良天皇没有多余的寒暄,他直接让三井忠信将与大雍结盟、即将起事的计划和盘托出。
消息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众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陛下!此事……此事当真?!” 年迈的万里小路秀房颤声问道,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千真万确!” 后奈良天皇斩钉截铁,“大雍镇军大将军、钦差陈彦已亲口承诺!只要朕率先举起义旗,大雍雄师便会跨海来援,助朕清君侧,复皇权!”
“可是……陛下,” 中山孝亲面露忧色,“幕府势大,足有十万之众,我等力量薄弱,若起事不成,恐有灭顶之灾啊!”
“富贵险中求!皇权更需血与火来铸就!” 北面武士统领小槻伊势猛地拔出半截佩刀,寒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陛下!臣等忍辱负重多年,早已等待今日!幕府倒行逆施,天下苦之久矣!陛下若能登高一呼,必有不少心怀忠义的武士景从!臣麾下儿郎,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臣等亦愿誓死追随陛下!” 柳原资定等人也纷纷跪地表态。他们深知,这是皇室唯一的机会,也是他们这些保皇派唯一的出路。成功了,他们就是从龙功臣,光耀门楣;失败了,便是玉石俱焚。但与其永远被幕府踩在脚下,不如拼死一搏!
看到众臣齐心,后奈良天皇心中大定,豪情顿生:“好!有诸位爱卿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传朕密旨:即日起,暗中集结所有可靠兵力,囤积粮草军械,联络各地可能支持朕的公家、大名! 起事具体时间,待朕与陈将军最终商定后,再行通知!在此期间,务必严守秘密,外松内紧,绝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臣等遵旨!” 众人压低声音,齐声应诺,眼中燃烧着压抑已久的火焰。
一场旨在推翻幕府统治、改变倭国命运的密谋,就在这京都御所最深处的黑夜中,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希望的曙光似乎已经出现,但通往光明的道路上,注定布满荆棘与血腥。
------
就在京都暗流汹涌之际,博多外海,陈彦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传令!” 他站在“镇海号”船头,声音斩钉截铁,“升帆起锚,全军返航泉州! 另,派快船通知石将军,舰队集结,保持战备,随本官一同返回泉州港休整、补给,等待下一步指令!”
“是!”
庞大的舰队开始转向,帆缆搅动,劈波斩浪,朝着西方的泉州港驶去。
http://www.hlys.cc/43875/3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