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暴雨中的激光网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那人蹲在炕沿,铁锹插进土里,动作很轻,像是怕惊动什么。陈默站在远处,没出声,雨水顺着帽檐流进脖领,冰得他肩膀一缩。

  他没喊人,也没冲进去。刚才那一幕太安静了,埋东西的人甚至没回头张望一眼,仿佛笃定没人会来拦他。

  “赵铁柱。”陈默按下对讲机,“采石坑东侧三棵树之间,封锁线再往外扩五米,任何人靠近都先喊话。”

  “收到。”声音从另一头传来,带着电流杂音。

  林晓棠已经打开仪器箱,取出激光测距仪,外壳上还沾着昨夜的泥点。她蹲在地上,把设备架在三角架上,手指冻得发红,但动作稳。

  “三点定位,用北坡老松、南岭信号搭和咱们昨天埋的基准桩。”她说。

  陈默点头,翻开笔记本,纸页被雨水浸过,字迹有些晕开,但他记得清每个坐标。他报出一组数,林晓棠输入后,屏幕跳动几下,显示出误差值:3.2厘米。

  “不行。”她摇头,“雨太大,地基微沉,GpS漂移严重。”

  “那就不用GpS。”陈默脱下手套,指着山体轮廓,“咱们自己建坐标系。你调模型,我把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代进去,做动态补偿。”

  林晓棠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手指快速敲击平板机。数据一条条跳出——这是她连续三天记录的渗水速度、土层膨胀系数、暗河波动频率,她把这丝参数导入算法,重新校准光路。

  十分钟后,屏幕上数字跳动,最终停在0.8厘米。

  “成了。”她低声说。

  陈默盯着那行数,又看向远处正在调试无人机的赵铁柱。十架机器整齐排列在防雨布下,漆黑机身印着地质学院的编号。他们凌晨四点才送到,说是临时抽调的应急支援。

  “能飞吗?”他问。

  “风速七级,能见度不到五十米。”林晓棠望着天,“但他们给了新程度,自动避障加惯性稳定,理论上可以 ”

  “没有理论。”陈默收起本子,“要么飞起来,要么报废。”

  林晓棠咬了下嘴唇,拿起遥控器,连接加密频段。界面跳转几次,出现远程终端提示:〔已授权启动蜂巢监控网络〕。

  他按下确认键。

  第一架无人机缓缓飞起,旋翼切开雨雾,发出低沉嗡鸣。接着是第二架、第三架……十架依次升空,在规划区上空分散成网格阵列。机腹下的激光发谢器开启,蓝光穿透雨丝,在空中交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

  地面信标同步激活。陈默走到事先埋好的节点旁,按下启动钮。地下微型装置震动一下,信号灯由黄转绿。空中激光束与地面坐标交汇,形成三维定位场。

  一道红光突然闪现。

  “有动静! ”林晓棠扑到屏幕前。

  画面锁定东北角, 一个背着工具包的男人正踩着湿滑岩壁往上爬,距离警戒区不足八米。系统自动追踪,镜头拉近,拍清了他的脸——宏达工地的安全员,上周刚被村民赶出去。

  “录像存了吗?”陈默问。

  “全程加密存储,时间戳同步。”林晓棠点了保存按钮,“只要他再往前一步,警报就会响。”

  男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停下脚步,左右看了看,转身快步离开。

  陈默没松动。他知道,这点小动作不是终点。

  赵铁柱跑回来,工装裤全是泥浆,手里拎着一块湿透的帆布。“那边还是个窝棚, 刚搭的,里面有折叠床和对讲机,估计是盯梢用的。”

  “拆了。”陈默说,“东西全收走,别留痕迹。”

  “要不要报村里?”

  “不急。”陈默看着空中不断扫描的蓝光,“让他们先看看,这张网能不能挡住下一步。”

  雨势稍缓,风却更猛了。无人机群在高空轻微晃动,但 阵型未乱,林晓棠一直守在摇控器旁,每隔几分钟就检查一次信号强度。

  忽然,主屏右下角弹出一条消息。

  她点开,是一条本地新闻推送:《退休厅官发声:乡村私设电子监控涉嫌越权执法》。

  文章署名是一位姓周的老干部,曾分管过自然资源系统。文中称,青山村擅自使用高科技手段限制他人通行,“已构成事实上的非法封锁”,并呼吁上级部门介入调查。

  林晓棠把手机递给陈默。

  他看完,没说话,转身走进临时指挥棚。里面摆着三台设备:一台连着无人机群,一台接村委会服务器,最后一台是个人硬盘,贴着防水标签。

  他拨下存储卡,分别插入三个主机,开始同步备份。

  “分三份?”林晓棠跟进来。

  “万一哪边出问题 ”陈默敲着键盘,“有人想动手脚,总得让他们摸不着真数据。”

  赵铁柱这时也进了棚子,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刚看见一辆黑轿车从村口拐进去,没挂车牌,但司机穿着宏达的工装。”

  “记下车型了吗?”

  “银灰色SUV,左后视镜裂了。”

  陈默立刻调出无人机回放画面。几分钟后,他在一段航拍影像里找到了那辆车。 它驶出村子后没走主路,而是拐进一条乡道,朝着县档案方向疾驰而去。

  “不是普通汇报。”林晓棠盯着轨迹,“这条路不通办公区。”

  “去的是省道。”陈默低声说, “那边接高速。”

  三人沉默了一瞬。

  外面,激光网仍在运行。蓝光在雨雾中划出清晰轨迹,像一层无形的墙,罩住了整片规划区。

  林晓棠忽然发现什么。“等等,西南节点信号弱了。”

  陈默立即查看后台,果然,编号d7的地面信标状态由绿变黄。

  “被人动了? ”赵铁柱抓起手电就要往外冲。

  “别急。”陈默拦住他,“先看录像。”

  调取最近十分钟监控,画面显示一名穿雨衣的男人曾在附近停留,手里拿着金属探测器模样的东西,在土层表面扫了几下,随后迅速离开。

  “不是破坏。”林晓棠分析,“是在找位置。”

  “找什么?”

  “干扰源的最佳埋点。”她指着图示,“我们的信标靠电磁波通信,如果对方在附近放强磁场或信号屏蔽器,就能让局部网络瘫痪。”

  陈默眼神一冷。“他们是想定点突破。”

  “可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动手。”

  “那就提前布防。”陈默抓起对讲机,“赵铁柱,带两个人换班巡逻,重点查d7周边二十米范围,任何新挖的土坑都给我填平。”

  “行。”

  “还有,通知所有值守人员,今晚轮岗改成两小时一换,保持清醒。”

  赵铁柱应了一声,掀帘出去。

  棚内只剩两人。林晓棠继续监测系统状态,手指在触屏上来回滑动。突然,她停住。

  “d7信号回升了。”

  陈默凑近看,果然,黄色警示消失,恢复绿色。

  “自然修复?”他问。

  “不。”林晓棠放十频谱图,“是外部信号干扰停住了。”

  “也就是说,对方试了,发现不行,就撤了?”

  “或者……”他声音压低,“他们在等更好的时机。”

  陈默盯着屏幕,良久,合上笔记本。

  外面雨还在下。空中激光束交错穿梭,映在他脸上,一闪一灭。

  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拿出来,是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你们挡了大人的路〕

  他没回,也没删,只是把手机反扣在桌上。

  林晓棠看了他一眼。

  “他们怕了。”他说。

  话音刚落,主屏突然跳出警报——西北角出现移动热源,速度较快,正在控制棚逼近。

  赵铁柱的声音同时从对讲机响起:“那边有车!没开车灯,直冲咱们这儿来了。”
  http://www.hlys.cc/44104/1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