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小满入村查砚诡,砚匠追源破魂墨
推荐阅读:
灵气复苏:我编造了历史神话
诡庭从玩家开始
全球看我抵御虫族
阴律判:无间归墟录
代码:烬
天柱说明书一个穿越者获七件神物
【民间故事】合集
末世重生:囤货为了提前养老
婚刺卢丹妮
星火坠落时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小满时节的阳间“砚石村”,骤雨初歇,村外的砚石矿却透着异样的沉寂。我和灵汐带着李警官赶来时,村口的砚坊已经围满了人,坊主老石蹲在地上,手里捧着一方开裂的端砚,砚台中央的墨池里,墨汁竟泛着暗红色的光,墨面上还漂浮着几缕细如发丝的魂丝,魂丝遇风不散,缠在指尖带着刺骨的寒意。
“已经坏了十几方砚了!”老石的声音带着哭腔,
“三天前,村里的秀才用新磨的墨写字,写着写着就倒在桌上,魂息顺着笔尖被吸进墨里,到现在还没醒过来。今早我开坊门,发现砚台全裂了,墨池里的墨汁,和秀才桌上的一模一样!”
灵汐将守心玉贴近墨池,玉身瞬间泛起紊乱的红光,魂丝竟顺着玉身爬动,像是在争夺魂力:
“不是普通的墨,是‘噬魂墨’!墨里掺了五毒教的‘魂蚀粉’和砚石矿的阴魂,磨墨时会释放邪雾,顺着笔尖钻入魂灵,把人变成‘墨傀儡’,比噬魂缕、噬魂网更隐蔽。”
她翻出《两界守护录》,在邪物篇找到记载:
“噬魂墨需以‘活魂砚’为引,活魂砚是用被吸走魂灵的人血浸泡而成,每磨耗十锭墨,就能收集一缕‘墨煞’,墨煞聚满时,可通过字迹操控全城人,比布煞、香煞更难察觉——因为没人会防备日常书写的笔墨。”
李警官立刻带人检查砚坊的原料库,库角藏着一个黑色陶罐,罐内装着半罐暗红色的墨汁,罐底刻着五毒教的图腾,与织锦坊案、镜湖案的纹样完全一致。
“这墨是半个月前从矿上的‘墨匠’阿九那里进的,”
老石突然想起什么,
“他说这是‘凝魂墨’,能让字迹更持久,我当时没多想,现在看来,是被他下了手脚!”
我们赶到矿上的墨坊,坊门虚掩着,里面空无一人,磨墨台上还摆着半锭未磨完的墨,墨锭里嵌着一块刻有五毒教标记的铜牌,铜牌上的纹路,与之前案发现场的标记如出一辙。
“是五毒教的残党!”阿辰攥紧拳头,“之前的布煞、水煞都被我们破了,他们还不死心,想借笔墨害人!”
墨坊后院突然传来磨墨声,我们循声过去,发现一个穿着黑衣的老者正蹲在石磨前,用石杵捶打黑色的墨坯,空气中的墨味带着淡淡的腥气,磨盘旁还堆着十几个空墨锭模具,模具内侧都沾着暗红色的墨汁。
“别过来!”老者举起石杵,
“这墨坯里掺了‘魂蚀粉’,你们再逼我,我就把剩下的墨都倒进砚石矿,让整个村子的人都变成墨傀儡!”
灵汐盯着老者的手,突然开口:
“你袖口沾着‘金星石’的粉末,是村西头老砚匠秦伯的徒弟吧?秦伯三年前在矿难中去世,你一直以为是砚坊的人故意隐瞒矿险,才被五毒教的人骗了,对不对?”
老者浑身一震,石杵“当啷”掉在地上。
原来他叫阿九,是秦伯的徒弟,三年前矿难是五毒教的人故意破坏矿道导致的,却骗他说“是老石为了省钱不加固矿道”,让他帮忙炼制噬魂墨,承诺事成后帮他“报仇”。
可直到看到秀才被吸走魂灵,他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想销毁墨坯,却被教徒威胁“敢停手就杀了他的女儿”。
“噬魂墨的解药在砚石里!”
阿九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砚谱》,
“这是秦伯留下的,里面写着‘噬魂墨需用‘醒魂砚’的石粉破解,醒魂砚是矿里的‘血纹石’制成的,十年才出一块,能驱散所有墨邪’。”
我们立刻跟着阿九去矿洞,矿洞深处果然藏着一块泛着淡金色的血纹石,阿九用特制的凿子敲下石粉,小心翼翼地装在布袋里:
“得用陈年的泉水调和石粉,涂在被吸魂的人额头,再用醒魂砚磨墨写字,就能把魂灵从墨里引出来。”
回到砚坊,我们将血纹石粉涂在秀才额头,老石用醒魂砚磨墨,写下“魂归”二字,字迹刚落,墨池里的魂丝突然飘出,顺着字迹钻进秀才的额头,秀才的眼皮慢慢颤动,终于醒了过来。
阿九则将血纹石粉撒在墨坯上,墨坯瞬间冒出黑烟,化作一堆粉末——那是魂蚀粉被彻底驱散的痕迹。
可就在这时,墨坊的门突然被撞开,一个黑袍人提着墨斗冲进来,是五毒教的残党!
“你们毁了我的墨,我要让你们都变成墨傀儡!”
他挥动墨斗,墨线瞬间缠住阿辰的手腕,墨线里的魂蚀粉开始渗入皮肤,阿辰的眼神渐渐变得呆滞。
秦伯的女儿突然跑进来,抱着黑袍人的腿大喊:
“别伤害我爹!”黑袍人分神的瞬间,李警官射出镇魂枪,金光击中墨斗,墨线瞬间断裂。
灵汐趁机将血纹石粉撒向黑袍人,黑袍人发出一声尖叫,身体开始消散。他不甘心地嘶吼:
“五毒教不会亡!”最终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在墨坊里。
我们用醒魂砚的石粉彻底清理了墨坊的噬魂墨,将所有墨坯付之一炬,火焰中没有黑烟,只有淡淡的金光。
阿九将《砚谱》递给我们:
“这书里记着各种砚石驱邪的法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或许能用得上。”他摸着醒魂砚:
“砚是用来写字的,墨是用来传情的,不是用来害人的,守住砚匠的初心,邪祟就进不来。”
灵汐将这次的经历补充进《两界守护录》,在书页上画了砚台、噬魂墨与醒魂砚的图案,旁边写着:
“小满入村破砚邪,砚匠传谱护魂安。守护从非仅靠法器,一捧石粉的正气、一本砚谱的智慧,亦是驱散邪祟的屏障。”
离开砚石村时,夕阳将砚坊的石磨染成金色,老石正领着村民修补矿道,阿九则在教女儿磨制正经的松烟墨,空气中飘着墨香与石粉的清冽气息。
我看着手中的《砚谱》,突然明白,守护人间的安宁,不仅要对抗笔墨中的邪祟,还要守住手艺人的初心——是秦伯留下的醒魂砚,是砚匠代代相传的制砚规矩,是这些藏在墨香里的坚守,共同护住了村民的魂灵与生活的安稳。
路上,阿辰揉着手腕,轻声说:
“原来最日常的笔墨里藏着这么多门道,既能传承文化,也能滋生邪祟,关键看握笔的人是什么心。”
李警官点头:
“五毒教的残党总想着用文化物件害人,却忘了笔墨本是载道之器,邪祟再隐蔽,也敌不过人心的正义。”
灵汐摩挲着《两界守护录》的书页:
“这一章写的不是破案,是‘传承’——文化器物无错,错的是用器物作恶的人;只要传承的初心不变,再阴险的邪术,也会被文化的正气化解。”
回到守护司时,天已经黑了,我们将《砚谱》和剩余的血纹石粉妥善收好,又在《两界守护录》的末尾,添上了一行小字:
“砚承文脉,墨藏邪祟;心守初心,邪自退散。”
窗外的月光洒在书页上,泛着柔和的光,我们知道,五毒教的残党或许仍有漏网之鱼,但只要文化的传承不断、手艺人的初心不改,人间就永远有对抗邪祟的力量。
往后无论邪祟借何种器物作祟,我们都能在笔墨书香、桑麻织锦的寻常烟火里,寻到破局的智慧,让人间的每一方砚、每一缕墨,都只余文化的温度,不见邪祟的阴霾。
http://www.hlys.cc/44123/3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