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阴律判:无间归墟录 >第325章 小暑探瓷解釉谜,瓷匠溯源破魂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25章 小暑探瓷解釉谜,瓷匠溯源破魂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小暑时节的阳间“青瓷镇”,暑气蒸腾,镇里的瓷窑却透着异样的冷寂。

  我和灵汐带着李警官赶来时,瓷坊外已经围满了人,坊主老瓷匠蹲在地上,手里捧着一只开裂的青瓷碗,碗内壁的釉色泛着诡异的暗紫色,釉面上还附着几缕透明的魂丝,魂丝触碰指尖,竟带着刺骨的寒意。

  “已经碎了十几件瓷器了!”

  老瓷匠的声音带着哭腔,

  “昨天下午,来取瓷的客商捧着新烧的青瓷瓶,刚转身就倒在地上,魂息顺着瓶身的釉面被吸走,到现在还没醒。今早开窑时,发现窑里的瓷器全裂了,釉色和这只碗一模一样!”

  灵汐将守心玉贴近青瓷碗,玉身瞬间泛起紊乱的紫光,魂丝竟顺着玉身缠绕,像是在吞噬魂力:

  “不是普通的瓷裂,是‘噬魂釉’!釉料里掺了五毒教的‘腐魂矿粉’,烧制时会将邪力封入釉面,接触者的魂灵会被釉面吸附,变成‘瓷傀儡’,比噬魂叶、噬魂穗更隐蔽——因为没人会防备日常使用的瓷器。”

  她翻出《两界守护录》,在邪物篇找到记载:

  “噬魂釉需以‘魂瓷胎’为引,魂瓷胎是用被吸走魂灵的人骨粉末混合瓷土制成,每烧十窑瓷,就能凝聚一缕‘瓷煞’,瓷煞聚满时,可通过瓷器接触操控全镇人,比茶煞、麦煞更难察觉,毕竟瓷器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

  李警官立刻带人检查瓷坊的原料库,库角藏着一个黑色陶罐,罐内装着半罐暗紫色的釉料,罐底刻着五毒教的图腾,与青瓷镇案、云雾村案的纹样完全一致。

  “这批釉料是半个月前从‘釉商’阿贵那里进的,”

  老瓷匠突然想起什么,

  “他说这是‘秘色釉’,烧出来的瓷器色泽鲜亮,我当时没多想就收了,现在看来,是被他下了手脚!”

  我们找到阿贵的釉料铺,铺门虚掩着,里面空无一人,货架上的釉料都泛着黑气,柜台下的木箱里藏着一本《邪釉图谱》,扉页上画着五毒教的图腾,还写着“小暑子时,开魂窑,全镇为魂奴”。

  “是五毒教的残党!”阿辰攥紧拳头,“之前的茶煞、麦煞都被我们破了,他们还不死心,想借瓷器害人!”

  釉料铺后院突然传来研磨声,我们循声过去,发现一个穿着灰衣的中年人正蹲在石磨前,研磨着暗紫色的粉末,他袖口沾着釉料的痕迹,正是釉商阿贵。

  “别过来!”阿贵举起磨杆,“这粉末里掺了腐魂矿粉,你们再逼我,我就把剩下的釉料全倒进瓷窑,让全镇的瓷器都变成噬魂瓷!”

  灵汐盯着阿贵的脸,突然开口:

  “你妻子三年前在瓷窑事故中去世,你一直以为是老瓷匠故意隐瞒窑温隐患,才被五毒教的人骗了,对不对?可你不知道,当年老瓷匠为了救你妻子,自己也被烧伤,只是没来得及拉住她。”

  阿贵浑身一震,磨杆“当啷”掉在地上。原来三年前的瓷窑事故是五毒教的人暗中破坏了窑温控制系统,却骗阿贵说“是老瓷匠为了赶工期故意降低安全标准”,让他帮忙散播噬魂釉料,承诺事成后“帮他报仇”。

  可直到看到客商被吸走魂灵,他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想销毁釉料,却被教徒威胁“敢停手就杀了他的女儿”。

  “噬魂釉的解药在瓷土矿里!”阿贵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瓷经》,“这是我岳父留下的,里面写着‘噬魂釉需用‘醒瓷石’的粉末破解,醒瓷石是瓷土矿深处的‘白灵石’,十年才形成一块,能驱散所有瓷邪’。”

  我们立刻跟着阿贵去瓷土矿,矿洞深处果然藏着几块泛着白光的白灵石,阿贵用凿子敲下石粉,小心翼翼地装在布袋里:“得用山泉水调和石粉,涂在瓷器表面,再用‘镇瓷符’贴在瓷窑上,就能把魂灵从釉面引出来。”

  回到瓷坊,我们将醒瓷石粉涂在开裂的青瓷碗上,暗紫色的釉色渐渐褪去,恢复成正常的青白色,釉面上的魂丝慢慢消散。

  灵汐将镇瓷符贴在瓷窑上,符纸泛着金光,窑内突然传来一阵轻响,客商的魂灵顺着金光飘出,灵汐立刻用守心玉护住,将其送回客商体内,客商终于缓缓睁开眼睛。

  可就在这时,瓷坊的门突然被撞开,一个黑袍人提着瓷刀冲进来,是五毒教的残党!

  “你们毁了我的瓷煞,我要让你们都变成瓷傀儡!”

  他挥动瓷刀,刀身上的釉面泛着紫光,向我们砍来,

  “这瓷刀涂了噬魂釉,只要划破皮肤,就能吸走你们的魂灵!”

  阿贵突然将剩余的醒瓷石粉撒向黑袍人,粉末遇风化作金光,黑袍人发出一声尖叫,瓷刀掉在地上摔碎。

  李警官趁机射出镇魂枪,金光击中黑袍人,他的身体开始消散,还不甘心地嘶吼:

  “五毒教不会亡!”最终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在瓷坊里。

  我们用醒瓷石粉彻底清理了瓷坊的釉料和瓷器,将所有噬魂瓷付之一炬,火焰中没有黑烟,只有淡淡的金光。阿贵将《瓷经》递给我们:

  “这书里记着各种制瓷驱邪的法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或许能用得上。”他摸着恢复正常的青瓷碗:“瓷器是用来盛物的,不是用来害人的,守住瓷匠的初心,邪祟就进不来。”

  灵汐将这次的经历补充进《两界守护录》,在书页上画了瓷窑、噬魂釉与醒瓷石的图案,旁边写着:

  “小暑探瓷破釉邪,瓷匠传经护民生。守护从非仅靠法器,一捧石粉的正气、一本瓷经的智慧,亦是驱散邪祟的屏障。”

  离开青瓷镇时,夕阳将瓷坊的烟囱染成金色,老瓷匠正领着徒弟们烧制新的青瓷,阿贵则在瓷土矿里补种醒瓷石的幼苗,空气中飘着瓷土与炭火的清香。

  我看着手中的《瓷经》,突然明白,守护人间的安宁,不仅要对抗瓷器中的邪祟,还要守住“匠心造物”的初心——是阿贵手中的醒瓷石,是瓷匠代代相传的制瓷规矩,是这些藏在瓷土中的坚守,共同护住了村民的生计与魂灵的安稳。

  路上,阿辰翻着《瓷经》,轻声说:

  “原来最寻常的瓷器里藏着这么多门道,既能装点生活,也能滋生邪祟,关键看制瓷人的良心。”

  李警官点头:

  “五毒教的残党总想着用日常器物害人,却忘了器物本是服务生活的,邪祟再阴险,也敌不过人心的善意。”

  灵汐摩挲着《两界守护录》的书页:

  “这一章写的不是破案,是‘匠心’——器物无错,错的是用器物作恶的人;只要守住这份匠心,再隐蔽的邪术,也会被人间烟火的暖意化解。”

  回到守护司时,天已经黑了,我们将《瓷经》和剩余的醒瓷石粉妥善收好,又在《两界守护录》的末尾,添上了一行小字:

  “瓷载民生,釉藏邪祟;心守匠心,邪自退散。”

  窗外的月光洒在书页上,泛着柔和的光,我们知道,五毒教的残党或许仍在暗处蛰伏,但人间的守护从不会停歇。

  那些藏在茶经、瓷谱、粮诀里的生活智慧,那些刻在匠人心底的初心与善意,早已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无论邪祟借何种器物作祟,都终将在这张网前无处遁形,让人间的每一件器物、每一寸烟火,都只余生活的温度,再无邪祟可藏。
  http://www.hlys.cc/44123/3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