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回府探望(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乌雅氏没了,哪怕是装样子,胤禛和宜修也得茹素几日,尽尽心意,弘晖和弘晓自然也得有所表示。

  热河行宫是去不成了,胤禛和贵妃摊牌分析利弊后,当即把小棉袄弘晓给接了回来。

  弘晖…是第二天太子妃让毓庆宫管事送回来的。

  胤禛的腰子这回是真伤着了。

  一个晚上都没个消停,掐出的青印,比腰带还笔直。

  正正好,一圈整的,后腰和前腰都疼。

  走起路来,只能慢,滑稽的很。

  为避免人前丢脸,胤禛便以为亡母抄佛经为由告假,实则窝在棠安院的暖榻上养伤。

  宜修恨不待见忘了大儿子的胤禛,眼刀子戳戳个不停。

  若不是还要在孩子们面前维系胤禛本就不多的尊严,他早成筛子了。

  孩子一过三岁就长得快,弘晖现在白嫩嫩,脸上的婴儿肥一看就让人忍不住上手摸一摸。

  八福晋心都化了,恨不得让侄子替代他叔叔的位置,每日晚上抱着睡,就盼着肚子里的孩子能有弘晖这般福相。

  虽然很不忍心打击,但八福晋肚子里这个,也有可能是女儿。

  只不过胤禩夫妻正在兴头上,宜修做惯了好人,当然不能戳破两人的念想,胤禛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他是做惯了恶人、得罪人的差事的,让他开口,宜修半点负担没有。

  八福晋第三次邀请弘晖去她府上小住之际,胤禛在宜修眼神威逼下,提起了弘晓和濡媛。

  “八弟妹,不患寡而患不均,你不能只疼侄子,也得想想侄女。有道是先开花后结果,凡事不要太想当然。”

  ……

  这话出乎所有人意料,要不是知道胤禛的脾性,胤禩险些要以为他这是嫉妒上了。

  但既然这话被人点了出来,胤禩对八福晋的肚子也就没了先前的执着,开始渐渐聊起了是女儿如何如何。倒是八福晋一心争口气,想要学三福晋和五福晋那般,一举得男。

  有意无意撺掇宜修出面打听下三福晋、五福晋有孕期间的饮食,她要照搬。

  对此,宜修是不介意的,反正就是八福晋没怀孕,她每个月也是要和几个妯娌小聚的,顺带问一嘴的事儿。

  就是最近她一出门,大福晋就跟盯着她似得,没一会就把她请进直郡王府。

  又或许是知晓惠妃所为,有些话实在不好说出口,每每见了面又跟锯了嘴的葫芦似得。

  宜修不得不自己打破静默的局面,从孩子聊到爷们,又从爷们说到娘家,等气氛缓和了,适时举荐几个儿郎,就当是交差了。

  指望她去和这些儿郎的额娘和玛嬷交涉,打听儿郎真实为人是不可能的。

  没那么贱,不可能上赶着讨好。

  再说了,贵妃正在宫里给惠妃下套呢。

  她何必太过尽心,如常表现反而能打消惠妃把孙女嫁到佟佳氏的顾虑。

  这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宜修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衫,身姿绰约上了马车。

  弘晖和弘晓迈着轻快的步伐,与宜修一同踏上了回家之路——费扬古终究是上了年岁,中暑病倒了。

  乌拉那拉府的朱门敞开,门前两盏红灯笼在夏末的风里轻轻晃悠,映得阶前的青石板都泛着暖光。

  宜修刚扶着丫鬟的手探下马车,就见额娘爱新觉罗氏带着几个兄弟、妯娌齐刷刷跪了下去,连最小的侄子都被娘抱着,奶声奶气地跟着磕头:“恭迎雍郡王福晋回府!”

  “额娘快起来!”宜修快步上前,一把扶起额娘,“阿玛还病着,咱们别在门口耽搁,快进去。”

  弘晖和弘晓也跟着下车,两个孩子穿着天蓝小褂,规规矩矩地给行礼。

  弘晓怀里还抱着个小锦盒,脆生生道:“郭罗玛嬷,这是孙女儿给郭罗玛法挑的清心丸,吴医女说吃了能解暑气。”

  爱新觉罗氏一把揽过弘晓,疼得直摸她的头:“我的乖孙女儿,心里还记着你郭罗玛法呢!快进来,屋里冰盆都备好了,可别热着。”

  正厅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和茶香,费扬古半靠在铺着软垫的太师椅上,脸色虽有些苍白,精神却还不错。

  见宜修进来,面色瞬间红润不少,激动着挣扎要起身,被宜修快步按住:“阿玛躺着就好,哪用得着您起身。”

  林太医刚把完脉,躬身道:“福晋放心,大人是暑气侵体,加上年岁大了有些虚耗,喝几副清暑益气汤,再静养几日便无大碍。只是切不可再劳心费神,得好好歇着。”

  宜修点点头,让剪秋领着林太医去开方子,又打发孩子们跟着妯娌去后院玩。

  有些话,自己得和阿玛单独说。

  待屋里只剩父女二人,费扬古缓缓开口,声音带着病后的沙哑:“宫里的事,我听说了。佟贵妃和惠妃那边,闹得倒是热闹。”

  宜修端起茶盏,费扬古抿了一口,目光落在宜修身上,“你举荐岳兴阿给雅丽茉,是故意的?”

  宜修笑了笑,给自己也倒了杯茶:“阿玛果然看透了。皇阿玛要的是佟佳氏不偏不倚,惠妃要的是胤禔的前程,佟贵妃急着给家族解围,三方都有心思,我不过是递了个梯子。”

  “只是八公主的婚事,怕是棘手了,没什么合适的人选。”

  “不急,皇上啊,早有打算。”费扬古点点头,眼底闪过一丝赞许:“你想得周全。只是大福晋日日盯着你,怕是想让你多撮合几分。”

  “我应付着便是。”宜修把玩着茶盏,“举荐人名头递过去就够了,真要谈婚论嫁,自有贵妃和惠妃去周旋,我掺和太深反倒显眼。”

  她话锋一转,提起八公主的事,“阿玛既看出来皇阿玛早有打算,想必也猜得到,八公主的婚事,根儿不在‘人选’,在‘时机’。”

  费扬古靠在太师椅上,抬手揉了揉眉心,病后的疲惫里藏着几分锐利:“皇上在等敏妃的态度。”

  “不止敏妃。” 宜修倾身,给费扬古的茶盏续了水,“还在等我和胤禛的姿态,等佟佳氏与胤禔联姻的风向。”

  想起前日敏妃遣人送来的那盒酥酪,糕饼做得精致,却附了张含糊其辞的字条,只说 “感念福晋照拂,略表心意”。

  “敏妃如今是骑虎难下,八公主婚事悬着,她一日便睡不安稳。”

  既怕攀高枝得罪人,又怕嫁得寻常委屈了女儿,还可能连累儿子。

  “敏妃是聪明人,十公主抚蒙是定数,八公主若能嫁个体面人家,她在宫里的腰杆才能真的硬起来,十三阿哥也能有根基。”
  http://www.hlys.cc/44304/4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